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城烟火壮山河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洪孟春 胡建红 苏毅 田芳 胡兆红 编辑:杨雁霞 2023-10-13 09:54:49
时刻新闻
—分享—

  在浏阳天空剧院,“焰遇浏阳河”融合人、声、光、电、影、景、剧、焰的全景情境表演,为观众献上“此景只应浏阳有”的视觉盛宴。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通讯员 彭红霞 摄影报道

在浏阳天空剧院,“焰遇浏阳河”融合人、声、光、电、影、景、剧、焰的全景情境表演,为观众献上“此景只应浏阳有”的视觉盛宴。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通讯员 彭红霞 摄影报道

浏者,水流清澈。何为浏阳?

绝不止是一个地理名词。

有人说,浏阳是一首歌、一条河、一朵花、一座城。

还不止此。

有人说,浏阳是一个世界性文化符号!

北京冬奥会、卡塔尔世界杯等国际重大赛事活动可以为证,那精彩绽放的如梦似幻的烟火,背后都有一个名字叫浏阳。

有人说,浏阳是一个时代的艺术经典!

数十年接续的传唱与再创作为证,一首名叫《浏阳河》的歌,让一条河名播四海,也赋予了一个地方无穷的美好想象。

有人说,浏阳是无数人心中的诗与远方!

在北京发布的“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名单为证:浏阳位列全国第4,与2021年全国第7、2022年全国第6相比,三年实现“三连跳”。

浏阳让人惊叹:浏阳为什么盛产烟花?浏阳烟花为何成为文化创意的标高?

浏阳让人惊艳:浏阳河为何孕育出这么多故事,这条河为何如此波澜壮阔?

浏阳让人惊诧:这里究竟整合了怎样的资源,走出了一条县域文旅发展新路径?

这座在碧波里荡漾、在歌声中长大、在烟花下闪耀的城市,绵延千年的浏阳历史,闻名遐迩的浏阳河,美轮美奂的浏阳烟花……似乎生来就IP加身、自带光环。

浏阳人却会告诉你,哪里有从天而降的IP?哪里有不证自明的光环?

县域,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是联结城乡关系的纽带,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支撑,更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是因为通过发挥文旅产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赋能县域经济发展,以“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激活县域发展活力,形成在地资源的优化和整合效应,走出一条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和合共生的文旅发展新路,让浏阳,更加浏亮!

烟花秀、非遗展、研学热、民宿火……浏阳已经成为长株潭和湘赣边热门旅游目的地,“打造全国文旅融合标杆”的脚步更加坚定坚实。

一 花的梦想

2017年11月1日凌晨,好消息从巴黎传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长沙正式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成为中国首个获评世界“媒体艺术之都”的城市。

创意城市网络是全球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级别最高、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文化旗舰项目。媒体艺术之都是一张重量级的国际城市名片。

长沙的“申都”过程并不顺利,第一次申报曾经折戟。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媒体艺术?何为最能代表长沙的媒体艺术?

“媒体艺术就是文化+科技+创意!”全程参与了“申都”过程的著名专家、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原院长何人可介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有一个最具创新力的机构,它是一个综合性的顶级设计中心,但是它不叫设计中心,而是叫媒体实验室。

后来,长沙把申都材料的重点投向浏阳数字烟花时,迅速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认同。

这无可争议:浏阳烟花那延续千年的璀璨花火,传承着绵长的历史记忆,附载着深厚的文化基因,同时凝结着新时代的科技创新创造,点亮了夜空,点燃了无数梦想。

说浏阳,不能不说烟花。

作为“世界烟花之都”,“始于唐,盛于宋”的浏阳烟花,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驰名商标,文化品牌价值达1071.4亿元。

从北京奥运会的大脚印到北京冬奥会的迎客松,从俄罗斯世界杯到迪拜新年焰火……这发源于浏阳、传承千年、纵恣闪耀的古老花火,像笑脸,像音符,火树银花,声光璀璨,绘就一幅幅恢弘画卷。

这是一组令人自豪的数据:浏阳烟花在国内市场份额占80%,国外市场份额占60%以上。浏阳现有花炮企业431家,是全国烟花爆竹主产区、全国烟花爆竹转型升级集中建设区。2022年全年产业集群实现总产值301.5亿元,同比增长15.3%。其中出口销售额61.6亿元,同比增长84.9%;国内销售额174.6亿元,同比增长1.7%。

值得追问的是,浏阳烟花为什么能一枝独秀,成为世界性IP?

