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变迁志丨城陵矶:“江湖”潮涌向东出海

来源:时刻新闻 作者:肖懿 胡铮 曾小颖 徐丹 编辑:姜姿 2022-11-07 13:30:02
时刻新闻
—分享—

幸福档案

岳阳城陵矶港,湘北门户,洞庭咽喉。对内,凭洞庭溯四水,沟通省内74个县市,把全省80%的地域与长江大动脉连成一体,物资集散范围达20多万平方公里;对外,上通川渝,下达长江及沿海各主要港口,辐射川、鄂、赣等10省170个县级以上城市。

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城陵矶考察,向随行人员仔细询问洞庭湖治理项目的资金有没有到位,老百姓有没有享受到实惠。

2020年6月14日,重回岳阳城陵矶港老港码头,曾在此工作22年 的80岁老人王文辉,特意穿上一件干净整洁的白衬衣。

“以前这里灰尘满天,上班时一个干净人进来,下班就成一个‘黑人’出去,穿啥都是一个样。”王文辉说,“如今,扬尘、污水、噪声等都不见了,码头上还种上了树,铺上了草皮,工作、生活 和生态环境都得到了极大改善,“比以前幸福多了。”

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乘船考察长江,来到位于长江沿岸的岳阳市君山华龙码头及城陵矶水文站等地。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大家继续做好长江保护和修复工作,守护好一江碧水。

次日,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加强改革创新、战略统筹、规划引导,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殷殷嘱托,声声入耳;绵绵厚望,念念于心。三湘四水,巴陵大地,全面吹响长江经济带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进军的号角。

湖南城陵矶新港区地处长江经济带“黄金水道”咽喉部位,落实总书记要求责无旁贷,他们以实际行动为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 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绿色动能一:一颗胶囊能“治病”

长江,从“世界屋脊”遥远雪山走来,向东海奔去,途中钟情于湖南岳阳,入华容出临湘,蜿蜒163公里。湖南既是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又是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

城陵矶港则是湖南的“明珠”。

阳春三月,春和景明。驻足在城陵矶港,江水碧波万顷,岸上草木繁盛。

以前并没有如此美景。为守护好一江碧水,湖南于2019年6月启动建设城陵矶港环保提质改造项目。

城陵矶港是湖南最大的水铁联运、水水中转、干支直达的干散货枢纽港,也是全国内河主要枢纽港之一。由于历史悠久,原港区内设施陈旧,环保问题突出。“以前货物露天堆放在港口,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后来一颗‘胶囊’解决了问题”。顺着岳阳城陵矶 港务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主任盛正伟所指的方向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银白色的大棚。从栈桥上俯瞰,它宛如一颗巨型胶囊。伫立在长 江岸边的这座巨型“胶囊”仓库,已是城陵矶港的新地标。

盛正伟介绍,该散货大棚长470米、宽110米、高46.5米,是目前全省同类型单跨跨径最大、最高的网架结构散货料仓,也是长江流域首个巨型“胶囊”形散货仓库,单跨跨径位居全国第二。

2022年3月23日,天空飘着绵绵春雨,风扬起了港口内树木的枝芽。“退还岸线,让绿色成为长江岸线最美的风景,是城陵矶港守护 好一江碧水的决心。”盛正伟说,城陵矶港已经退还岸线300余米, 沿岸都种上了树木,港区绿化率达35%。如今的城陵矶港已是郁郁葱葱,绿树成荫。

沿着岸线走去,城陵矶港的作业过程简约、高效、环保:到港 船舶货物经卸船机降尘,通过廊桥皮带机运输至全封闭散货大棚,再通过堆料机、取料机等装到火车上,整个作业过程全封闭,无撒漏落 江,无扬尘污染,无雨水冲刷,有效解决了环保问题。

“胶囊”项目在不重建、再改造的基础上,使城陵矶老港换新 颜。盛正伟说,该项目选用了微动力除尘导料槽设备,通过多级抑 尘、除尘喷洒系统的协调工作,避免粉尘的外溢,实现了全环保设计,污水零排放。“没有扬尘,雨水、污水被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可用于浇花浇树,达到污水零排放。”

为了达到“零”污染,城陵矶港还对卸船机进行全方位升级。 “现在采用的是桥式卸船机,相较于以往的门座式吊车,可以大大减少铁矿石等散货在卸船过程中的洒落。”盛正伟说。现在,港口1.5小时便可完成一列55节车厢、 3500吨散货装车,效率提升近70%的同时,装卸成本降低了25%。

图片13.png

城陵矶港的新地标— 巨型“胶囊”仓库。

百年城陵矶港由“散、堆、撒”露天作业华丽变身绿色型、集约型、高效型现代化港口。 2021年,城陵矶港进岀港量达到了2538万吨,同比增长超过25%,真正实现了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要求。

