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话袁树雄:我的歌从泥土中“生长”而来

来源:红网 作者:杨怡晴 何青 编辑:张俊 2023-01-23 14:01:43
时刻新闻
—分享—

这是一篇在2023年1月进行的专访。袁树雄火得不行的时候,同时细微的非议也伴随而来的时候。在《早安隆回》唱响央视春晚之后刊发出来,试图让大家更深入了解《早安隆回》背后一个真实而又炽热的袁树雄。

WechatIMG7119.jpg

袁树雄。

红网时刻新闻实习生 杨怡晴 记者 何青 长沙报道

袁树雄觉得自己很疲惫。

《早安隆回》爆红之后,袁树雄行程排得又密又满,他被无数采访、拍摄、演出推着往前走。

“特别是我‘阳康’之后,不仅没有休息,反而极度透支体力。”袁树雄指着自己浮现的黑眼圈说道。袁树雄记得非常清楚,有一天他清早6点半就起床,7点到达隆回高铁站。在高铁站,拍摄了《早安隆回》的新MV、参加了湖南省文旅厅组织的座谈会,随后马不停蹄地赶到魏源故居拍摄视频。

午饭过后,来不及休息,袁树雄跟着摄制组驱车奔赴100多公里外的虎形山大托石瀑。爬山、唱歌、拍摄,这一站结束后,几乎是无缝对接,袁树雄又和一个新春走基层的剧组下乡去了……

晚上10点,袁树雄终于回到家中,但一天的工作还未结束。一家媒体一直在此等待,希望能专访袁树雄。袁树雄强打起精神,配合采访。原本约定是1个半小时的采访,聊了整整3个小时。凌晨两点,袁树雄感觉自己的脑子已经不转了,似乎下一秒就会倒下。

“我回答不出来了”——对方也看出袁树雄的状态不对了,于是结束了这场漫长的访谈。

尽管疲惫不堪,袁树雄从不喊苦喊累,尽全力配合大家的工作。“他们都是带着任务来的,”袁树雄说道,“而且我也知道他们都是为了我好、为了隆回好。”

爆红两个多月,这是袁树雄的生活常态。他推掉了很多商业演出,选择接受采访、拍摄家乡宣传片、参加公益助农活动,似乎并不急着“挣钱”。“我已经过了飘的年纪了。再兴奋的事情对我来说,我也不会为之疯狂。”

而在他身上也充满着矛盾因素:朴素的外表与激情的内心、温和的性格与狂野的表演、火爆的流量与乡土的气息……

1f14184b-808b-4d44-a88f-770064c6d1a2.jpeg

央视春晚《早安,阳光》中,《早安隆回》最精彩的部分,多次出现在歌曲里。

“我还可以创作出像《早安隆回》这样的作品”

数据又一次激增。

2022年12月31日,袁树雄登上了湖南卫视跨年晚会。舞台上,袁树雄激情澎湃的演唱,成了当晚最受瞩目的表演之一。

晚会之后,袁树雄惊喜地发现,《早安隆回》的抖音播放量从每日增长一两亿直线上升到十几亿,“甚至有一天单天就突破了27亿。”与此同时,酷狗、酷我等其他平台的数据也在持续增长。

这似乎也说明了袁树雄并不是一个“见光死”的网红歌手,“我是有干货的。”

一首歌,全网播放量突破600亿——正如著名主持人、足球解说员刘建宏所说,“《早安隆回》的火爆是一个偶发事件,也是互联网创造的一种奇迹。”

98d6539e-0b84-4c63-bc2f-766ffe17c5b0.jpeg

美丽隆回。

在这场“奇迹”之下,小城隆回也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

有人说,魏源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而袁树雄是让世界看隆回的第一人。这话并不夸张,从网络上对隆回高涨的讨论度,到热闹异常的隆回高铁站就可见一斑。

因为一首歌火了一座城,在这个时代并不少见,远有《成都》,近有《漠河舞厅》,而这种因歌曲引发的城市热度其实是很难延续的。而袁树雄坚信,隆回能够维持热度。

就像在每一次采访中、粉丝提问中、直播中、短视频中一样,袁树雄滔滔不绝地讲起了隆回的人文风情、隆回的大好河山、隆回人的努力。

“再者,有我以及我源源不断的作品在,隆回就不会‘凉’。”采访过程中,袁树雄突然兴奋地说起最近刚录好的一首新歌,拿出手机,迫不及待地开始播放。即使行程已如此繁忙,袁树雄仍然没有放下音乐创作。这首刚刚录好的歌曲名为《一路前行》,与他以往创作的众多歌曲一样,仍然充满着正能量、回荡着主旋律。他特意调出歌词,一边介绍,一边低声跟唱。房间的另一角,儿子袁旦也跟着唱了一句,显然对这首新歌非常熟悉。

袁树雄同样觉得,自己还可以创作出像《早安隆回》这样的作品,但也认为不可能再达到这样的效果。“哪有这样的好事?”袁树雄说道,但是作品的质量绝对不会输于《早安隆回》。

像每一次网络走红事件一样,无数网红主播从全国各地涌向隆回、涌向袁树雄。袁树雄说,他不认为这是“蹭流量”反而很感谢他们来,“这都是对我的支持。”

甚至于,袁树雄做出了一个决定:每月固定一天现身高铁站,和他们一起直播,不让他们跑空。一路从基层摸爬滚打走来的袁树雄,内心有个朴素的想法——如果大家能因此过得好一些,又有何不可呢?