“我们绝不是靠老天爷赏饭吃,更不是坐享其成摘桃子!”在东信烟花董事长钟自奇看来,烟花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浏阳烟花能有目前这样的地位,是拼出来、干出来、闯出来的。

钟自奇被文化部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浏阳花炮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同时,东信烟花也是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是中国烟花爆竹协会第一、二届会长单位。

钟自奇永远忘不了,1999年,东信取得《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论坛年会的焰火燃放权,但是在焰火燃放两分钟之后点火器却突然断电。

传统的点火方式难以为继,也意味着传统的烟花产品将遭遇巨大危机。

钟自奇决定用现代科技改变焰火点火设备落后的状态。他奔走于全国各地,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打探,寻觅人才,帮助东信研发能够实现信息化控制的焰火点火器。

2004年,东信烟花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成功研发出国内首套大型焰火燃放控制系统,这是中国烟花的颠覆性创新技术,实现了大型烟花表演控制的智能化,让烟花表演与音乐、灯光等多媒体艺术有机融合。

十多年来,东信持续开展数字烟花技术设计,完成从新型原材料烟火药开发制备技术,新产品、新燃放技术,新焰火燃放编程设计等全方面的技术创新。

东信烟花的发展,是浏阳烟花快速科技化、数字化转型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以艺术的创新变革为引领,结合新媒体艺术设计内容,浏阳已推出烟花+时尚秀、烟花+科技秀、烟花+光影秀、烟花+非遗秀、烟花+音乐秀等焰火表演形式。

今年春节前夕,一款名叫“加特林”的烟花在社交媒体上爆红。这是一种采用十几支或几十支连珠吐珠类烟花组合而成的小型“组合烟花”,燃放时,形成类似加特林机枪射击的燃放效果,成为网红产品后,一支难求。

值得追问的是:浏阳作为烟花的重要生产地,能不能成为烟花的著名观赏地?

看着天空剧院上空梦幻绽放的焰火,湖南花火剧团有限公司负责人黄成忍不住内心激动。

“要把浏阳烟花的媒介属性挖掘出来,打造年轻态、社交化的文旅消费新场景。”黄成始终认为,烟花产品是文化产品,焰火燃放所表达的内容是文化内容的融合,而不是一味地比谁大、比谁响。他坚持以艺术创意焰火,赋予焰火全新的生命力,并且开创了情景艺术焰火的先河。

当浏阳投资9000万元将浏阳花炮观礼台改造升级成天空剧院,他一直设想的“焰遇浏阳河”文旅项目找到了最佳的承载地。

天空剧院集烟花、帐篷、美食、演艺等新业态于一体,“焰遇浏阳河”融合人、声、光、电、影、景、剧、焰的全景情境表演,为线上线下观众献上“此景只应浏阳有”的视觉和观感盛宴。

如今,每个周末都有一场盛大焰火,吸引游客们从全国各地打飞的、跨省自驾来奔赴这场视觉盛宴。绚烂的烟花在远处腾空绽放,瞬间布满了整个夜空,也点亮了附近的足球场。在烟花璀璨绽放的夜景下,运动员们在绿茵草地上肆意奔跑,绝美、震撼的一幕,仿佛置身世界杯决赛现场。

“相约浏阳河 周末看焰火”活动开展以来,吸引了近百万游客来浏阳,打造了独一无二的世界烟花旅游目的地。

坐在浏阳天空剧院,看着绚烂烟花在夜空中绽放,来湖南旅游的西班牙人东尼赞叹:很梦幻,像生活在童话般的一个世界。

东信烟花的崛起,“焰遇浏阳河”的火爆,揭示了一个事实:所谓资源优势,不会自动成为品牌优势,更不会自动成为发展优势。

或者反过来说,所谓的发展优势,在于对自我的清晰定位,对资源的重新发现,对市场的充分认知,对产业的全新赋能。

旅游业是“一业兴、百业旺”的综合产业,既能提供精神产品、创造精神财富,也能创造物质财富、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发挥着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的重要作用,具有巨大前景与发展潜力。

作为“千年古县”“中国生态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作为“中国蒸菜之乡”“中国诗词之乡”“中国烟花之乡”“中国花卉苗木之乡”,1800多年的文化底蕴成就了浏阳发展文旅的底气。

但三年疫情,让文旅行业深刻嬗变。不论是底层逻辑、内在规律,还是外部环境,都发生了颠覆性变化。

比如供给端方面,粗放、传统的政府招商模式和企业投资运营模式难以获得良好的经济回报;市场端方面,大消费更加依赖流量入口。

特别是旅游消费出现了非团队化、去中心化、减距离化、弱景区化的趋势,旅游休闲正在淡化资源概念、强化产品概念、追求场景概念,正加速催生出新模式、新机制、新体系,造就一批新兴目的地、新业态和新玩法。

文旅行业如何适应这样的新形势?县域如何提升自己的文旅创新力?

