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从“四无村”到“示范村”——解读衡阳市珠晖区乡村振兴变迁背后的“皇田密码”

来源:红网 作者:唐兰荣 编辑:王新凤 2023-03-28 15:46:25
时刻新闻
—分享—

图片1.marked.png

奔立尔集团珠晖乡村帮扶车间里,员工正在缝纫校服。

红网时刻通讯员 唐兰荣 衡阳报道

阳春三月,珠晖皇田。

进村主干道两旁的花草树木都发了新芽,翠绿的新枝、绽放的油菜花与远处错落有致的村居相互交映,犹如“车在画中行,人在景中游”;乡村振兴车间里,哒哒哒的针车机器声,唱出的是山村幸福歌谣;灯光球场上,一场场精彩对决,那是村民在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溪流一路欢歌,仿佛要把“三高五区一跨越”的战略目标,时时激荡回响……让人难以想象如今美丽乡村曾经萧条的模样。村强、民富、人和、环境美,是这个村庄的显著标签,从无资源、无资金、无交通、无技术的“四无”村发展为一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皇田是如何做到的?

笔者实地走访皇田,试图解读激活皇田乡村振兴背后的变迁密码。

密码一:产业花开香农家 百花齐放春满园

在皇田,产业发展与春天一同生长。

一个占地1500平方米的奔立尔集团珠晖乡村帮扶车间犹如一颗产业“金种子”,正在生根发芽、拔节成长。

清晨7点,家住珠晖区皇田村的周丽娟起床,和女儿一起在家中吃过早餐后,就把女儿送到附近的小学。8点,她准时来到乡村车间,开始了一天的劳动。针车机台上,不断有制衣半成品传送过来,周丽娟双手不停,认真检视,“没问题!”,又拿下一件。

枯燥却又满足,周丽娟是奔立尔集团珠晖乡村帮扶车间主管。“公司看我比较有经验,要我负责员工技术培训和招聘工作。”周丽娟语言朴实,甚至有点腼腆,但是谈到如何做衣服,她就仿佛换了个人。厂里其他姐妹们有不懂的,都会找她请教。“现在在家每月就能挣4000元。”对比以前在外打工的日子,现在既能照顾两个孩子,又能挣到钱,周丽娟十分满意。

图片2.marked.png

皇田村已栽种银杏1000余株,组成了一条美丽的银杏林风景带。

这样的务工生活,几年前周丽娟想都不敢想。

周丽娟以前在广州从事制衣工作多年,每年和女儿团聚的日子用手指都数得出。“每次坐车要离开家,女儿都会抱着我的腿不停地哭。”儿子出生后,周丽娟暗下决心不能让他“重蹈覆辙”。如今,她回了家,在孩子身边工作。

周丽娟告诉笔者,乡村帮扶车间的开工,让“留守妇女”走下牌桌,脱离手机,自立自强。“现在,我正在动员老公,让他也回来和我一起上班。”

近者悦,远者来。越来越多和周丽娟一样的年轻人,抓住就业机会,回乡踏踏实实在“家门口”就业。

“优先录用脱贫户,主管手把手教学。只要愿意学,哪怕100遍我们也愿意教,我们还有很多整烫、包装等简单工序的岗位,脱困户来我们车间总能找到事做。”奔立尔集团珠晖乡村帮扶车间负责人何迟介绍,奔立尔集团是全国十佳校服厂,订单稳定,该乡村帮扶车间能吸纳50人就业,月计件工资可达3000元,还在培训的新员工每月也能领到1500元保底工资。

压线、缝纫……60多岁的旷菊华坐在操作台前,手脚还比较麻利,面前已经整齐码放着一叠衣服。她主要从事车工岗位,只需把裁好的部件缝制即可。旷菊华呵呵地说:“我以前在家里就是做衣服的,这个工作简单,累不着,一个月能挣1000多元呢!”

