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湖南选拔赛举行

来源:红网 作者:潘锦 编辑:杨雁霞 2023-06-04 17:50:09
时刻新闻
—分享—

6月3日,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湖南选拔赛举行。

红网时刻新闻6月4日讯(记者 潘锦 )6月3日,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湖南选拔赛在湘江新区博才建业学校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153支代表队306名选手报名参加了智慧体育竞技项目。

此次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湖南选拔赛旨在锻炼少儿逻辑思维能力、编程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比赛以“科技创新、运动竞技”为主题特色,将机器人设计、编程控制、人工智能等科技探究学习与体育竞技相结合,通过田径跑道竞技、篮球竞技、足球竞技、闭幕式表演4个比赛任务,培养孩子在steam游戏场景竞赛中的编程逻辑思维,提高儿童的综合科学素养。

参赛组别包括小学低年级组(1-3年级)、小学高年级组(4-6年级),参赛人数2人/队伍,每人限参加1个赛项、1支队伍,组别确定以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委、教育厅、教育局)认定的选手所属学段为准。

在竞赛机器人要求方面,每支队伍2台机器人,机器人尺寸不超过长18cm×宽18cm,高度不限,启动后可自行伸展,重量≤600g。现场编程开始前,机器人控制器内不得有任何程序,机器人结构设计鼓励使用3D打印、激光切割等创意结构件。

比赛现场,参赛选手们个个聚精会神,携带改装好的机器人到达比赛场地,围绕各自竞技任务,在规定时长内,一路过关斩将,一步步完成竞技目标,赛出成绩,赛出水平,赛出风采。

青少年人工智能编程水平测试湖南站站长周宁介绍:“我们应当引导青少年接触和理解科技。事实上,儿童可很好地理解科技的核心概念,比如,计算机科学中的核心素养——计算思维。孩子们在这种动手操作中收获新知识、新体验的喜悦,从被动的使用者变成了主动的探究员、设计师和问题解决者。这种喜悦激励他们创造更多自己的程序,从而获得自主感、胜任感和成就感。在此过程中,他们潜移默化地掌握了计算思维和设计思维。”

在天心区青雅丽发学校信息中心主任奉鹄看来,学生们通过本次比赛的训练,学习并掌握了从图形化编程到 Python 文本编程的能力,并在编程过程中了解和掌握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探索计算机科学并建立对steam 学习的信心。

孩子们认真参加比赛。

欣享动机器人俱乐部负责人邓莉老师说:“本次竞赛是对孩子平时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对环境因素变化的综合处理,也是对团队配合的极高考验。孩子们要运用电脑写好程序,下载到机器中来完成场地任务,电脑、机器、场地三者完美的结合才能得到高分。对学生来说,机器人的现场竞赛是极具挑战的,也是极具魅力的,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够参与到机器人竞赛中来。”

常德汉寿领动机器人培训学校负责人李江燕表示,这次比赛训练课程,结合学生们设计的机器人通过丰富的传感器和开放式搭建平台,可以控制机器人的声音、灯光和动作来实现各种有趣的玩法,激励学生创建各种游戏、场景动画和科技生活项目,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并培养其计算、设计和工程思维。

来源:红网

作者:潘锦

编辑:杨雁霞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740/96/1272446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