2021年2月27日,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吴桂英在浏阳调研时强调,要打造文旅融合的标杆,做好红色、绿色、特色文章,放大品牌效应,深化文旅融合,提升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抢抓机遇、聚焦重点、创新实干、全力推进现代化新浏阳建设。

面对疫情,浏阳市第一时间研判形势、主动谋划,科学引导,帮助企业提振信心,“苦修内功”,化被动为主动,化危机为转机,一批新兴项目纷纷“上线”,旅游供给再加码,为文旅产业复苏按下“加速键”,疫情冲击带来的文化旅游停摆期、沉潜期,变成了融合发展、提质升级的黄金期。

为持续加大文旅产业扶持力度,推动文化旅游市场繁荣壮大,浏阳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去年7月,浏阳召开首届文旅发展大会,这也是湖南首个区县级的文旅发展大会,会上正式发布《浏阳市促进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有力提振了文旅企业的发展信心。

除此之外,《浏阳市全力打造全国文旅融合标杆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浏阳河百里画廊文旅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浏阳市全民文化体育赋能乡村振兴行动计划》等文件的实施,持续在景区创建、文旅项目、文艺创作及宣传营销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全面拓开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围绕打造全国文旅融合标杆,以融合创新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主线,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形成大产业,绘就一幅‘山水花城’的《浏阳百景争妍图》。”长沙市委常委、浏阳市委书记朱东铁表示。

布局文旅新空间,打造一幅“无中生有”的梦幻之景。

世界上最好的景观,莫过于美妙的梦境。可以说,最美妙的旅行,就是如梦境般的旅行。如果你是许久不曾来浏阳,你会惊奇地发现,那个浏水青山绿无尽,一步一景花满城的浏阳,在绚烂多彩之外,多了一些如梦似幻。

不必说大围山盛放的十万亩高山杜鹃花,遇上璀璨夺目的浏阳烟花,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不必说西溪磐石大峡谷内的七彩高空玻璃漂,长达1800米,高空盘旋,是何等惊艳;也不必说皇龙峡生态旅游区推出的全新项目——8D恐龙欢乐谷,让人仿佛置身侏罗纪;不必说周洛大峡谷的高空观景玻璃平台——天空之镜,有如行走在云端,田螺小镇里的“8”字螺形嗍螺馆,实现艺术与功能的完美结合;单是长沙最高峰——七星岭上的“我在浏阳说爱你”打卡地,手可摘星辰,助力浏阳打造“世界表白之都”,便让人惊叹创意带来的无穷魅力。

众多新业态的培育,众多新项目的引进,让浏阳一个个旅游景点迅速蜕变成网红打卡地,有如璀璨的明珠,让浏阳的山水街巷熠熠生辉。

广拓文旅新生态,打造一幅“锦上添花”的烟火之景。

夜幕降临,家的味道飘香。整齐码放的旧竹椅、八仙桌、长板凳,刚进门就喝一杯浓浓的茴香茶……位于浏阳城区的田小狗的饭店,以浏阳特色菜和独具浏阳风味的场景布置,还原了浏阳的简单田园生活和儿时风味。

日间是生产,夜间是生活。夜晚,天然具有休闲、浪漫的特征。夜经济已成为城市竞争的新赛道,活色生香的城市生活体验是城市新“烟火气”的最佳诠释。

从鼓励餐饮企业(门店)推出晚餐后时段的针对性餐品和服务,进一步浓厚夜间餐饮休闲氛围;到推动购物中心、大型商场延长营业时间,在店庆日、节假日期间开展“不打烊”等晚间促销活动;

从融合文旅资源,以欧阳予倩艺术节、欢乐浏阳河群众文艺演出、浏阳河音乐节等文化活动为载体,引导浏阳皮影戏、花鼓戏等非遗文化落地,丰富夜间文化演艺活动品类,到开展浏阳市“十大文旅网红打卡地”“十佳夜间经济示范点”“十大特色菜”“百店招牌菜”“二十大旅游接待示范店”评选,通过旅游、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一体化消费,浓厚夜经济整体氛围。

丰富消费新场景,打造一幅“移花接木”的沉浸之景。

这个暑假,“村BA”火爆出圈,浏阳的“全BA”也不遑多让。

以此为契机,浏阳持续放大“全BA”篮球赛溢出效应,以篮球为媒,在“篮球+”上策动。“全BA”赛事期间,浏阳通过举办篮球烟花秀、路人王挑战赛、啤酒烧烤节、国潮文化节、露营音乐节和蒸菜美食节等一系列篮球嘉年华活动,让群众观赛在其中、吃在其中、乐在其中,做到以赛事牵引,以文体赋能,以旅游带动,打造浏阳文体旅融合发展的特色品牌。

文旅行业只有时刻洞察游客的消费需求变化,把握旅游业时代发展趋势,推动文化和旅游业实现深度融合,才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培育积极健康的生活理念与方式。

浏阳文化旅游的魅力,就在于呈现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

二 河的追求

说浏阳,就不能不说浏阳河。

“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水路到湘江……”这首家喻户晓的《浏阳河》,经过数代人的传唱,回荡在历史的每一个角落,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前进。