舞台,也是年轻人的。

“这里实行计件工资制,只要勤快,不怕赚不到钱。”见到笔者来采访,“90后”员工王小红放下手中的活计,难掩内心喜悦。王小红是皇田村的媳妇,如今是这家就业帮扶车间最年轻的员工,已成为业务骨干,且就业顾家两不误。她说:“我选择这里的原因很简单,一是上班地点离家近,二是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周末闲暇时,王小红还总是喜欢带着孩子沿着贯穿全村的X001线漫步,看一看坡上春日桃花雨,听一听河畔夏日蛙鸣声,享受着“美丽抬头可见、幸福触手可及”的乡村惬意生活。

图片3.marked.png

绽放的油菜花与远处错落有致的村居相互交映。

“每多一位打工妈妈回乡,就会多一名快乐的孩子。”皇田村党总支部书记王伟告诉笔者,希望到“乡村车间”来上班的人越来越多,带动更多村民共同致富。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目前,皇田村已陆续引进谱发食品、求是果园艺研究中心、湖南黄郎禽业、三拓农业生态园、皇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7家新型经营主体。

“燕归来”,“凤还巢”。无论是返乡就业人员,还是返乡创业者,那一张张浸满汗水、饱含期盼的面庞和一个个逐梦田野、努力奋斗的身影,都成为皇田书写珠晖区委书记魏中发在茶山坳镇调研时提出的打造基层党建新格局、产业发展新项目、乡村振兴新面貌、农旅结合新篇章、集体经济新局面“五新”茶山的生动注脚。

密码二:人居环境换新颜 十里银杏染秋色

仲春时节,春意渐浓。连日来,在皇田村广袤的田野上,处处都是热情高涨、干劲十足的造林绿化群众,“响应党委政府号召,我们村在村道边栽种银杏树,既是园林景观树,又是药材树,不仅能大大美化村里的环境,还为未来乡村旅游和老百姓增收打个实底!”王伟一边带领村民们忙活,一边兴奋的说。皇田村干部群众种植景观苗木也是该村全面落实珠晖区“三边”绿化工程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皇田村按照“造新林、添美景、出特色、强效益”的思路,在进村主干道边加快了“十里银杏”造林的步伐,实现“既好看、又好吃、更难忘”的乘数效应。

种下的是树,收获的是美景和未来摄影、旅游、药材采收等综合效益。截至目前,皇田村已栽种银杏1000余株、6.2公里,组成了一条美丽的银杏林风景带。待来年,一幅关于银杏的画卷将在皇田的山水间展开,对于喜欢银杏林与田园风情的游客来说,这里是一个绝佳的赏秋与晒秋之地。

“皇田之变”是“面子”更靓、“里子”更实的蝶变。驱车途经皇田村X001线,葱郁的路边绿植、平整的沥青路面、清晰的交通标线……你会感慨其平顺、通畅,步行在道路两旁,能切身感受到那份宁静、舒适。X001线作为该村的主干道,于去年在原来路面4.5至5.5米宽的基础上升级改造,给当地村民带来了新生活、新产业和新面貌。

图片4.marked.png

三拓农业生态园里,工人正在搭建葡萄棚。

乡村道路是农业生产的“主动脉”,更是实现产业致富的“大通道”。皇田村在茶山坳乡村旅游圈的最北边,村内种植、养殖、研学等产业丰富,过去道路泥土飞扬,坑洼不平,大车会车困难,导致“农产品卖不出去,城里人请不进来”。

为改变这个窘境,去年,皇田村村“两委”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先后多次召开“屋场恳谈会”,集体商议乡村道路升级改造方案,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于去年10月份启动升级改造,仅过了两个月,长4.7公里、宽6至7米的主干道升级改造就完成,并铺上沥青。

