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披荆斩棘”的大国工匠——电视剧《麓山之歌》为何值得一看

来源:红网 作者:李璐 赵倩男 编辑:江雪 2022-08-25 12:50:46
时刻新闻
—分享—

电视剧《麓山之歌》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和芒果TV播出。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李璐 实习生 赵倩男 综合报道

这个夏天,一部致敬2亿技能劳动者和5800万高技能人才的故事,展现中国装备制造业近年来艰难转型的“智造化”道路的电视剧——《麓山之歌》被搬上荧屏。

演员有观众们熟悉的杨烁、焦俊艳、侯勇、颖儿,曾执导《功勋》《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平凡的世界》的导演毛卫宁,将《麓山之歌》这部电视剧的主题表达凝练为一句话,那就是“咱们工人有力量,更有知识”。

8月19日起,电视剧《麓山之歌》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和芒果TV播出,该剧播出后,热度口碑持续上涨,知乎开分9.1,独播平台芒果TV播放量已破亿,欢网、酷云收视率稳居上星综合频道第一。另据“中国视听大数据”(CVB)统计,该剧播出以来每集平均到达率2.259%,位列黄金时段电视剧单频道到达率第1。有剧评人认为,作品找到了新工业美学的共情化表达,将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贯穿在大国重工的故事中,令人耳目一新。

焦俊艳饰演的金燕子是“麓山重工”的一名精英焊工。

时代答卷:解读新时代的大国工匠精神

《麓山之歌》,可以说是真正讲述“披荆斩棘”的大国工匠的故事。

该剧以龙头国企——“麓山重工”的发展变革为缩影,从2016年装备工程制造业跌入低谷开始,面对智造转型大潮的冲击和国际行业巨头的伺机围猎,站在发展和命运十字路口的“麓山重工”必须做出重大的选择:是坚守主业不放弃,还是转向金融赛道求生存?

危机当头艰难求变、求新,不服输的“麓山重工”人在内忧外患中披荆斩棘,逆风而上。

剧中卫丞(杨烁 饰)、方锐舟(侯勇 饰)、金燕子(焦俊艳 饰)分别代表了科研人员、企业家、新时代工人,他们努力冲破技术封锁的奋斗经历,构成了故事的主线,“麓山重工”发展变迁的轨迹也再现了装备制造业发展、转折、奋进、变革的波澜历史。

主创人员坦言,做一部展现重工业的剧,既是湖南装备制造业硬实力的聚力呈现,更是回应制造业跌入低谷后如何重新崛起的时代答卷。

编剧王成刚接到创作任务后,带着“十万个为什么”,从最基础的问题开始研究,了解装备制造业,感悟何为重中之重,访问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铁建重工。为期三个月的三轮采风工作,创作组共计采访工程师、工人工匠、市场营销人员、经营管理者等50余人,收集整理素材近百万字。

为求讲好中国故事,筹备期间,剧组还组织主演换上工装,扎根车间,体验工厂生活,向工人拜师学艺,饰演工人之前先让自己变成工人,力求让观众从剧中看到自豪与热爱,有对国家发展的自豪与热爱,也有对劳动的自豪与热爱,对工人职业的自豪与热爱。

杨烁饰演的卫丞,麓山1号研发设计者。

——杨烁饰演的卫丞是双料博士,麓山1号研发设计者。在他身上,科研工作者的严谨、较真与理想主义者的执着、纯粹交融在一处,为圆心中的技术梦,他可以付出自己的全部精力,通过这个角色对于技术的热爱,也让我们看到了重工人心中的星辰大海。剧中有一个细节,卫丞背圆周率,作为一种解压的方式。为形成台词“肌肉记忆”,杨烁勤学苦练,到开机拍摄时,他已经能背到小数点后200多位了。

——侯勇饰演的方锐舟作为“麓山重工”董事长,在公司里霸气果决,大部分精力都贡献给了这个有着70年历史的老国企,但在生活里,却是典型的事业家庭难兼顾,对于妻女只能是一身的无奈和歉疚。侯勇为了饰演企业家的角色,提前进组,在正式开拍前逐一拜访中联重科、三一重工、中国铁建、山河智能的领导,充分沟通交流,总结企业家人物形象的共性,最终在表演中把这些人物形象的种子带入角色。