《浏阳河》就像一个载体,用音乐的旋律跨越了国界、语言、文化,让全世界都听懂了它,已成为一个中国文化符号。

有意思的是,《浏阳河》像一个原典,激发了音乐家们的创作灵感,他们怀着对歌曲的崇敬之情,以《浏阳河》为灵感来源和改编母本,创造出了一首首有新意,符合新时代特点的音乐作品。

“家乡有支歌,一支流蜜的歌,你唱过我也唱过,千家万户都唱过,它染绿过湘江水,映红过洞庭波,它流入湘江奔大海,歌声飞遍全中国……”这是宋祖英唱过的《又唱浏阳河》。

  ……

值得追问的是,为什么浏阳河一再被咏叹,并且总能引起广泛的共鸣,激起人们丰富的情感?

《又唱浏阳河》是词作家郭天柱最重要的作品,这首二十多年前诞生的歌曲,不仅一夜之间红遍江南塞北,而且还成了讴歌湖南改革开放的“音乐名片”。

“我只想从心底喊出来,浏阳河,你真是我的福星!”年已八旬的郭天柱,谈及这首歌,谈及浏阳河,仍然情绪激动。

浏阳河,为何有如此魔力?

浏阳是浏阳河的生长原点,也是浏阳河的流经重点,对于这条河,浏阳人有着最深的情感,有着最深的领悟。

对于浏阳而言,这条河意味深长。

是的,她是一条母亲之河,是鲜活的生态绿脉。

浏阳河上游拥有第四纪冰川,山区人烟稀少,沿河多峡谷,两岸青山绿树、流水潺潺,风光秀美。

是的,她是一条历史之河,是绵延的文化根脉。

“源头路远夹清溪,河底沙明净浊泥。江海狂澜尽东倒,却输浏水尚能西。”一首《浏水棹歌》道出了浏阳这一方地域的精神特质。

“行迎神礼——”上百名着清朝蓝衫的礼生、乐生、舞生等迅速上场。乐生们奏响编钟、土埙、编磬、琴、瑟等二十余种乐器,气势磅礴;舞生们手持干戚、羽籥,跳起祭孔乐舞,庄严肃穆。

这是浏阳文庙祭孔音乐的一幕,八音齐奏,闻者动容;百人齐舞,见之震撼。

浏阳文庙祭祀孔子的专用古乐源起于清道光年间,其融乐、舞、歌、礼于一体,是我国民间现存最完整的古代祭孔仪式音乐遗产,也由此成就了“国乐古礼在浏阳”一说。

浏阳河浸润出一方文脉。截至目前,浏阳市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总数达97个,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3个,省级非遗项目6个,长沙市级非遗项目21个,县级非遗项目67个。

是的,她是一条发展之河,是涌动的经济动脉。

为开发建设好浏阳河,历届浏阳市委市政府持续深耕打造,全域推进浏阳生态文化带建设,致力打造集烟花主题娱乐、老城文化体验、浏水夜游休闲于一体的世界级滨河文旅产业集聚带。

浏阳市委市政府先后5次制订浏阳河建设发展规划,主要领导每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调度,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措施,近三年浏阳市引进和铺排的36个重点文旅项目三分之二集中在浏阳河流域,大围山、城区段等沿河重要节点面貌焕然一新。

2023年3月2日开工的浏阳河城区段“一河两岸”文化旅游项目对标国家5A级景区标准,将打造集烟花主题游乐、老城文化体验、浏水夜游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文旅集聚区,推动浏阳“一河两岸”文旅产业发展,驱动浏阳城市品质升级,最终打造成为世界级滨河文旅产业集聚带。

浏阳河以自己的博大绵长,浇灌出肥田沃土、花木葱茏,润泽出万家灯火、物阜民丰,孕育出美丽乡愁、诗意田园。

为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2022年,湖南提出打造“五张名片”,除了打造以张家界等为代表的奇秀山水名片、以韶山等为代表的经典红色名片、以长沙等为代表的城市文化和都市休闲名片、以南岳衡山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片,还将打造一张农耕文化名片。

打造农耕文化名片,哪里最具代表性?目光投放在了浏阳。

2023年8月8日至9日,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杨浩东前往浏阳,调研农耕文化和旅游融合相关工作,杨浩东指出,希望浏阳在打造农耕文化名片上不断探索,为湖南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增添强劲动能。

此前的4月12日,在浏阳专题调研文旅赋能乡村振兴工作时,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旅厅党组书记、厅长李爱武寄语浏阳,要放眼湖南,巧妙结合浏阳核心文化IP,提高站位来推动文旅赋能乡村振兴,为湖南打造“农耕文化名片”、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贡献“浏阳智慧”、创造“浏阳模式”。

肩负起助力湖南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重任的浏阳,不断提升着文旅承载力。

让“山水绿”更生动起来!

