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商务这十年|邵阳:跨越山海与“非”携手共赢

来源:红网 作者:刘志雄 编辑:徐丹 2022-10-12 16:42:37
时刻新闻
—分享—

下载.jpeg

湖南(邵阳)中非经贸产业园设计图。

红网时刻新闻 记者 刘志雄 邵阳报道

地处内陆湖南,却有座中非经贸产业园拔地而起,不以山海为远,跨越万里牵手非洲,是邵商近年又一壮举。

在邵阳经开区,湖南(邵阳)中非经贸产业园项目正在加速建设中,创始人谭拥政介绍,该项目一期主要是电子信息和家电企业,预期今年底交付客户使用,二期大多是五金工具生产企业,三期则以纺织服装、医疗器械类为主要企业。

“这几个都是邵阳的优势产业。”谭拥政说。他在20年前便开始闯荡非洲市场,有着丰富的对非贸易经验基础和资源渠道。

湖南(邵阳)中非经贸产业园是邵阳对接中非经贸合作,推动中非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打造湖南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的重大项目。该项目总投资超15亿元,可引进对非贸易生产及配套企业200余家,预计年外贸成交额30亿美金,能提供6000个就业岗位,形成对非贸易生产示范中心、对非贸易综合服务中心等。

近年来,随着中非经贸博览会和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这两大国家级平台落户湖南,湖南对非经贸合作按下了“加速键”。2021年,湖南对非进出口值首次突破400亿元,增长38.5%。

“我们的纺织服装、打火机、五金制品、鞋包等,在非洲有着广阔市场。尤其是邵阳的假发,深受非洲女性欢迎。”谭拥政说。

微信图片_20221012154608.marked.jpg

邵阳美丽来发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假发。

在非洲,假发几乎是必需品。而邵阳市,是全球最大的发制品原材料集散地,也是中国第三大发制品出口基地,非洲市场上30%的假发都出自邵阳。

邵阳美丽来发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人发、牦牛毛、化纤等不同原材料,经过打发、排发、手感拉直、手卷等环节,样式各异的假发随即被制出。该企业80%以上的产品出口至南非、尼日利亚、乌干达、坦桑尼亚四国,再集中分销至非洲其它国家。

“希望能在每个非洲国家都建立销售窗口,跨境电商也是个新渠道,我们正在亚马逊平台上货。”邵阳美丽来发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晓忠告诉记者,近几年,他们在危机中寻找商机,增派业务员到非洲开拓市场,获取了不少新订单。今年1—8月,该公司出口额接近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

来自邵阳市发制品行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邵阳市注册的发制品企业有86家,全产业链从业人员超过15万人。邵阳发制品涵盖发条、发套、发饰和工艺发等3000多个品种规格,远销北美、欧盟、非洲、东南亚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别占有北美8%、非洲30%、全球10%以上的市场份额。

微信图片_202210121546081.marked.jpg

工厂正在编织假发。

“邵阳市委、市政府很关心支持产业的发展,亲临我们企业来解决问题,包括用工、资金补贴、污水处理等方面,都有帮助。”提到邵阳的营商环境,刘晓忠给予了高度的肯定。2022年1-6月,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经营成本上升、融资困难等诸多瓶颈,邵阳发制品仍然完成进出口总额约25亿元。

邵阳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曾剑萍介绍, 十年间,邵阳外贸进出口总额从4.73亿美元增长至37.8亿美元、年均增长26%。发制品、打火机、箱包3个基地获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全球80%的纸质红包、70%的一次性打火机,全国60%的书包、40%的小五金夜以继日从邵阳发往全国乃至全世界。

与非洲经贸“朋友圈”也不断扩大,十年间,与邵阳市有贸易往来的非洲国家和地区从24个增长到43个,对非贸易进出口总额从2.49亿元增长至52.42亿元、年均增长46.36%。

“一是强平台,激发发展动能;二是优服务,深度推动合作。”曾剑萍表示,未来邵阳将以中非经贸产业园为基础,依托中非经贸博览会、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重大经贸合作平台,积极探索中非深度合作新路径,进一步加强对非经贸合作。

来源:红网

作者:刘志雄

编辑:徐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2/10/12/1192698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