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办实事促就业 千万岗位送到家门口丨真抓实干奋进湖南

来源:红网 作者:卢欣 编辑:江雪 2022-10-25 15:12:44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报,对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发现的60项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其中湖南多项典型经验做法光荣上榜。10月12日起,红网时刻新闻推出《真抓实干奋进湖南》专栏,聚焦湖南在稳就业保民生、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担当作为,进一步营造真抓实干、改革创新的氛围,凝聚奋进合力。敬请关注。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卢欣 长沙报道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近日,国办通报表扬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其中,湖南省“促创业保用工强服务,用心用情做实家门口就业”的典型经验做法被通报表扬。

近年来,湖南实施“创响三湘”行动计划,深入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创三湘”活动,通过建立回湘创业“资源库”、搭建人才对接“联络桥”、用好创业支持“政策包”、优化回湘创业“服务池”等举措,上千岗位送到家门口,大力推进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96ea09382aad45d0bd85da5bb23b95de.jpg

晨捷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促创业保用工强服务

2021年底,听闻东莞晨晓塑胶电子有限公司负责人张佳喜有意在家乡创办企业,蒿子港镇主动联系,积极洽谈,介绍了该镇的硬服务和软环境,推进项目迅速落地。在镇里的协助下,张佳喜很快注册成立了晨捷塑胶科技有限公司,并通过租用光复村1组原复宁水厂,解决场地、招工等困难。

“现在企业投产大半年了,运转良好,村民上手很快,做出来的产品质量也很好。”张佳喜说,从落户光复村,从实地考察、签订合作到厂区建设和开工,只用了4个月时间。目前,该企业已招聘60余名村民入厂务工,采取“保底+提成”等方式发放工资,多劳多得,人均月工资4500元以上。

有了产业,才有岗位,才能够实现“家门口就业”。数据显示,今年来,湖南共帮扶880余家重点企业招用工人6.94万人,1至8月,通过创业担保贷款扶持8261人创业,新增带动就业57730人。

“不到两年时间,企业已由5亩扩大到20亩,平时员工200多人,高峰期能带动1000多名乡亲就业。”湖南科技学院毕业的唐小才开心地与记者分享,2020年6月,他响应家乡政府号召返乡创业,在湘潭创办了宝华农产品服务公司,发展得蒸蒸日上。

“建厂房、房租、开业都有补贴,当地人社部门围绕主导特色产业,制定返乡下乡创业30条政策措施。”唐小才说,目前和他一样回乡创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

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湖南将全面深化“311”就业服务,落实推进职业指导6大举措,到2025年,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基层平台提供职业指导达到150万人次,推广“家门口的企业”不少于1000家,推介“家门口的就业岗位”不少于10万个,全省各级职业指导专家团成员达到2000人以上。

8694a4c27d1ed21bace641157e72d9cf51da3f3e.jpeg@f_auto.jpeg

湖南新田县骥村镇黄公塘村的红薯干加工厂里,村民们干得热火朝天。

家门口就业铺致富路

企业开在家门口,就业顾家两不愁。

湖南新田县骥村镇黄公塘村的红薯干加工厂里,50多位村民干得热火朝天,削红薯皮来干净利落,削好的红薯,经过切片、清洗、蒸煮、烘干、包装之后就成为受消费者欢迎的红薯干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黄公塘村利用驻村单位帮扶建设的红薯干加工厂,引进湖南爱吉薯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红薯干加工,生产优质红薯干产品,不仅通过收取租金增加了集体收入,还解决了村里50多名老人和妇女的就业问题,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就业不用去远方,家乡就是好地方。

位于祁东县灵官镇灵官社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爱君皮具乡村车间,员工罗荣华说,她每天生产手提包300多个,月均工资4500元左右。罗荣华是灵官镇灵官社区人。前几年,夫妻二人在广州一家箱包厂打工。她家里上有年逾八旬的婆婆,下有两个读初中的孩子需要照顾,心挂两头,2021年11月,罗荣华应聘在爱君皮具乡村车间就业。

目前,爱君皮具共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128人。其中,农村留守妇女占九成。

记者从省人社厅获悉,2021年以来,湖南充分就业社区(村)共归集家门口就业岗位17.71万个,就地就近就业群众达15.83万人。

来源:红网

作者:卢欣

编辑:江雪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2/10/25/1197614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