位于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南麓的大围山峡谷漂流,山峦跌宕、曲水回环,谷深通幽处,风光无限好。2019年,经过提质改造,打造了“七彩高空玻璃漂流+峡谷漂流”双漂河道,深受消费者喜爱,连续5年获评美团大众点评网长沙必玩漂流榜漂流项目第一名。

位于社港镇的周洛飞瀑漂流,于今年6月9日开漂,河道两岸山鸟鸣翠,漂流河道集“S”型、月弧型、跌宕型、冲浪型、滑翔型等十多种漂流风格为一体,粉色皮划艇时尚靓丽,深受小姐姐喜爱,能让游客在体验惊险与刺激的同时,拥有“粉红泡泡”的夏天。

这两年,只要一到暑假,浏阳的漂流、民宿等业态即全线火爆,“清凉游”“避暑经济”规模远超预期。“去年暑期的接待量就创造了历史新高。”皇龙峡漂流负责人介绍,景区甚至因为人气太火爆,不得不启动了“熔断机制”,提前关闭预订通道。

位于古港镇宝盖寺村的梦俚民宿,是浏阳精品民宿的先行者。房屋保留了当地独有的夯土外墙,室内保持了土木结构的特色,装修也都融入了设计者的巧思。如今,依托宝盖寺村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古港镇将其打造成一个民宿谷,已经吸引近10家民宿入驻。每到假期,慕名而来的游客便沸腾了山谷。

高端的浏阳五号山谷原乡民宿,出片的白沙白和陌野·半山渡隐竹里,独享湖南最佳观星条件的小星河天文台露营基地……2022年,浏阳民宿总接待量约158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约6.3亿元,民宿经济已成为浏阳促进文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全新引擎和重要支柱。

为了把“流量”变为“留量”,更好满足游客需求,浏阳将发挥好山好水好风光优势,聚焦打造“三湘民宿第一高地”发展定位,加快建成10个民宿集聚区、20个民宿示范村、200个民宿精品店,努力在全国打响“浏阳民宿”品牌。

让“历史古”更活化起来!

推动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是一个时代课题。把古法技艺和现代技术融合好,紧跟市场需求,让非遗文化活起来、用起来,是浏阳的答案。

把视线投向道官冲。

从长沙往浏阳方向,约两小时车程,过张坊镇人民政府,沿山路拐进更高更深的山里,一块写有“道官冲——中国非遗生态村”的牌子出现在眼前。

“哗——哗——”一间古旧的夯土屋里,传出有节律的流水声,“浏阳手工竹纸制作技艺”长沙市级非遗传承人、“道官冲”村民黄隆信站在一方水池前,双手熟练地抄起方形竹制帘子浸入池水中,反复左右移动多次后提起,帘上便出现了一层湿润的纸浆附着物,倒扣竹帘,再小心揭开,一摞还在滴着水的“纸”,在日光下闪着光泽,吸引着四方游客前来观摩体验。

除了古法造纸,道官冲还聚集了油纸伞、夯土墙建造、送春牛、木活字印刷术、纸影戏制作等诸多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和优美生态环境的加持下,上洪村大力发展“非遗+民宿”等项目,从原先的一家道官冲原宿,到如今的9家民宿抱团发展,每一家民宿主打不同的民俗、非遗项目,各具特色,美美与共,曾经的“空心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非遗生态村”、网红打卡地。

让“乡愁美”更绵长起来!

怎样留住乡愁?浏阳用田园综合体说话,把文化资源融入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拉长业态链条、增强游客体验互动,展示出乡村振兴新画卷。

应该去下梅田湖村。

远看,乡野静谧,青山如黛,绿水似镜;近观,草木葱茏,鲜花吐艳……夏日,行走在梅田湖村美丽宜居村庄,一幅秀丽的田园画卷映入眼帘。这里是“国家级美丽乡村标准化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近年来,古港镇梅田湖村聘请湖南科技大学专家教授对村庄进行专业规划,按照特色化、精品化、差异化发展理念,构建“一湖两带六屋场”的水韵乡村发展格局,形成“一个屋场一个特色、一个屋场一个产业”,打造“天天有惊喜,季季有景点”的旅游模式,以“旅游兴村、科技兴农”的发展思路,做好“屋场+文化教育+体验旅游”结合文章。

夏风轻轻拂过松山屋场、南山屋场,来这里研学的孩子们正在田野间感受地道的农耕文化;新湖屋场,水果种植基地的果香四溢;渔子塘屋场,蔬菜、花卉苗木生机盎然;云盘屋场,渔猎文化体验基地让游客过了一把“渔夫”瘾……

更值得一提的是,梅田湖村以“村级+公司+移民户”的联动模式,打造了紫阳湾移民景区和移民主题屋场,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文化广场、文旅大舞台、亲子乐园等设施一应俱全。

