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窟艺术》,常书鸿 著,常沙娜 主编,湖南文艺出版社。
红网时刻新闻12月6日讯(记者 蔡娟 通讯员 冯博)新疆石窟是比敦煌石窟还要古老的存在。新疆石窟是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是古代聚居于我国新疆地区各族劳动人民在民族文化传统基础上接受外来文化的艺术成果。
近日,“敦煌守护神”常书鸿的著作《新疆石窟艺术》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常书鸿以其亲身考察新疆石窟的经历,结合数十年对石窟艺术的研究,所写成的一本介绍新疆地区各处重要石窟的历史、文化、艺术特色的通识型读本。目前,已在各大电商平台正式开售。
一本系统介绍新疆石窟的通识读物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保护中国石窟艺术,1951至1953年,“敦煌守护神”常书鸿一行人在新疆各处石窟开展了多日的勘察、考证、摄影、测绘和重点临摹工作,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在考察过程中,常书鸿详细记载了新疆境内十三处石窟的分布情况、创造年代及其艺术特点。既有对重要的新疆石窟如克孜尔石窟、库木吐拉石窟、克孜尔尕哈石窟等地详尽分析,又有对不为人知且难以涉足的吐峪沟石窟、雅尔崖石窟、胜金口石窟的充分阐释。
虽然常书鸿于1957年便已完成《新疆石窟艺术》一书的初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出版,直到1973年才寻到部分余存,随即常先生便不断地对其进行改写、修正、补充,铸就了这本《新疆石窟艺术》。
一份新疆深度旅行的出行指南
石窟艺术最早起源于古印度,随着佛教的传播,于公元3世纪左右传入我国,至今已有1700多年。而新疆作为佛教系统地传入我国的第一站,拥有着我国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石窟群,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与研究价值,诸如敦煌石窟、云冈石窟等都受到了新疆石窟艺术的影响。
常书鸿探查过的十三处石窟群更是中外文化交融的艺术珍宝,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这些石窟大都地处偏僻,攀登困难。即使现代公路交通建设基本上趋至完善,但除了克孜尔石窟、库木吐拉石窟等知名大型石窟群以外,其余几处洞窟由于宣传较少,游者寥寥,多数出游新疆的旅者都不会选择前往。
幸而常书鸿先生在书中为我们详细指明了各大洞窟的实际位置,还临摹了许多洞窟的珍贵壁画,让读者不仅能够进一步了解新疆石窟艺术,更能指北新疆深度旅游,一次走遍新疆石窟,饱览西域文化。
一场不容错过的视觉盛宴
此次新书出版,《新疆石窟艺术》封面使用的是常书鸿当年考察克孜尔石窟第69窟时的临摹画作——《睒子本生》。此幅临摹作品呈现出具有新疆佛教石窟绘画特征的边饰视觉效果。图中暖色与冷色色调各半,墨线勾勒的人物、动物形象自然流畅,深度展现了常先生高超的绘画技巧与壁画本身的艺术美感。
除此之外,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顾问霍旭初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尔石窟研究所还倾情提供了多张珍藏彩色照片,从外景到内景,从壁画到彩塑,多角度立体呈现新疆石窟艺术。全书共含114幅插图,内附常书鸿亲笔所临的路线图、方位图、线描图以及他考察新疆石窟时所拍的黑白照片。
阅读本书,可以了解中国石窟艺术创始和发展过程中演变的情况,以及中国人民如何在民族艺术的优良传统上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的因素,从而丰富艺术创作的内容与形式。
来源:红网
作者: 蔡娟 冯博
编辑:肖拓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