7756c48a-880a-4689-8a34-80f80a92b8a8.png

袁树雄(右)与吉林歌迷姚家鑫相约隆回高铁站。

面对非议:不希望粉丝、朋友以及家人和他人争论

人红是非多——这句话一次次在袁树雄身上上演。

“口水歌”、抄袭、“音乐裁缝”,随着爆火这些指责一窝蜂地涌向袁树雄。“我从来不反驳”,袁树雄说道,“我尊重他们发表观点的自由,并且争论也伤了和气。”

在抖音直播间、粉丝群里,袁树雄也一再叮嘱管理员不要限制粉丝发言,更不要“拉黑”“踢人”,而是要维持和谐的氛围。有一次,管理员在粉丝群里“踢”了一个人,袁树雄马上对他说:“你要和对方道歉,并且再把他拉进来。”

对于那些积极为他正名的粉丝,袁树雄很感激,同时也希望他们稍稍解释就可以,不搭理更好,但千万不要和别人争论。而袁树雄始终接纳、宽容一切言论的态度,反而让一些人“黑转粉”了。

尽管一次次叮嘱粉丝、朋友、家人不要和别人争论,面对非议,袁树雄心中也难免有些委屈,“不说懂法,我至少懂事,怎么会去偷别人的东西?”

《早安隆回》是一首小调歌,基础旋律比较简单,与其他小调歌比较,那么基本上风格、旋律、和声就会有相似之处。“不懂音乐的人就可能说我抄袭,”袁树雄说,“但这也没关系,我尊重他们的表达自由,我能坦然地接受外界的一切评价。”

袁树雄记得,一位网友曾经评论说:“假如这首歌是刘德华唱的,可能谁都不会说是‘口水歌’。”

某种程度上,对他个人的误解“加码”了人们对这首歌的批判。很多人认为袁树雄是“一夜暴富”、是“投机取巧”,但事实上,他从事音乐行业30余年,全国发了7张唱片、创作了200多首歌曲,参加过众多节目,也获过不少奖,“我是三十年磨一剑。”

“以前的基层创作经历是很珍贵的,我确实是一个来自小县城的草根歌手,也是一个基层音乐工作者,我在文化馆经常下基层、下农村,每年要参加好多的下乡演出”。他诚恳地说,“我并不是什么大腕明星,现在也不是,现在只是我的歌火了,能够有粉丝支持更好,我以后出更多好作品;没有粉丝支持我,我也一样创作,更要出好作品,告诉大家我不是一夜暴富,我有自己的东西”。

5add34e5-c6c1-4f6d-9081-49779777f9cc.jpeg

袁树雄。

“回归隆回,我从不后悔”

发过单曲、出过唱片、签过演艺公司,袁树雄音乐生涯的前半段,其实与大多数人选择的、追求的道路其实没什么两样。

转机出现在2010年。

2010年,袁树雄在长沙经营着一家清吧,上了好几次湖南台的小节目,收入和生活已经开始好转。

小有名气,生活无忧——当时的袁树雄,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在长沙立足。但在内心深处,他其实已经开始厌倦十几年来漂泊的生活、厌倦不停地租房搬家、厌倦只能买二手家具电器。

就在此时,一根“橄榄枝”从老家隆回抛来——时任隆回县委书记的钟义凡,隆回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明海邀请他回归家乡。2011年,袁树雄以“特殊人才”身份回到隆回,成为县文化馆的一名音乐专干。

回归家乡后,当地政府为袁树雄创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创作环境:“不用坐班、按时打卡、手机畅通,每年出几个新作品即可”。“假如说要每天坐班,我还不会回去,这一坐班就把我坐‘死’了。”袁树雄笑着说。

从此以后,隆回的乡间地头、河流山川多了一个身影,他总是在下乡、在下基层。在隆回农村,袁树雄还有自己对接的脱贫户。他们走进脱贫户家里了解情况、搞卫生,有些人家里有二胡,就一起玩音乐。

看的多了、经历的多了,袁树雄的创作也丰盈起来。他早年创作的《老村长》就是歌颂那些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默默付出的人。“很多人说我的歌不华丽、不漂亮,这是因为我经常下乡、下基层,所以歌词歌曲都很朴素真实。”袁树雄解释道。