绿色动能二:和世界做生意,黄金水道的新玩法

“作为港口,城陵矶港已经存在100余年了。”已在城陵矶港口工作数十年的湖南省港务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尹显东讲述着历史。 1899年,清政府在湖南设立海关,选址就在岳州城陵矶,当时叫洋关,又名城陵矶海关。设关开埠和外国人做生意,城陵矶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穿过历史的烟云,曾经百废待兴的城陵矶港从1899年驶向未来。

1997年5月31 日11时,洪都拉斯籍“昶远”号外轮满载货物驶离城陵矶外贸码头,顺江出海,直航日本名古屋港。从此,岳阳开辟了一条走向世界的水上通道,城陵矶港张开了拥抱世界的双臂。自首航后, 1997年9月4日,城陵矶港又迎来了巴拿马籍“TONA”号货轮,1998年5月11 日,继迎巴拿马籍海轮“泰展”号。

“百年来,我们都是湖南省外向型经济的‘桥头堡’。”尹显东满脸自豪,“我们从专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开端起步,到步入新世 纪,已经迈进具备集装箱、大宗散货、滚装等货种运输的综合性发展阶段。直到今天,城陵矶港成为湖南省‘一带一路’的‘桥头堡’,是湖南目前唯一一个绿色循环低碳试点港口。”

时光永不停歇,百年江湖, 风云际会。当时光的列车停靠在2020年4月25日时,长江“胶囊”落成,城陵矶新港—这座中国最大的内陆港口,以崭新的面貌,在世人面前惊艳亮相。

汽笛声轰鸣,城陵矶港再次出发。

2020年,一艘满载156吨东北玉米的集装箱货船抵达湖南城陵矶国际集装箱港。随后,通过车辆运至岳阳北站,再经集装箱班列发往怀化西站。这是湖南城陵矶国际集装箱港启动的第一批集装箱水铁多式联运,标志着湖南省首个铁路无轨站—城陵矶国际港铁路集装箱无轨站建成启用。

2021年,湖南城陵矶新港区进港铁路支线建成, 湖南城陵矶新港港口物流园(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正式启用,铁水联运“最后一公里”完全打通。自此,城陵矶港实现了铁路箱可以走海运、海运箱可以走铁路的无缝对接,意味着岳阳港口腹地延伸至云、贵、川等地,为湖南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岳阳城陵矶新港有限公司已与中远海运、湖南远洋、湖南华航、华光源海等十余家航运公司达成深度合作。

风从海上来,更多的机遇正朝着湖南城陵矶新港区涌来。

岳阳城陵矶,与南京燕子矶、马鞍山采石矶并称“长江三大名矶”,是“长江八大良港”之一。尹显东说:“我们的目标不再是洞庭湖,也不仅仅是长江流域,‘水水’‘水铁’‘铁水’‘铁海’等联运方式已经打通了城陵矶的‘任督二脉’。现在,海洋就是我们的向往。”

“向东,我们开通了城陵矶至武汉海轮航道,开辟了城陵矶至上海、宁波的‘五定班轮’,与岳阳至东盟、岳阳至澳大利亚的航线接力,顺畅连接起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向西,‘水水’‘水铁’辐射云、贵、川、渝地区;向南,城陵矶至香港、澳门实现常态直航,打通华南内贸循环,连接大湾区物流通道;向北,融入湘欧快线通道,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向西北,与甘肃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合作,开通‘城陵矶’号专列,开辟非洲和东盟进出口货物新模式。”尹显东说,城陵矶港是长江沿岸十个亿吨大港之一,也是长江航道向内陆 方向上最后一个一类口岸。城陵矶已开通至韩国、日本等国家,还有至台湾地区的航线,万吨海轮可直达城陵矶港。加快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物流通道是城陵矶践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

“要让地处长江经济带的企业和人民将生意做到全世界。”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湖南城陵矶新港区也在不断创新、实践多项优惠政策。全省首推了“进口调味品通关便利化”制度模式,为企 业带来了时间和费用的“双减”,仓储费用每年减少300万元以上;实施口岸查验区港一体化模式,节约查验时间1—3个工作日;落实综 保区包装材料循环化利用制度,一年来为区域内加工贸易企业节约成本1300万元;扩大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制度和机构范围改革,每年为汽车进口商节约转场检验运输费用约400万元,缩短检验时间2/3以上……

现在的城陵矶港,对内,可凭洞庭溯四水,沟通省内74个县市,把全省80%的地域与长江大动脉连成一体,物资集散范围达20多万平方公里;对外,可上通川、渝,下达长江及沿海各主要港口,辐射川、鄂、赣等10省170个县级以上城市。近几年来,城陵矶港货物吞吐量的增幅连续保持长江内河港口第一。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 的环境中,城陵矶港各项经营指标逆势上扬,由2009年集装箱吞吐量不足4万标箱,到2021年已飙升至60.06万标箱,完成进出口总额528.6 亿元。

