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人·好精神丨慈利长峪铺村:劈石造地创“两季三熟”

来源:红网 作者:陈纲 廖轩仪 庹星 魏尚敏 黎振林 编辑:张俊 2023-04-03 11:32:23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2022年10月2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安阳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参观。红旗渠动工于1960年,勤劳勇敢的30万林州人民,苦战10个春秋,用最原始的工具,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被誉为“人工天河”“新中国建设史上的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

当年的峥嵘岁月,全国各地涌现出了无数感人至深的奋斗故事,在湖南,也有过许许多多艰苦奋斗、改天换地的壮举。即日起,红网时刻新闻推出《湖南人·好精神》系列报道,我们一起重回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重温那些荡气回肠的伟大精神!

1.marked.jpg

慈利县长峪铺村。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纲 廖轩仪 通讯员 庹星 魏尚敏 黎振林 慈利报道

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北部的长峪铺村,地处武陵山脉东部边缘、溇水下游,曾经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土改前,长峪铺有200多户,900多人,耕地面积900多亩,粮食亩产仅200多斤。以前,当地曾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长峪铺,穷山峪,瘦坡烂地干溪沟。十年九旱白忙活,龙虎天坑泪长流。养女莫嫁长峪铺,苞谷红薯野菜粥。苦风凄雨花家凸 ,上坡下岭代代苦。”

忆往昔 劈石造地创“两季三熟”模式

1964年,时任长峪铺大队党支部书记黄炳秀参加省“贫代会”后,回来连夜召开大队支委会,传达会议精神,介绍了山西大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事迹。“大寨能干的,长峪铺同样能干!”随后,大队干部齐心协力,组织带领群众劈石造地、治山治土治水长达十多年。

当时完全没有机械化,老百姓们就凭着一根根钢钎、一把把铁锤,硬生生地凿出了一条幸福之路。10余年间,全村共炸掉了6000多个岩凸,搬走了17万多方岩石,填塞了58个天坑,砌就了300多条共50多公里长的岩墈,挑进了20多万方“客土”,建成了共2000多亩或方形、或矩形、或梯形的梯地,修建了两座水库及近1620米长的主渠道,支渠长13000多米,挖出了40多口山塘,垒建了80多个蓄水池。还在近4公里长的干溪沟上用木材、石料搭拱桥造平原,将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地”改造成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地”,彻底改变了群众的生存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

如今的长峪铺,处处都是整齐的梯地,可以说,每一个角落都烙下了长峪铺人改造过的印记,每一寸土壤都浸润着他们洒下的汗水。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黄炳秀为代表的长峪铺人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探索,成功首创了旱粮作物“两季三熟”高产模式,实现旱粮亩产突破一千斤,在原来基础上增长了5倍,人均收入600多元,在原来的基础上增长了12倍,成为全省旱粮生产典范的农业奇迹。长峪铺人民借科学技术开始告别贫困,点燃了旱粮稳产高产之火,一个学大寨、学长峪铺的热潮在慈利县、常德地区以及湖南全省范围内蓬勃开展起来。

2.marked.jpg

黄炳秀(右一)和村民一起劳动。(资料图)

1970年,湖南省委在常德地区召开了全省农业科学技术经验交流会,重点推广长峪铺人民改天换地的经验及旱土杂粮连续几年获得稳产高产的经验,“两季三熟”间作模式的成功引来各大媒体的宣传报道;1971年《湖南日报》头版刊登了慈利县通津铺公社长峪铺大队党支部《靠毛主席哲学思想闯出旱粮生产新路子》一文,在全国产生了极大反响;1973年2月24日,《人民日报》第四版登载《深入调查研究 从实际出发》,报道了慈利县因地制宜地推广长峪铺大队的经验;1973年,时任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到长峪铺视察,赞誉长峪铺为“南方大寨”;1987年,时任农业部部长何康到长峪铺视察,对长峪铺的经验和旱科所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题词:“坚持基层科研推广,富裕山区人民”。

在黄炳秀的带领下,上世纪七十年代,长峪铺已经成为全省农业的一面红旗,黄炳秀也当选为劳动模范,并且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名人。1970年,黄炳秀当选为湖南省慈利县革委会常委,此后又相继担任常德地委副书记、常德地区革委会副主任等职务;1973年,黄炳秀当选为中共“十大”代表,前往北京参加会议。“十大”期间,黄炳秀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她又担任了湖南省委常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

看今朝 农旅文”产业融合发展

进入新时代,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战役里,长峪铺人始终坚持“精准扶贫不落一人”。2019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06户353人,全部脱贫摘帽。2021年,湖南农业学大寨典型旧址长峪铺农业遗存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的长峪铺,基本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99%的农户饮上了自来水,村主干道全部安装了路灯,建设了文化广场和村中心地带污水治理系统等。依托独有的人文资源禀赋,聚力发展乡村旅游,全力打造“南方大寨”乡村旅游品牌,建设长峪铺村史馆、溇江观光栈道等旅游景点,打造特色休闲农庄,开发梯田油菜花观赏园、花家凸冬桃采摘、玉米采摘基地等田园综合体项目,不断发展格桑、紫薇、油菜、红薯等林下经济,实现了长峪铺村从小山村到彩色村、植物园和采摘园的华丽蜕变,让“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农旅文”产业融合发展愿景逐步照进现实。

来源:红网

作者:陈纲 廖轩仪 庹星 魏尚敏 黎振林

编辑:张俊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748/95/1252442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