《早安隆回》也是在这样的经历下创作出来的。袁树雄认为,他和家乡就是一种双向成就:他的歌曲为隆回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热度和影响力,而家乡也为他提供了充沛的灵感源泉和肥沃的创作土壤。

从大都市走向小县城、甚至是乡村,袁树雄从不后悔,并且乐在其中。火了之后,很多人劝他去北京上海闯荡闯荡,并说他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但袁树雄却不这么想,他觉得自己是依托隆回“起来的”,是属于隆回的,他说:“离开隆回,我可能什么都不是了。”

最近,袁树雄正筹备打造一个直播基地,选址就在妻子的农村老家,距离隆回县城车程15分钟。这个机会不仅受到了隆回县委书记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吸引了几位投资商参与其中。

“我想将它打造成为像大衣哥(本名朱之文,中国农民歌手——编者注)那个村子一样的‘网红村’、成为网红打卡地。”袁树雄说道,“不说整个隆回,这至少能为当地村民创收、助推乡村振兴。”

26f7dd49-4a3c-4bdf-a676-9e6245cba45e.jpeg

袁树雄。

“我曾想成为儿子的经纪人”

《早安隆回》之前,袁树雄已经不相信、甚至不期待自己还能“火”。他将所有希望寄托在儿子袁旦身上,曾半开玩笑地说道:“爸爸以后给你当经纪人。”

没想到的是,儿子成了他的“经纪人”。2022年12月初,学校放寒假开始,刚刚研一的袁旦就跟着父亲到处跑。

袁旦本硕都是音乐方向,并且音乐才能在隆回当地也颇有名气。去年暑假,刚回隆回的袁旦就被慕名而来的家长找上门来,让他辅导他们的儿子。袁树雄的神情里是藏不住的骄傲。而当初下定决心回隆回,袁树雄考虑的首要因素也是儿子。

与乐观、积极、能量满满的袁树雄不同,当时年幼的袁旦内向、孤僻、叛逆,成绩也十分糟糕。

“作为父亲,事业再成功、孩子不成功,也是虚的”——秉持着这样一种想法,袁树雄决定无论如何也要陪在孩子身边。他原本打算将袁旦接去长沙,最终和袁旦一起留在了隆回。

刚回到家乡不久的袁树雄,以家乡方言创作的一首《三合街》迅速火遍全县,也打响了他的名号。看着父亲的成功,袁旦心中喷涌的不是骄傲而是羞愧,他产生了一种巨大的反差感——“我配不上父亲的优秀。”

初二的时候,袁旦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

袁旦记得,那时候的父亲特别忙,每天都很晚回来,而他也每天熬夜学习。袁旦知道父亲下车后会习惯性地抬头看一眼,于是一听到楼下传来汽车声,就赶紧关灯上床装睡。有一次,深夜回来的袁树雄悄悄打开儿子的房门,看着“熟睡中”的儿子,亲吻儿子额头后离开房间。感觉到父亲走了的袁旦,从床上跳起来,开灯看书。

一切似乎是顺其自然,待在父亲身边的袁旦性格逐渐外向、成绩慢慢提升、生活迈入正轨:中考时考上了曾经做梦都不敢想的隆回一中,顺理成章地考上还不错的大学,去年考上了硕士研究生。

而自己的每一次进步,袁旦都觉得是父亲在背后推他。“我爸的正能量一直感染着他身边的人,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我。现在通过《早安隆回》,他开始影响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袁旦说道。

在采访过程中,袁树雄不断强调自己是“一个内心很强大的人”。无论是面对曾经断场吃老本、赶场时被人灌酒的窘迫,还是如今万人追捧、风光无两的盛景,他懂得要常怀一颗平常心,时间和阅历塑造了他的坚韧。

在30多年的音乐道路上,袁树雄见过太多半途而废的人。他坚信,没有对于音乐狂热地喜爱,这条路是走不下去的。所以他从不强求、也不推荐别人学习音乐,连儿子袁旦也是在初二时自己提出才开始学音乐。

“一路走来不容易啊。”袁树雄说道。坚持让他走到现在,而他也终于熬出了头。

1efde753-d180-407b-b4c0-e5e1794732ec.0.jpeg

隆回吸引了天南海北的人前来打卡。(孙觉摄。)

每天,袁树雄的电话都处于被打爆的状态。为此,袁旦给父亲买了一个市面上容量最大的充电宝——“没办法,手机总是没电,”

袁树雄的手机再一次响起,下一个行程催着他不能停歇地向前跑。只是有时候,他会在和妻子的通话中聊起曾经自由的生活。

不想成为焦点人物,不想在风口浪尖上走,怀念以前悠然自得的生活,一个人在家里喝喝茶,搞搞创作、好好生活。

人往往身不由己。

来源:红网

作者:杨怡晴 何青

编辑:张俊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745/67/1225875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