“路修通了,变宽阔了,极大地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大家发展产业的信心更足了。”皇田村党总支副书记李卫国感慨地说,如今新路修好,直接解决了路两侧相邻的11个村民小组、1963名村民多年来出行难、运输难的问题。这条路的修成开通,也是今年让皇田村人心里敞亮的一件民生好事,实现了和城里人一样的“出门走油路,抬脚上公交”的梦想,让大伙看到了“产业路”“致富路”越走越宽的好兆头。

“这两年,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环境美了,村里和谐安定,村民们心里美着呢。”村民罗振林说起村里的变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不仅是罗振林由衷的赞叹,更是外来游客的共识。村里还开展了村庄绿化、美化、亮化等工作。“现在村庄环境和以前相比,简直是大变样。”开着汽车行驶在平坦的道路上,村民江少东感触颇深。

图片5.marked.png

宥升休闲农庄吸引了很多都市人来体验采摘乐趣、品尝乡村味道。

皇田村的华丽变身还远不止于此。近年来,茶山坳镇借着乡村振兴的春风,因地制宜,共投入60万元,在皇田村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从厕所、垃圾、污水等清洁处理着眼行动,安装路灯150盏,清理垃圾32吨,清理排水沟渠4.5公里,改厕65户;绿化覆盖率由原来的86%提高到97%……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如今的皇田,村庄干净、美丽,让村里人舒服,让城里人羡慕。小桥流水边,不时有小鸟掠过水面又飞回树梢;屋前游园里,老人、孩子正怡然自得地徜徉散步,不用出村庄,皇田的村民们就能在家门口休闲、娱乐、健身,大家都为村子的“新颜”点赞。

密码三:集体经济鼓腰包 兴村富民幸福长

站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交汇点上,如何通过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激活乡村振兴新活力?

3月21日,笔者走进皇田村,顺着宽敞的沥青路前行,在宥升休闲农庄旁,一口水塘里鸭子在戏水,院子里,放置着藤条编制的桌椅,几名游客正围坐在一起,在春风的轻抚下,沏一杯茶,享受着惬意时光……

负责人廖辉文看了一眼手机上的时间,快到中午12点了,便坐下来歇了一口气。

图片6.marked.png

养殖的湘黄鸡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每天一睁眼,采摘食材、切菜配菜、布置餐椅,每天忙得像个陀螺。”廖辉文告诉笔者,“春赏花、夏采果、秋观景、冬养生”,慢慢地,融自然景观、地方特色、农业休闲为一体的皇田村吸引大批游客前来休闲游玩,休闲农庄的客人也随之多了起来。

廖辉文曾是衡阳市冶金机械厂的一名工人,颇具生意头脑的她走进皇田,投资800多万元,成立了衡阳市宥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土地300亩,栽种了葡萄、猪血桃、桑椹等多种水果和各类时蔬,养殖湘黄鸡,还办起了宥升休闲农庄,吸引了更多的人到这里来体验采摘乐趣、品尝乡村味道。“日子忙碌是真,幸福也是真。”廖辉文脸上写满幸福。

谈及皇田村农旅融合发展带来的实惠,雷久应说:“我就是一名普通的妇女,以前在家里干干农活、看看孩子,现在村里搞起了旅游项目这个‘第三产’,我就跑到宥升休闲农庄来务工。每个月的工资,不仅可以贴补家用,还能存上一笔。”

如今热闹的皇田村,几年前却是另外一番景象。皇田村共有856户,“靠天吃饭,靠地穿衣”是皇田村真实写照。然而,一切都在3年前发生了改变,一座沉睡的乡村被重新唤醒,当地村民的生活也发生了改变。

“村里留不住年轻人,没啥特色产业,村民穷,村子穷,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说起曾经,村民郭先秋感慨道,“那时候的皇田村,村民为了谋生,常年在外打工。走进村子,十户有五户没人住,村子破旧不堪,村道满是杂草,毫无生机。”