沿着紫阳湾屋场向山区继续前行,皇龙峡溯溪探险、枫树湾户外拓展、行远溪谷野奢基地……梅田湖村的文旅版图越拓越大。2022年,梅田湖村通过农文旅深度融合,充分释放“美丽经济”活力,接待游客超4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800余万元,带动周边农户增收2100多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47万元。

近年来,浏阳把农耕文旅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以农促旅、以旅兴农,通过政策措施牵动、重点示范带动、业态融合联动、能人队伍促动等方式,不断探索农耕文旅发展新路径,开发农耕景、讲好农耕事、举办农耕节、包装农耕礼、推出农耕游,推动文旅更好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

作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首批湖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浏阳已全面打响了“浙江有桐庐、江西有婺源、湖南有浏阳”的乡村旅游品牌。

4月27日,文化和旅游部推出“大美春光在路上”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52条,并在官方网站上线专题,对线路进行图文展示。湖南有5条精品旅游线路入选,浏阳有1条入选,系长沙地区唯一。

三 山的担当

“亘古不磨,片石苍茫立天地;一峦挺秀,群山奔涌若波涛。”这是位于浏阳城西谭嗣同墓的一副对联。

翠山如浪,多么动人的字眼。是的,浏阳的山,仿佛不是印象中静止不动的山,而是充满着激情,仿佛随时都会跃起,奔向前方。

浏阳城北正南街有座“大夫第”,是谭嗣同故居。故居中堂上高悬的一块“巾帼完人”匾额吸引着游人。谭嗣同故居缘何会有这样一块匾?这块匾是李闰60寿庆前夕,康有为、梁启超特地赠送的。李闰是谭嗣同夫人。

1912年初,李闰捐出部分家产作为办学经费,和刘善涵一道着手筹办浏阳女子学校。这是浏阳第一所女子学校。之后,李闰把全部的精力集中在办学上,她宁愿布衣布履,粗茶淡饭,将节省下来的钱用到学校上。

2021年,著名编剧罗怀臻应邀到湖南采风,此行,本打算与长沙合作一部歌剧,在参观谭嗣同故居时,被李闰的生平打动,盘桓良久,他决定改换题材,创作一部以李闰为主角的湘剧。

2023年,这部名为《夫人如见》的湘剧被搬上舞台,引发强烈共鸣。

李闰,是艺术创作上的新发现。只有浏阳人知道,这片热土不知孕育了多少故事,稍加探究,都足以感天动地。

把目光投向那些山吧。那些奔涌的群山,气象万千。

浏阳多山,石柱峰,于平畴突起千余米,巍峨雄伟,高出南岳70米,为长沙第二高峰;道吾山,峻特奇耸,峰岭起伏,泉瀑遍布,烟雨、云瀑、雾霏、雪霁称为“四大奇观”;大围山,沟谷纵横,林壑尤美,为湘东第一峰……浏阳,就是一个群山环抱,山中有城,城建山中,山拱着城,城依着山的城。

浏阳的山,十步之内,必有芳草。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著名的革命老区,浏阳有革命类不可移动文物78处、可移动革命文物近2万件(套)。

浏阳人民为建立新中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这里,在册革命烈士2万余名,烈士人数仅次于平江县,长沙烈士纪念广场刻下的烈士名单中,浏阳籍烈士占据了第一本名录的绝大部分,特别是以秋收起义期间牺牲的人数为最……

秋收起义纪念馆旁的里仁学校,是文家市会师的旧址,创办于1841年,整个书院红墙乌瓦、重檐翘角、庄严肃穆,虽然历经沧桑,但给人一种古朴静谧、肃然起敬的感觉。

走进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往日的斗争痕迹清晰可见。“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工农政权”“欢迎白军士兵官长来当红军”“猛烈扩大红军队伍”等标语,记录着当时革命的风起云涌。

1927年9月20日清晨,在文家市里仁学校操场上,召开了1500多人的会师部队的动员大会。如今,这个四五百平方米的操场,仍保留了当年的原貌,只是被命名为会师坪,植了草皮。

9月21日,起义部队沿罗霄山脉南下,后来在井冈山地区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先有文家市,后有井冈山”也由此流传开来,浏阳则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革命道路的“光辉起点”。

对于浏阳而言,成为光辉起点,不仅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使命。

浏阳,正在培育更多信仰之光的精神高地!

