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观察丨28国记者眼中的湖南

来源:红网 作者:王杨 编辑:高芹 2023-04-06 17:27:40
时刻新闻
—分享—

“Welcome!”“谢谢!”用英文欢迎外国友人,用中文表示感谢。近日,湖南街头增加了国际面孔,湖南的“国际范”越来越足。

3月29日—4月3日,来自非洲和加勒比地区28个国家的32名媒体工作者首次走进湖南,参访岳阳、长沙、郴州,感受湖南的大美风光和高质量发展成就。

外媒记者在长沙采访非洲跨境电商kilimall总部。

这32名外媒工作者,均来自所在国家的主流媒体。他们眼中的湖南是什么样子?红网时刻新闻记者全程陪同参访,来为您一一解读。

为何首站是湖南?

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十周年,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为了感受真实的中国,外媒参访团将走访中国多个省份,湖南是首站。

此次活动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和湖南省委外事办主办。为什么首站选择湖南?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岳阳并提出“守护好一江碧水”殷殷嘱托五周年;长沙是中非经贸博览会长期举办地;郴州将举行第二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因此,走访湖南意义非凡。

外媒工作者在岳阳君山区华龙码头采访。

湖南省委外事办副主任邱爱华向外媒新闻工作者表示问候,他说:“欢迎大家亲身感受湖南的独特魅力,见证湖南的发展变化,把在湖南的所见所闻用国际化方式向世界传递。”

对于这些外媒工作者来说,首次走访中国的省份令他们充满期待。“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对我们团队的许多人来说也是如此,我们很高兴第一站到湖南。”尼日利亚频道电视台记者、主播和制片人阿玛拉琪·乌巴尼说。

外国记者去了湖南哪些地方?

岳阳是此行的首站,外媒工作者参观了岳阳楼和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实地采访拍摄君山区华龙码头、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君山区钱粮湖镇六门闸生态渔村等地,切身感受湖南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硕成果。

外媒工作者走进岳阳。

“洞庭湖有多少种鱼?”马拉维时代媒体集团记者马修斯·卡桑达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时不时向讲解员提问。他说:“洞庭湖和我们国家的马拉维湖很像,有许多珍稀鱼类,保护生态环境是各国的共同责任。”

在长沙,外媒工作者走进马栏山视频文创园,感受世界“媒体艺术之都”的创新魅力;走访长沙非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远大集团、中联重科等知名企业,感受产业发展活力,并赴橘子洲、火宫殿、湖湘文创研究院、铜官窑博物馆等地参访,领略湖湘历史文化底蕴;晚上乘坐湘江游轮,共赏一江两岸的璀璨夜景。

外媒工作者走进长沙。

马栏山视频文创园中展示的“科创+文创”成果,令乌干达《新愿景报》记者弗朗西斯·伊莫宗·伊穆库勒印象深刻,当了解到这里有很多年轻人时,他深有感触:“在媒体行业,头脑灵活、富有创造力的年轻人应该得到足够的机会展示才能。当然,也需要前辈指导。”

外媒记者在长沙参观中联重科。

一杯瑶族迎宾酒,开启了外媒工作者在郴州的采访旅程。大家搭乘缆车登上莽山五指峰,感受秀美的自然风光和生物多样性,体验现代科技和原始森林的交融之美;在瑶族同胞的盛情邀请下,大家跳起了瑶族赛鼓舞和竹竿舞,了解瑶族人文历史;在高椅岭景区,大家领略了俊秀的丹霞世界。

外媒工作者走进郴州。

“这是我第一次坐缆车,虽然我们国家有相似的景色,但是我们没有缆车可以坐。我们值得学习的是充分重视和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社会收益,人民才能获益。”厄立特里亚《形象报》主编阿曼纽说。

在外宾尽情领略湖南之美的同时,湖南人民也对远道而来的客人表示热烈欢迎。在橘子洲,许多游客主动向外媒工作者招手问候;在坡子街,市民赵女士邀请外媒工作者和自己的孩子合影留念。一家酒店的负责人告诉红网时刻新闻记者,时隔三年,再次看到这么多外宾感到十分高兴,这是经济向上向好的积极信号。

外媒工作者为何如此喜欢湖南?