图片7.marked.png

蔬菜产业鼓起农民“钱袋子”。

如何破解村集体经济“空壳”,助力村民致富增收,在珠晖区、茶山坳镇两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皇田村“两委”进行了反复研究和探索,思考着如何依靠皇田村的山水做发展文章,如何能让更多的年轻人回归村庄并产生效益。

皇田村位于珠晖区茶山坳镇北面,距镇政府直线距离10公里,属偏远村,全村现有耕地面积2574亩,总人口2942人,辖20个村民小组,共有党员66名。2021年,皇田村探索实施“支部牵头引领、社会多方参与、本土技术带动、集体收益保底”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也为当地百姓们鼓起了腰包。

“农村要致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班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关键在于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和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皇田村党总支书记王伟从湘潭大学毕业后离开家乡南下深圳,成为一名年薪过40万的高薪白领。2013年,他毅然辞去普通人羡慕的高薪工作,回到家乡皇田村发展湘黄鸡养殖业。2020年,在村民们支持下,王伟当选皇田村党总支书记。近年来,他全心全意带领村集体奔发展,做了村集体经济的“领路人”。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皇田村主要作了“两篇文章”。一是“土地的文章”,皇田村积极探索和重点支持土地流转整村推进试点,促进土地向特色农业集中,陆续引进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大户引领、能人带动等措施,积极引导村民大力发展本地特色产业,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特。全村共种植葡萄110亩、蔬菜1800亩、梨子68亩,有效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去年,全村集体收入达到33万元,也鼓足了百姓们的腰包,村民年收入增长15%;二是“振兴的文章”,皇田村作为珠晖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对村里的未来,王伟的构想是把村子建设成“中央厨房”。“市民家里需要的蔬菜、水果、肉、蛋、米、粮、油等农产品,村里合作社都能提供,这就好比我们村就是一个大厨房。”王伟告诉笔者,“中央厨房”是融一、二、三产业于一体的多功能、环保型项目。投入使用后,上游连着签约的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提供新鲜农产品;下游连着“餐桌”,全过程地经营从种子到筷子的完整食品产业链。

“除了做强做大葡萄基地、翠冠梨基地、蔬菜基地外,我们又引进了奔立尔服装、雁田农业、皇田生态农业等企业,并着力发展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冷链食品工业。”王伟说,努力把皇田村打造成为乡村生态优美、村企共同发展、农户全民参与、产业支撑持续、村级管理强化、集体资产和村民收益增长的新型业态乡村。既解决了产业振兴的难题,又破解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困局。

此外,为经营好、管理好集体经济资产,皇田村还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坚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以社会化方式运营管理集体经济项目,防范化解项目风险,实行项目筹建社会化、资金募集社会化、经营管理社会化。

“我们把乡村振兴作为全镇工作的总抓手,全力推进乡土繁荣、乡村秀美、乡风文明、乡贤云集、乡邻亲和‘五大计划’,打造特色种植、生态采摘、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新业态,努力实现茶山‘三生同步,三业齐飞’的乡村振兴新格局。”茶山坳镇党委、政府一班人信心满满地说,近年来,我们按照“把茶山打造成现代农旅强镇”的产业发展格局,以“互联网+农业+旅游+文化”为发展路径,全面推行“一村一品”,发展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皇田村的成功“蝶变”,也是茶山坳镇发展的一个缩影,下一步,我们将全力打造“皇田样板”,在推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同时,以特色优质农业和休闲旅游业为延伸,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特色,打造具有辐射带动作用和典型示范效应的产业特色小镇,为珠晖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

长风破浪,未来可期。随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华丽蜕变的皇田村,成为令人向往的家园。站在村头放眼望去,皇田村的田野里早已是机声隆隆,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新时代的美丽皇田幸福和谐,群众生活越来越幸福,日子越来越甜蜜,90岁的老党员何交友乐呵呵地说:“现在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村子一天比一天美。”

来源:红网

作者:唐兰荣

编辑:王新凤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747/62/1250729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