当前位置:

让城市长大变美——汨罗市城乡融合发展剪影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马如兰 张为 杨莎莎 编辑:宋芳 2022-08-19 08:54:15
时刻新闻
—分享—

8月15日7时许,湖南工程机械配套产业园职工张燕,坐在汨罗城区开往园区的专线公交车上,开心地说:“以前班车只开到弼时镇,如今城乡公交为园区定制时间、线路,上下班轻松又方便。”

2019年起,汨罗市2081公里的农村公路上,每天有300多班次城乡公交车往来穿梭。

汨罗市坚持生态优先、民生为本,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原有城乡结构、边界逐渐变化,乡村与城市不断融合,实现从物质空间扩展到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多维集成。初秋,记者走进汨罗,一睹城乡融合发展新气象。

产城崛起,乡镇插上腾飞翅膀

城乡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张燕搭乘的城乡公交开往开国元勋任弼时的家乡——与长沙县接壤的弼时镇。这片红色热土,依托长沙经开区,采用“飞地”模式,建起省内首个正式实施、跨市合作的湖南工程机械配套产业园。

决定投资兴建伟邦智慧园的汨罗籍企业家陈先云说:“非常看好汨罗的发展,城市的框架越来越大,给我充足的信心回到家乡投资。”

放眼望“飞地”,荒野变坦途,万家丽路北延线直通长沙;山丘变基地,三一汨罗PC装备产业园即将试生产,雏形初显……弼时镇积极呼应“强省会”战略,加快“融长”步伐,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和产业集群培育。

“十户农家,九户挑担。”距汨罗城区15分钟车程的新市镇,从上世纪起便有废品回收传统产业,走过“环境换发展”的弯路。

如今,汨罗以“产业低碳化、基础设施绿色化”为抓手,把一个群众自由“搭棚子、建门面、建厂子”的“任性”发展小镇,打造成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首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汨罗将旧城区与新市镇连片开发,新建汨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专攻有色金属新材料精深加工、高分子材料、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和汽车零部件4大产业链。

“今年上半年,搞了5次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与签约,新签约项目86个,新开工项目29个,新投产项目34个。”汨罗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辉介绍。

如今的汨罗高新区,一片片波光粼粼的“光伏海”升腾于厂区屋顶;高铁站、医院、学校、农贸市场先后投入使用;多个房地产项目先后落地,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就业人员逐年增加,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

“服务园区,融入城区,一个集工业、商业、生活于一体的新市集镇展现出新活力,产城融合示范区正逐步构建。”新市镇镇长黄明说。

 环境治理,打破固有城乡之别

三伏天,屈子生态湿地公园、友谊河城市公园,是汨罗市民纳凉休闲好去处。每到落日余晖、月上中天,这两座公园的水边、廊下,洋溢着老人孩子的欢声笑语。

难以想像,5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野之地、一条静止的河。

2017年起,汨罗市委、市政府在城市最西端建设占地115公顷的屈子生态湿地公园。5年后,城市建设提升区域价值,公园周边,学校、医院拔地而起,住宅楼盘林立;公园内,花野斜阳,栈桥杉影,游人如织。

昔日“不值钱”的乡村地块,已成为与屈子文化园遥相呼应的“双子星座”。

小城中央,一条全线长3.6公里的友谊河,经过黑臭水体治理、河道清淤疏浚、两岸居民区雨污水管网升级、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及绿化等一系列项目改造,眼下垂柳飘飘,柔影婆娑,俨然汨罗新地标。

汨罗市住建局局长廖升红介绍,两个公园建设是用水环境治理推进城乡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3年来,汨罗先后整治了涂家套、李家河、小桥湖3个排污口,实现河水达标排放。

与城区接壤的汨罗镇瞭家山社区,依原始的山、傍清澈的水,沿蜿蜒小道,建起青石青砖小楼。在这里,百姓把丘陵建成别墅群,把农村建成迷你小城,把哲学馆、乡村大舞台、慢生活、网红餐厅糅进汨罗的城市意境。

得益于城乡人居环境改造,过去固有的城乡之别,在人居环境层面融为一体。

文旅融合,串起汨罗颗颗明珠

走进汨罗县城,沿汨罗江岸往西,在目不暇接的美景中经过紧倚湿地的笔直旅游线,便可直达屈子文化园。

位于屈子祠镇的屈子文化园,坐拥中国唯一祭祀屈原古建筑——屈子祠。园区凭借深蕴楚国风物、离骚诗篇的山水,正由过去人迹罕至的一山、一寺,成为可亲吻的“蓝墨水”、击鼓赛龙舟的精品旅游景区。

“今年暑假,园区启动‘国潮光影秀’,虽受疫情和高温天气影响,仍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汨罗市文旅集团副总经理孙典介绍,园区自2018年试运营以来,整体接待游客100余万人次。

沿汨罗江,屈子文化园勾连起长乐、新市古镇,一座“省字号”汨罗江旅游度假区、一条崭新的文旅体深度游线路脱颖而出。

在长乐、新市古镇,那些曾在历史烟云里衰败的老街与旧建筑,修旧如旧,成为风情万种的古建筑群。

国家级非遗长乐抬阁故事会在青石古街上,为远道而来的游客从年头演到年尾;临水曲折的新市“九街十三巷”,在中秋“烧宝塔”习俗里被映红了面庞,即将被打造成民国影视风情基地之一。

水乳交融的城乡文旅资源,正让城市骨架伸展、长大变美。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马如兰 张为 杨莎莎

编辑:宋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