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吴思静 实习生 荀子怡 长沙报道
编者按: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61年前,雷锋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2岁。他以短暂的一生谱写了平凡而伟大的人生篇章,树起了一座令世人敬仰的思想道德丰碑。60年来,雷锋精神享誉中华大地,不断滋养着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像雷锋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长沙县湘龙街道锦元社区,有这样一个人,自愿从事社区志愿服务两年多,用78首诗记录下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好人好事和志愿者团队的工作日常,他就是虞志敏,一位朴素的志愿者,也是一位民间诗人。“手拿资料把门登,累日排查步未停。”“马甲一穿姿洒脱,向来人称好儿郎。”这些诗句记录着他两年来做志愿服务的点点滴滴。
虞志敏是浙江绍兴人,2005年来到长沙,在星沙汽配城做汽配生意,一待就是18年。2021年,虞志敏响应社区号召,正式成为了一名志愿者。
虞志敏(右)在做志愿服务工作。
老虞永远都在
在虞志敏眼中,在小区做志愿者,件件事都有意义。他进入小区志愿者服务团体时,恰好遇到社区网络化管理,虞志敏担任四栋三单元楼栋长,走访登记一百二十户居民资料,宣传各种安全知识与政府政策邻里守则;除此之外,他的工作还包括四边道路交通协助、邻里矛盾调解、排查楼道清理占道堆物……虞志敏做志愿者的这两年多,也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严峻的时期。虞志敏穿上防控服,冲在第一线,哪里需要就冲向哪里。
提起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虞志敏缓缓地回忆道:“21年还是20年,我还在月湖公园救过一名轻生妇女。”当时虞志敏和妻子在月湖公园散步,突然听到扑通一声,虞志敏将手电照过去,只见水花四溅。来不及思考,虞志敏边跑边丢掉手机,扑通一下从岸上跳下去把人拉住,“好在只有十多米,水也刚到胸部,那个妇女大概呛到了水,昏沉沉地被我一点点拉上岸。”
在做志愿工作的过程中,虞志敏结识了许多对公益热忱的人,他说,“身边每一位志愿者都是我的良师益友,大家彼此同心同德,互相学习。”邻里们称呼虞志敏时,或叫老虞,或称虞大哥,在他们眼中,虞志敏就是一个总是热心肠的好大哥。
虞志敏创作的诗词。
“云端”的热爱
机缘巧合之下,虞志敏开始写诗,他给自己取名“云端”,希望自己站得高看得远。志愿工作结束后,虞志敏总喜欢提起笔来,用诗词的形式记录下来。他说,“用文字中最好的篇幅来赞美,来带动身边的人关注并热爱这件事,这是我的目的与想法,也许不一定马上有效,但我相信这事会获得社会广大群众的认可。”
听闻社区工作人员被新冠病毒感染,他写道,“情系基层各处忙,为民服务不声张”。看到冒着风雨坚守在核酸检测现场的志愿者们,他写道,“此次长风当号角,疫不驱尽不收兵。”虞志敏将情感和热爱都融入进一字一句里,激励着更多人投入公益事业。
两年来,他将生活中遇到的好人好事进行整理创作,写出了78首诗词,并整理成册。
除了写诗与参与小区志愿者活动,空闲时虞志敏还喜欢钓钓鱼、到山上去掘掘笋子。在虞志敏的朋友圈中,可以看到他对生活的热爱,有美食、有自然、有家人、有点点滴滴的婉转乡愁。
社区把虞志敏的热心和热爱看在眼里,2022年底,社区党总支将他写过的诗编订成集,取名《云端集》,送给虞志敏作为礼物。收到诗集的虞志敏感动不已,“我一般写过也就尘封在朋友圈里了,社区和小区党支部这么有心,是我万万没想到的。”
有人说公益事业是阳光,可以驱散阴霾,有人说公益事业是桥梁,可以沟通心灵。在做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虞志敏愈发深刻地体会到,公益事业是一座文明城市的亮丽风景,能使人走向真善美的道路。他说:“我虽是外地人,却爱着这个生活了十八年的第二故乡,我会继续把志愿者服务做下去。”
来源:红网
作者:吴思静 荀子怡
编辑:杨滋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