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9月28日讯 (通讯员 邓和明 陈科良 李经利)在湖南省嘉禾县,如今的陶家河水质清澈,两岸树木郁郁葱葱,一幅唯美的生态画面呈现在眼前。此情此景,让人很难想象,之前这还是一条重金属污染的河流。
“陶家河以前由于河道上游采矿产生的尾砂全部排入河道,导致河道堵塞严重,使河道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且重金属严重超标。”9月26日,嘉禾县水利局局长雷艳兵介绍道,陶家河属湘江二级支流,嘉禾境内长24 km,上游在近现代一百余年的有色金属开采、选矿过程中,对当地地质环境产生严重破坏,排入河道的尾砂达5760万立方,尾砂的长期积累,导致频繁的洪涝灾害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水质的污染给人民生活带来极大危害,直接威胁着下游区域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安全。
2018年开始,嘉禾县委县政府下定决心治理陶家河流域,成立了由负责陶家河流域的“河长”任总指挥的治理机构,制定了治理方案,聘请专家到现场指导,要求限期还河域两岸人民一片绿水青山。
嘉禾县以河道淤积泥沙砖筑框,筛选湖南特色重金属耐性水生植物对河道进行生态衬砌,保护天然河道免受水流侵蚀的同时,兼顾衬砌工程的环境效应和生态效应。针对河道过水断面水下及近岸含重金属的淤沙和废石,通过研发具有高精度定位、底泥扰动微小和过程精准控制的高效清淤关键技术,设计适合河道过水断面特性的密闭式螺旋清泥装置,以密闭式操作消减机械作用对淤沙扰动的影响,使污浊和重金属物质少扩散,不污染周围和上层水域,实现河道淤积泥沙废石的高效清除,削减河道尾砂及废石中重金属污染物对地表水体的污染。
“河域所构建的‘砖砌框格耐性植草’生态型堤岸可减少河道尾砂的迁移,避免河滩表面的尾砂因洪水或大风等原因再次迁移。”雷艳兵介绍,他们将“淤泥筑砖-耐性植物”耦合技术应用于河岸边坡土壤、底泥环境修复,在防止现有整治工程覆盖尾砂的二次污染,同时有效控制边坡土壤、底泥中超标重金属浓度指标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最低污染限值,实现土壤重金属的有效控制。
同时,采用专业吸泥泵对淤沙废石混合液进行输送和收集,通过筛分设备筛除废石后,利用压滤机对泥浆进行脱水浓缩,分离水通过重金属深度净化技术处置后排放。在观音山水库通过开发移动式污泥深度脱水设备及河道底泥直接制备免烧砖技术,在河湖岸线直接实现了河道淤积泥沙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并在观音山水库通过构建“类水滑石填料-挺水植物-沉水植物”一体化生态浮岛技术,进行河道流域整体出入口防护。
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治理举措,减轻了陶家河流域重金属废渣对水质的污染,现在,陶家河嘉禾县境内水质达到了三类水,甚至部分时段达到二类水标准,生态环境治理效果非常明显,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流域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及身体健康和流域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邓和明 陈科良 李经利
编辑:姜姿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