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3月22日讯(通讯员 肖亚湘 唐妍)眼下正是早稻育秧的关键期,新田县各乡镇(街道)种粮大户将育秧从水田搬到“工厂”,改变了“靠天吃饭”的传统春耕和春管方式,也为周边群众搭建了就业和技能学习平台。
在新田县龙泉街道育苗工厂,刚刚完成烤烟育苗的智能大棚变成了标准的早稻育秧流水线,一台水稻育秧一体机正紧锣密鼓地运转着,工人们忙碌地在机器上放育秧盘、育秧基质、种子。随着机器的嗒嗒声,完成装土、撒种等工序的秧盘,从机器上输出,整齐排列在苗床上,整个劳动场景高效有序,节省劳动力的同时,秧苗品质也得到了保证。
“现在有这个机械化好方便,一天可以完成几百亩水稻育秧。”刘中英是育苗工厂的专业机械手,也是一名种粮户。每年到了育秧时节,她都会带领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到工厂务工,既增加了收入,又不耽误家里的水稻种植和管理。“我们自己也种田,在这里可以学到很多种植技术。所以,这里有事做,我们就在这里做,没事做就在家里做事。而且离家里也近,老人、小孩也都可以照顾到。”刘中英说道。
近年来,新田县实施科技强农政策,积极推广工厂化育秧技术运用,给予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政策、技术支持;有关部门派遣技术人员主动上门、精准服务,为农户解决育秧和粮食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难题。目前,新田县共建立大型工厂化育秧大棚15处,单季集中育秧规模可栽插11万亩水稻,种粮大户可以通过高效的农业生产夯实丰收基础,小户可以实现务工、种田两不误,有效保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来源:红网
作者:肖亚湘 唐妍
编辑:王杨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