作为秋收起义会师地,文家市镇充分发挥“秋收起义”红色文化资源的影响力,以秋收起义“一线九馆”党性教育培训联盟为纽带,与湘赣边乡镇共同推进文旅产业发展。

文家市镇地处浏阳、上栗、袁州、万载湘赣两省四县(市、区)交界处,与江西上栗县桐木镇、袁州区慈化镇、万载县黄茅镇三镇接壤,是湘赣边重要的开放门户、商贸重镇,也是秋收起义“一线九馆”重要的节点城镇。

去年3月,文家市镇与桐木镇、慈化镇、黄茅镇签订了《“秋收红土地”湘赣边区域合作先行示范区合作协议》,在党建、交通、文旅、产业等9个领域开展紧密合作,为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探索最基层的实践路径。

今年6月,省发改委、省农业农村厅、省文旅厅对2022年度全省特色小镇综合评价情况结果出炉:文家市文旅小镇在全省23个特色文旅小镇中排名第一。

为了发掘“红色力量”,助力高质量发展,浏阳出台《浏阳市“红色村”领航工程实施方案》,在实现红色文化“亮起来”的同时,让基层组织“强起来”、村民群众“富起来”、基层治理“好起来”。中和镇苍坊村、大围山镇楚东村和北盛镇马战村等,就是被中组部确定的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

星罗棋布的红色资源正在成为一个个寓教于游的红色景区景点,伟大革命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今年5月,凭借丰富的红色资源和高质量发展的红色旅游,浏阳获评“中国最佳红色文化旅游名城”。

打造全国文旅融合标杆,建成湘赣红色文旅中心,这是浏阳的担当。

2019年,湘赣边红色文化旅游共同体成立,致力于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市场互促。湘赣边24个县(市、区)成为共同体成员单位,浏阳被推选为秘书长单位。

从围绕秋收起义会师旧址与胡耀邦故居,串联文家市大捷遗址、红一方面军成立旧址等红色纪念遗址,联合打造“湘赣红”公共品牌,到举办中俄红色旅游合作交流系列活动暨首届湘赣边红色旅游节、湘赣边首届客家文化旅游节等节会活动,并发布了《湘鄂赣文旅产业区域合作浏阳宣言》,浏阳充分发挥出湘赣边区域合作“领头羊”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以来,湘鄂赣三省9县(市、区)发行初心源·湘鄂赣文旅一卡通6万余张,涵盖300多家优质文旅资源,带动文旅消费1.6亿元,为拉动湘赣边文旅消费注入了“红色动能”。

7月28日上午,2023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在浏阳召开。会上,浏阳市作为湘赣边区域24个县(市、区)中唯一典型代表发言,介绍推动湘赣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浏阳经验”,发出“共担大使命共绘新图景”的倡议。

浏阳,正在打造更多文旅融合的产业高地!

山高林密,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负氧离子含量高,清新秀丽的大围山,如同画卷。

传统村落楚东村、白沙古镇、东门古镇,商周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跳石桥、万亩桃林、麻石老街、万福桥、陈谷洞千年古树群、惜字塔、吊脚楼、楚东山大屋、围山书院、白沙剧院、锦绶堂……除了山清水秀,大围山周边还沉淀着岁月沧桑,彰显着历史文化的深邃与魅力。

文化是不可复制的独特资源,是最可宝贵的不动产。

“旅游最大的魅力在于巨大的包容性和创新性。浏阳近年来大力推进古色、红色旅游和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极大提升了文旅服务力。”浏阳市文旅广体局局长陈刚表示。

近年来,大围山镇投资7000余万元建成泥坞森林小镇、锦绶堂文化公园,完成楚东山大屋、上坪会议旧址等文物点修缮,并建立文物保护“点长制”,将全镇26处不可移动文物都定点到人,安排镇村干部常态化巡查。

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文化底蕴,大围山镇积极举办水果文化旅游节、踩溪节、摇蜜节等节会文化活动,放大文旅效应,传播文旅品牌。通过推动“红旅+绿旅”融合发展,培育民宿、农庄、旅馆等旅游服务主体100余家,年均旅游收入超1亿元。

“您点的白沙豆腐来喽。”“请慢走,欢迎下次光临。”8月16日至23日,2023大围山民俗文化节·白沙麻衣庙会在大围山镇白沙村如期举行。白沙麻衣庙会是长沙境内唯一一处由民间自行发起的、以“孝”文化为主题的民俗庙会,特别是每年农历七月初一至初八,会有数万人聚集于白沙村。

大围山镇在此之前还举办了蒸菜文化旅游节、水果文化旅游节、露营避暑节,成功实现引流、增流后,再结合当地民俗文化特色和万福桥、麻石巷、人民剧院等人文景点,创新形式、扩大规模。

热闹的不止白沙村。正在创建5A级景区的苍坊旅游区,是胡耀邦同志的诞生地和纪念地,苍坊积极探索“红色资源+”,在红旅、红研、红培、红播、红节、红展、红健、红创、红书、红演等方面创新发展路径,全力推动红色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区内山清水秀、风景如画,胡耀邦故居、胡耀邦同志纪念馆、文博园、廉政箴言书法碑林、胡氏家庙、耀邦广场等掩映于绿水青山之间,构成了独具魅力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已成为集缅怀纪念、度假旅游、生态休闲、史料研究于一体的热门红色旅游目的地。

浏阳,正在锻造更多“两山”理念的实践基地!

