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报记者 吴正凯
关于世外桃源的最恰当注释,就是一个具备了人与自然最和谐相处的人居环境。譬如眼前这个以一条小河命名的村庄,一个山环水绕的美丽乡村。
四周青山葱茏,谷壑深幽,众多飞泉瀑布或涓涓细流一路躲闪,一路冲撞,一路逶迤,最终汇聚成一条低吟浅唱的清脆的河流,孕育出一个八百多年的村庄。
阿扎河村是保靖县最大的瑶族聚居地,瑶族与土家族和谐共处,同建美丽家园,该村已被列为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欧阳仕君 摄
阿扎河村地处保靖县迁陵镇东北部,辖19个自然寨1800余人,是一个以瑶族和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文化村落,也是保靖县瑶族居住最多的村落。村里尚存着大量的瑶族民居和土家吊脚楼,民族风情浓郁,自然风光旖旎,2019年入列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在这里,面对葱茏的群山和清澈的流水,内心的激动是不必节制的,可以大声吆喝,激荡的回声总会把一些隐匿在树林中的小鸟及草丛间的山兔惊吓出来,与它们来一番近距离的对视,这不失为一种亲近自然的豁达与享受。
阿扎河名曰河,实则为溪,其在人世间的真正体现是一个根植于保靖腹地的少数民族诗意栖息之地。
绕村而过的阿扎河就像一条碧绿的绸带,明静的水面上倒映着蓝天白云和两岸的树木,柔美而秀丽。
时光的回声总会触动探秘者大脑的感觉神经。古朴的吊脚楼,冷峻的青砖,雅致的门扉,高高的封火墙,这些被风雨常年打磨且实实在在的证据,依旧焕发着一束束记忆之光,闪耀着阿扎河这个传统古村落的前因后果。
行走在泛着青光的石板路上,每一声步履可以轻松而缓慢。无需去查阅任何典籍,用眼睛去直观地捕捉身边这些历历在目的历史的痕迹和符号,皆令人心生感动。
阿扎河中段山腰处的犀牛洞中,石钟乳、石笋、石花、石幔、石枝石珊瑚等洞穴景观非常壮观。
八百多年前,一群来自湖北的瑶民迫于战乱或生计,长途跋涉抵达这九弯十拐之处,依山落寨,逐水而居,开山为土,垦荒为田,与原居于此的土家人一道,携手建起美丽家园。
阿扎河,涓涓细流,低吟浅唱,袅袅娜娜一路挥洒欢歌,蔓延成一条银光闪烁的飘带。
从犀牛洞里流出的溪水叮咚有声,清脆悦耳,仿佛是一支动听明快的旋律。
而这美妙的溪水流淌着一个美丽传说。某日阳光灿烂,三个瑶族姑娘洗衣于河旁。不远处犀牛洞内的黑龙看见逐心生歹念,引发暗河山洪,欲拿姑娘们孝敬东海龙王以求提携为仙。危急时刻,同居此洞的黄龙则推动几块巨石堵住洪水,姑娘们得以保住性命。
黑黄二龙相争,自是正义者胜。从此,犀牛洞常年清流不断,即使遇上连续多天的暴雨,也无洪水涌出。
欢聚一堂过瑶年,是阿扎河村民一年当中最为隆重的节日。
所以,到了阿扎河村,犀牛洞一游是不可或缺的。位于阿扎河中段山腰处的犀牛洞,洞中有洞、洞中有山、洞中有河。由石灰质溶液凝结而成的石钟乳、石笋、石花、石幔、石枝、石管、石珍珠、石珊瑚等洞穴景观遍布其中,奇幻无比,仿佛一座神奇的地下“魔宫”。走进龙舞厅、趟过响水河、见过天仙水、走上天柱街、仰望龙宫天、深入龙宫和迷宫,一路美景令人流连忘返。
瑶族长鼓舞,演绎出新时代美丽乡村新乐章。
穿越阿扎河的脉络,与水相连的村庄飘荡着酝酿千年的梦,照亮了生生世世相守的爱情。五彩瀑布、仙女浴池,包括作紧紧相拥状的夫妻岩,这些景观时常触动一条河水的心事。古井里的一粒水,穿越厚重的历史岁月,最先成为孕育生命的种子。
红六军团曾率200余红军和游击队员驻扎在阿扎河村,开展打土豪除恶霸革命活动,现在村内还有红军墓。 田华 摄
阿扎河是一条文化的河流。土家、瑶族心心相、和睦相处,相互包容,土家文化和瑶族文化长时间撞击融合,丰富了盘王节、达努节,兼收并蓄土家文化的摆手舞、打溜子等诸多民间艺术精华。这些民族民间文化,在建筑、风俗、饮食、语言等方面处处皆有体现。
灰瓦木屋,质朴天然,安静温柔。 田 华 摄
当然,阿扎河更是一条英雄的河流。在七库坡,掠过水面的声声林涛可以作证,墓碑上的文字如火焰一样闪烁着忠骨的色泽。
明嘉靖年间,土司与村民,举起水一样圣洁的信念,奔赴千里之外的东南沿海前线痛击倭寇,书写了“东南战功第一”的荣光,用热血点亮的灯盏永不熄灭。1935年,阿扎河沿岸又一次点燃了谋求解放的红色革命火种,30多名红军战士的鲜血染红了一潭碧水。从此,红军潭便有了杜鹃花一样的殷红。
竹林环绕,绿意盎然,如果你没来过,根本想象不到这里有多美。 田华摄
流水如歌,传唱着美丽传说,吟诵着过往的荣光。而今,辛勤劳作的人们,正在把日渐饱满的阿扎河村的梦想,领向辽阔蔚蓝的天空。
来源:红网
作者:吴正凯
编辑:张艺凡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