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观察丨作家们当学生,在湖南上了一堂什么课?

来源:红网·观潮的螃蟹 作者:何青 编辑:秦舷 2023-05-26 11:32:00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益阳市清溪村既是文学现场,也是“人民中间”。作家们齐聚清溪,以此为原点感受湖南新山乡巨变,做人民的学生,淬炼文学初心后再出发,同时也完成了一次对乡村振兴的文学赋能。

中国作家协会作家活动周、中国作家益阳文学周在益阳清溪村开幕。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何青 益阳报道

对4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来说,这是一次“向人民学习”的好机会。

5月19日至26日,中国作家协会作家活动周、中国作家益阳文学周两项活动在湖南长沙、益阳举行。活动的主题,就是“做人民的学生”。

活动跨越两地,作家们看了什么、学了什么、领悟了什么?这两场活动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学习

湖南之行,作家们接受了一堂生动的启迪课。

在益阳市清溪村,作家们见证了中国当代作家签名版本图书珍藏馆落成揭牌仪式;听取了“人民艺术家”王蒙讲述“清溪一课”;参观了作家书屋,学习了周立波扎根人民、深入生活的创作精神,感受了新山乡巨变。

王蒙在清溪剧院开讲“清溪一课”。

“让我感到意外。”这是宁夏作家阿舍第一次来益阳。一至清溪村,她便觉得文学芳香和朝气扑面而来。

更加让她觉得意外的,是益阳这座城,竟对文学如此地看重和关注。在阿舍看来,正是因为这样的重视,才有了清溪村的新山乡巨变。

清溪村的村民们曾给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写过一封情真意切的信,张宏森对这封信格外珍视,把它交给档案室,嘱咐慎重保存。

这次来到清溪村,张宏森对乡亲们说:“请大家原谅我没能第一时间回信,我选择了直接回到清溪村,选择了直接回家。”

这趟“回家”,听了村民讲述清溪变迁故事和未来设想后,张宏森的体会是“清溪村的村民们给我们上了难忘的一课”。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与清溪村村民座谈。(图片来源:中国作家网)

告别清溪,来到安化,作家们走进茶乡花海,体验了乡村振兴中的“人民创造”。

行至长沙,从橘子洲头到岳麓书院,从湖南第一师范到马栏山下,作家们开启了一场“做人民的学生”的“寻根之旅”。

“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这是毛泽东同志当年给湖南第一师范的题词。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徐贵祥深有体会,要想当先生,先要当学生,只有当好学生,了解我们的先生,读懂我们的先生,我们才有可能和先生取得交流对话的资格。

“做人民的学生,作为一个作家来说这是必修课。如果离开人民,我们的创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我们的文学也会失去读者。”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主席团委员王跃文如是说。

感受

底蕴深厚、人文气息浓郁的湖南,是文学创作者、爱好者心中的“诗和远方”。

此次湖南之行,昭通日报社总编辑吕翼早就充满期待。

在中学课本中,他曾拜读周立波的作品,后来又在延安见到了周立波住过的窑洞。吕翼表示,此次能够在周立波先生生活、创作过的地方,行走、学习、感受,觉得是一次非常难得的精神体验。

说起湖南益阳的文化底蕴,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散文学会会长叶梅娓娓道来:“益阳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地方,也是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多动人故事的地方。”

益阳市获得“文学之乡”授牌。

5月22日,益阳市获中华文学基金会“文学之乡”授牌。“文学之乡”已然成为益阳响亮的文化名片。

在叶梅看来,益阳“文学之乡”的兴起,给全国各地的乡村振兴树了一个非常好的样本。清溪村的巨大变迁告诉我们,乡村不仅有青山绿水,还有浓浓的书香,这是值得向更多地方去推广的。

9358af59-73cb-4831-b741-4efb01fe72fc.jpg

作家们参观岳麓书院。

作家们触摸着这方历史和文化滋养出的湖湘热土,找到了一种归属和共鸣。

“有机会我一定会再来湖南。”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柳建伟在文学创作中,时常用“湖南元素”点缀其间。在他看来,湖湘人民的“霸蛮之气”,可以激发一个作家火辣辣的创作热情,“激荡出自己心中的一些豪情壮志”。

影响

此次活动,作家们在湖南上了精彩的一课,可谓满载而归。

“来过湖南很多次,都没有这次根扎得深、没有这次走得远,也没有这次走得宽。”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作协副主席铁流表示,此次湖南之行收获颇丰。回去之后,肯定会写一些关于湖南的文字和故事,也会讲一讲湖南益阳老百姓的朴实之美。

“作为一名作家,平时多是在家里创作。”安徽省作协副主席伍美珍表示,对她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经历,“通过这次活动,我想我今后要进一步走向生活,向生活学习,向人民学习,从生活中汲取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

aa8117b3-3646-4d05-bd78-d22bb39f4e82.jpg

作家们走进橘子洲头乐之书店。

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石一枫表示,此次湖南之行,能够帮助自己理清创作思路,理清如何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

于作家们而言,这是一次学习和精神淬炼;于湖南而言,这又是一次赋能。

去年夏天,中国作协率百余位作家来湘,开启“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等系列活动,湖南也涌现了《家山》《戴花》《国术》《如何是好》等一批长篇力作。

这个夏天,中国作协再次率作家们来湘,将给湖南的乡村振兴和文学创作提供强劲动能。

张宏森评价:“清溪村是一个文化奇迹,也是乡村振兴的奇迹。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恐怕还找不到像清溪村这样拥有这么多文学元素和内涵的村庄。”

清溪村作为“文学地标”,将更加熠熠生辉;“书香清溪”的品牌,将越叫越响;“文学益阳”的名片,将越擦越亮。文学将为助力乡村振兴、鼓舞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贡献更多力量。

这股力量中,必定有湖南文学的分量。

湖南省作协主席汤素兰表示,湖南的作家都很努力,浸润于湖湘文化,湖南作家在文坛上呈现出独特的风景。

湖南的文学,从这个夏天再蓄力出发。

徐贵祥对湖南、对益阳的文学发展充满期待:“每一天,我们在湖南益阳播下的文学种子都在落地生根、发芽,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看到他们成长为参天大树。”

a630d6af1f4d486789583e3e57a3da01.gif

来源:红网·观潮的螃蟹

作者:何青

编辑:秦舷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749/60/1269358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