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下雨啦!”8月17日下午6点,株洲攸县气象局在上云桥作业点开展人工增雨工作,共发射2枚增雨火箭炮,多个乡镇实现了人工增雨。
据报道,7月8日以来,全省平均降雨量56.4毫米,较常年偏少71.2%,居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2低位,省内107个县(市、区)发生气象干旱,其中21个县(市、区)发生重度以上气象干旱。
对此,7月以来,全省各级气象部门抢抓时机,在13个市州63个县(市、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155次,累计影响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增加降雨量约0.65亿吨,有效缓解了高温干旱。
进入8月,各地持续高温少雨。为缓解高温支持抗旱,8月10日空军支援的人工增雨作业飞机抵达长沙,并于8月15日进行了试飞。仅8月16日下午,全省各级气象部门就抢抓午后局地热对流发展的云系,在全省8个市州19个县(市、区)开展地面人工增雨作业22次。在人工增雨作业的影响下,全省306个乡镇下了小雨,42个乡镇下了中雨,3个乡镇下了大雨。初步统计,16日下午人工增雨作业影响面积累计约0.3万平方公里。
人工增雨如何向天借甘霖?
有人可能提出疑问,既然可以人工增雨,为何不多增几次?既然我们已经掌握了“呼云唤雨”的方法,为何还会有高温干旱的问题呢?其实,人工增雨并不是想增就能增的。
人工增雨首先要满足三个天气条件,一是云层厚度要达到2至3公里,二是云朵中的水汽要充沛,三是要有上升气流。待到有合适的天气条件后,还要申请空域。因此,必须24小时待命,一旦有合适的天气条件和作业空域,立即抢抓机会人工增雨,催云化雨。
此外,人工增雨是运用云和降水物理学原理,通过向云中撒播降雨剂(盐粉、干冰或碘化银等)使云滴或冰晶增大到一定程度,降落到地面,形成降水的。人工影响云的微物理过程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使本来不能自然降水的云受激发而降水,也可使那些水分供应较多、往往能自然降水的云,提高降水效率而增加降水量。但不能自然降水的云能供应的水分较少,因此人工催化的经济价值有限。
可见人工增雨极其依靠“天时地利”,诸多条件缺一不可。
高温天气如何防范?
高温天气不仅增加了人们中暑的风险,严重时可能导致热射病。相关专家建议,夏季外出旅游时,出发时间尽量选择早晨,避免在中午高温时段出行;避免高温时运动,大量出汗后要及时补充水分,也可适当补充盐水或运动型饮料;长期户外工作者应适当调整工作时间,必要时可提前准备冰块,一旦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需第一时间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对颈部、腹股沟处和手脚心冰敷,积极降温。重症中暑要拨打120及时就医。
此外,高温天气下极易引发火灾事故,如何预防与减少事故发生呢?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发布消防安全提示,公众在使用电器设备过程中要注意通风、散热,防止因元器件受潮腐蚀或温度过高引发火灾;相关企业要加强对易燃易爆危险品储罐、仓库、露天存放场所安全管理,采取降温等针对性措施,防止因长期高温、压力升高导致储罐、管道等破裂泄漏引发爆炸着火等事故;大型商业综合体、电影院、图书馆等相关场所经营单位要严格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责任,落实重点部位专人值守,加强日常巡查检查,确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
据气象预报,19日至24日湖南多地仍持续晴热高温天气,最高温局地将超41度。其中,湘西、湘南受东风扰动影响将有分散性雷阵雨来“扰”,大家防暑降温的同时还需注意防范雷雨天气。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文建美 实习生 李晓琦 整理报道
资料来源:新华社、人民网、湖南日报、华声在线、攸县融媒体中心
来源:红网
作者:文建美 李晓琦
编辑:姜姿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