——焦俊艳饰演的金燕子是“麓山重工”的一名精英焊工。相对而言,大众对焊工的大致形象、工作特点有既定印象——一把焊枪、一副面罩、焊花四溅,不算陌生。而焦俊艳自己就是在工厂长大的,母亲就是车工,她从小对工厂就很熟悉,剧中所有的电焊、开挖掘机的镜头,她在拍摄前都学会了,角色演绎十分生动活泼。

至于更加多元、更深层面的工人形象:金燕子的师父马大庆,以及全国劳模、大工匠宋春霞。两代工人,一代是压舱石,端得住老手艺的碗;一代是生力军,吃得上新技术的饭。

侯勇饰演方锐舟,是“麓山重工”董事长。

从科研人员、一线工人到企业管理者,作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他们分别代表着一个个典型的群体。

当中国制造业历经深度转型,工业迈上了更为智能化的台阶,必然需要像《麓山之歌》这样的作品出现,为新时代的工人画像,探索工业题材的创新表达。

这是一部反映新时代中国工程机械、装备制造业的电视剧,这是一幅写照中国重工行业从业者自强不息的画卷,是一次对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实践成果的艺术呈现。当我们将目光聚焦中国装备制造业,用工人的视角、企业家的视角、决策者的视角,呈现伟大变革中的人、故事和思想,呈现如今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优势,探讨技术和人的关系。

创作组将这部电视剧主题表达,凝练为一句话,那就是“咱们工人有力量,更有知识”。

主流叙事与工业美学的“双向破题”

在风格上,《麓山之歌》力求探索出一条主流叙事与工业美学的“双向破题”之路。

《麓山之歌》有两 “重”:第一个“重”即“重工业”,第二个“重”是这个领域中最“重”要的人。这两个“重”需要用硬核而昂扬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来表现今天中国的工业产业之美、工业技术之美、工业人之美。

一提起工厂,大家可能会想到巨大的厂房和铁水、油炉,宛如万马奔腾的巨型机器,操劳的工人,其实并不是这样。现在工业发展已经非常现代了,《麓山之歌》展现出来的工厂环境干净整洁,还有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线,与大众以往印象可能完全不一样。

《麓山之歌》科研工作者群像剧照。

《麓山之歌》中所讲述的“麓山重工”,其实是很多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缩影。而剧中这些有历史根据的剧情,也已经引起了不少观众的共鸣。

豆瓣网友“又怎敢独自走”称:看完前两集,就体会到了改革发展的艰难与不容易,钱、技术、工人的利益等方方面面都要考虑,麓山重工董事长方锐舟真不容易。

网友黄皓羽表示,“麓山一号”科研项目面临资金困难,项目负责人卫丞抵押自己的房产用于“麓山一号”的研发。尽管如此,他依然拒绝国外工程机械巨头的高额投资收购,将工程机械装备的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就为了打破世界工程机械巨头对这一领域的垄断。正如剧中邱副省长所说,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要有关键技术和持续的创新能力。卫丞的这种奋斗精神和对技术创新的执着,值得我们每一个年轻人学习。

《麓山之歌》将历时性与共时性融于一体,既“求实”也“求似”,在还原产业历史的同时也不拘泥于产业原貌,以当代视角观照工业发展,以此反思和再现工业、工厂和工人的演变。希望《麓山之歌》能把工业文化和工匠精神渗入到观众的内心去。

值得一提的是,电视剧多处从场景取自长沙,当我们看到绿色中联重科、黄色三一重工、青色山河智能、红色中国铁建……大型重工企业的设备一字排开的时候,桌上丰盛饭菜是剁椒鱼头的时候,此情此景,相信不少湖南人看剧时能会心一笑。

“师傅——”

剧集片尾别出心裁的创意化短片,也令人动容。艾爱国、付玲、龙卫国等多位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级技能大师与剧中主演同框出镜,一声“师傅”在演员和真正的劳模工人之间传递,非常有感染力。

工业是一个国家的经济脊梁。在新时代,令工业这个行业越走越远、越走越深的大国工匠精神、科研精神、企业家精神,值得被长久传承,也值得被更多的影视作品书写和记述。

来源:红网

作者:李璐 赵倩男

编辑:江雪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2/08/25/1175436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