“不可思议”“不想离开”“感觉像家一样”……这些是外媒工作者口中的高频词。为何大家如此喜欢湖南?通过和他们交流,红网时刻新闻记者总结了三点原因。

首先,湖南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国际语言环境不断优化。例如,外媒参访团所到之处,标识标牌及解说词都以中英文双语呈现;参访的湖南企业享誉全球;看到的先进技术和成果实用性强。

远大科技的活楼建房技术给苏里南国家电视台网站和社交媒体部主任塔尼莎·苏拉娅·柯顿留下深刻印象:“我们国家需要这种楼房,它使财富的传承成为可能。”

其次,湖南的历史文化底蕴独具特色,风土人情更有“烟火气”。不少外媒新闻工作者表示,比起宽阔的道路,长沙的坡子街更令他们着迷。

外媒记者在郴州体验瑶族迎宾酒。

除此之外,湖南有多元的美食文化,特别是品种繁多的鱼类,无论你来自哪里,都能在这里找到熟悉和喜爱的食物。

第三,时值春季,湖南的气候、风光与非洲和加勒比地区较为相似,温暖湿润,舒适宜人,加之空气清新、环境干净整洁,令外媒参访团倍感亲切。

外媒记者在郴州体验瑶族竹竿舞。

中国国际新闻交流中心助理崔潇毅说:“我认为这次活动是外媒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他们纷纷表示会通过自己的报道向本国和世界人民介绍湖南,让更多人了解这片秀美大地上的美好生活。”

外媒参访团如何讲好湖南故事?

“在湖南经历的一切都让我难忘,我会把在这里的所见所闻如实记录,告诉更多的人。”离开湖南之前,不少外媒工作者这样表示。

冈比亚《旗帜报》副主编塔利贝·海德拉发表的《长沙:作为湖南省会的原因》一文中提到:关于长沙,我可以写一本书,这座城市给我的印象很深刻。这里有尖端技术、文化遗产和美味佳肴。这座城市仿佛“不睡觉”,永远充满活力,一江两岸的灯光秀令人着迷。不敢相信这些高楼是在十年间发展起来的,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地方。

冈比亚《旗帜报》副主编塔利贝·海德拉发表的《长沙:作为湖南省会的原因》一文截图。

牙买加记者蒂芙尼·帕特里斯·霍尔曼在我们今日新闻网中发表《你准备好去发现湖南岳阳的绿色宝藏了吗?》一文。文中写道,透过岳阳的自然美景和历史文物可以看出,中国重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承诺。

圭亚那新闻通讯官沙宽·汉密尔顿·吉尔在郴州莽山和瑶族同胞载歌载舞后由衷感慨:“世界各国,特别是加勒比地区,都应该了解中国是如何保护和传承文化的。我希望写这方面的文章,让我们国家的人民理解保护文化的重要性,并与世界其他地方分享中国文化。”

刚果(金)未来集团广播电视部副主编雨果·马塔迪在临别前,依依不舍地告诉红网时刻新闻记者,他感受到了湖南人民的热情好客,感受到了礼貌与尊重,也看到了良好的公共秩序。

如今,湖南已经成为全国对非经贸合作最为活跃的省份之一。这32名外媒工作者中,有22名来自非洲。今年6月29日至7月2日,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将在长沙举行,他们的到来,将很好地促进中非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

疫情防控进入“乙类乙管”新阶段、我国恢复审发外国人各类赴华签证后,来湖南的外国朋友日益增多。开放的湖南将更好地走向世界,精彩的湖南故事将更好地向全球传播。

来源:红网

作者:王杨

编辑:高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748/98/1253693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