绿色动能三:“双区”比翼齐飞,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1年9月30日,对于湖南城陵矶新港区而言,是值得铭记的一天。

穿过烟波浩渺的江面,一艘满载着进口大米和棉籽的大型船舶抵达城陵矶港。中粮国际(北京)有限公司和岳阳恒盛冷链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驾轻就熟地完成报检、报关、清关等既定流程。

唯一的“意外”,是申报时多了一个选项。勾选“进口转关货物内河运费不计入完税价格”选项,总价65.45万美元的货物,在扣除了货物价格中的内河段运费2万美元后,企业可少缴纳税款1.2万元人民币。遵照此项制度,该企业一年便能降低成本150余万元人民币。这是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岳阳片区(以下简称“岳阳自贸片区”)“进口转关货物内河运费不计入完税价格”创新措施首次在中国落地实施。

制度创新的岳阳自贸片区为湖南城陵矶新港区插上翅膀。而于2016年正式封关运行的岳阳城陵矶综合保税区则成为新港区推动开放型经济的翅膀。当好岳阳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的先行者,湖南城陵矶新港区自贸区与保税区“双区”比翼齐飞。

图片14.png

湖南城陵矶国际集装箱港。

2021年12月10日,由岳阳自贸片区和岳阳陨石商贸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第二届“岳阳好物直播嘉年华活动”正式启动。一年时间之 内接连举办两届好物节, 60天内便创造了2亿元的销售业绩,并引进箱包、服饰、电子产品等各大畅销品类优质供应商100余家。

“选择入驻自贸区,做这个决定是很简单的。”岳阳陨石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易乐说,“自贸区在政策红利、人才、培训等方面都大力扶持企业发展,还针对电商的行业特点,将政策优惠延伸至整个供应链上,可以说这对整个行业都有促进和提升作用。”

政策红利下, 58科创、云端数字经济园等跨境电商,网络直播、数字经济、平台经济项目陆续进驻,新经济、新业态成为带动绿色发展的新动能。

而在实现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的目标上,湖南城陵矶新港区有着更大的雄心和蓝图。

去冬今春,湖南城陵矶新港区数字经济频频“出圈”:先有湖南圣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亮相冬奥会,为张家口赛区提供数字保障、 旅游保障系统和智慧服务系统建设;后有为省属国企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方案提供技术支持主体的湖南工业智能体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落户新港区,年底该公司便实现营业收入9617.79万元。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数字化应用是“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奋力打造湖南高质量发展增长极、积极当好内陆地区 改革开放先行者”的现实需求。

与此同时,传统制造业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道道全食用油加工储运综合项目引进开发了我国油脂加工领域最先进的智能装备与信息化系统,整个厂区真正从事一线生产的工人不到100人。行走在厂区内,一边是道道全摆放在展厅的古老榨油设备“木龙榨”,一 边是繁忙的智能车间。时光交错之间,技术升级带来的颠覆性变革清晰直观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乘着东风,湖南城陵矶新港区迎来一批优质企业入驻。

新金宝集团年产1300万台喷墨打印机项目于2020年1月在新港口区正式量产。作为世界500强技术型企业,新金宝集团是全球电子信息领域的知名领军企业之一。

紧随其后,世界通信领域领军企业华为公司宣布将华为4G基站、小型基站、机带板、存储器、基带处理模块、电源模块、 BBU  (基带处理单元)等核心技术制造项目落户到岳阳,并视项目推进情况,将5G基站等高端产品迁入。该项目全面建成后,有望带动近千家高科技配套企业落户岳阳,实现年产值1000亿元以上,岳阳将成为 华为4G/5G终端产品的重要生产销售基地。

行业领军企业的进驻, 产生了强大的聚集效应。 2021年,湖南城陵矶新港区新签约产业项目91个,合同金额603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3个,三类500强企业2家(汇川技术、中集世联达),攀华、鑫源链、海铭德、卂龙三期等44个重大项目投产。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湖南城陵矶新港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曾经的“百年老港”发展成为“开放门户”“产业高地”“活 力新港”。今天,湖南城陵矶新港区正在“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的大潮中,继续书写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绿色答卷。

总策划:贺弘联 王冠华

执行策划、统筹:陈海波 周逸峰 陕振萍 曾小颖

作者:肖懿 胡铮 曾小颖 徐丹

责编:曾小颖

编辑:徐丹

校读:范铁军

来源:时刻新闻

作者:肖懿 胡铮 曾小颖 徐丹

编辑:姜姿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656/63/1218606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