2021年,浏阳市获评“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是目前全国含金量最高的“国字号”生态金牌之一,自2017年起,“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单每年公布一次,旨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两山”模式,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标杆样板,示范引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

位于张坊镇东北部的田溪村,2014年被定为省级贫困村。如何让当地的山清水秀、植被茂盛、空气清新,且拥有独特的第四纪冰川石球石貌地质遗址、客家文化等自然和人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

支村两委通过摸家底、找出路、谋发展,率先全面启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通过土地入股、资源共享、资金众筹共建、宅基地“三权”分置和集体土地“点状”入市等方式,走出一条“众筹+乡村旅游”的特色发展之路。

2017年,田溪村彻底脱贫,甩掉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并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这条既有“含金量”,也有“含绿量”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给人深刻的启示:究竟是在为谁搞文化旅游?究竟是在为谁打造乡愁?

浏阳的回答是,文旅发展最终是为了人民,围绕人民生活、城市发展、社会进步、专业治理,再造人与自然与人文的新关系。

走在永安镇芦塘村的湾里屋场,只见环境优美整洁,水渠清澈,一户户花园式庭院错落有致,芦塘村由昔日“脏乱差”变身为美丽乡村。

这一变化源于芦塘村利用“两山”双向转化的发展思路。2013年起,芦塘村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建设湾里屋场。2016年,芦塘村以湾里屋场为纽带,建立了全省第一个推动屋场建设的合作社,同时建设“老种子”基因库,推动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综合发展,形成了“中华老种子博览园”“往日时光风情民宿”“遇见童年景区”三大产业板块。如今,芦塘村形成了产业振兴、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芦塘模式”,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乡村振兴示范村”。

四 城的荣光

文化旅游的飞速发展,是浏阳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浏阳捷报频传,交出了一张张闪耀的成绩单。

2023年,浏阳获评文旅融合新发展优秀城市;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公布,浏阳成功入选,成为中西部首批入选的县级市;上榜湖南省农村创业典型县名单,为长沙地区唯一上榜县(市)……

2022年,浏阳获评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被纳入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荣获“2022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环境建设标杆县(市、区)”称号,浏阳作为中部地区唯一县(市、区),与昆山、义乌等县(市、区)同台斩获这一荣誉……

2021年,中部百强县排行榜出炉,浏阳市位列第2。上榜中国夜经济繁荣百佳县市,入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上榜中国县域品牌形象百优县市,入选中国品质休闲百佳县市榜单,入选首届中国文化百强市。湖南17项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通报,浏阳上榜两项为全省唯一县(市)……

今年是浏阳撤县设市30周年,当我们把视野拉长,回望更长的历史岁月,我们更能深切感受到一座城市的荣光。

三十年来,浏阳市城区由原来老城区的5.5平方公里,拓展到现在的“一市两城”62平方公里,相当于再造了10个浏阳城区。

三十年来,浏阳市GDP增长了85倍,突破1700亿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从1007元增长到超过4万元,翻了40多倍。

三十年来,浏阳交通区位大提速,实现了内联外通。如今的浏阳,杭长、武深、浏洪三条高速贯穿全境,高速通车里程为全省县(市)第一。

三十年来,通过招大引强,培大育强,浏阳县域经济从传统花炮产业“一枝独秀”,发展成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

三十年来,人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近年来,浏阳市建成馆藏图书达50万册的新图书馆、馆藏文物近1万件(套)的新博物馆,每年接待游客近200万人次;建成32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326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8个乡镇全民健身中心、4000余处全民健身工程点。

  ……

三十年来,浏阳实现了由“贫困县”向“经济强县”的精彩蝶变,2022年,浏阳市跃升至全国县域经济与社会综合发展百强县第七名。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

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浏阳市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全力办好发展经济这个最大实事,以挺进前五强,加快建成“两个中心”为目标,奋力建设鼎立中部的现代化“双百”大城市,争创城乡一体的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打造“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幸福首善地,扮靓山水花城的绿色新样本,全面绘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浏阳图景,以“浏阳之为”贡献“省会之强”。

推动文化和旅游发展迈上新台阶,浏阳正站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高点上。

围绕打造“全国文旅融合标杆”目标,以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承办长沙市第二届旅发大会为抓手,浏阳正进一步把握历史主动、推进产业升级、现代治理,提升文旅的跨界整合力、业态创新力、城乡赋能力、活态更新力,进一步彰显浏阳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旅游价值、休闲价值、区域价值。

那一河诗意、一山英气、一城烟火、一片初心,辉映出的漫天璀璨、如梦似幻,让人沉醉!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洪孟春 胡建红 苏毅 田芳 胡兆红

编辑:杨雁霞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