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灿”北斗丨技术创新让北斗规模应用充满无限可能

来源:红网 作者:刘志雄 编辑:文婷婷 2023-10-27 10:43:44
时刻新闻
—分享—

1.jpg

北斗规模应用技术创新专题论坛现场,嘉宾围绕应用前景与发展趋势对话。

红网时刻新闻10月27日讯(记者 刘志雄)北斗高精度服务的规模应用,怎样提升服务性能?“北斗+”“+北斗”如何“大显神通”?10月26日,北斗规模应用技术创新专题论坛在株洲举行。行业“大咖”围绕热点议题展开讨论,从发展趋势、融合应用领域、技术创新等方面共话北斗。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刘经南出席。

论坛开始前,“两弹一星元勋”、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首任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向论坛发来了祝贺。

深度融合是北斗规模应用趋势。“北斗+”“+北斗”,通过物联网、大数据、5G技术、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与北斗导航进行深度融合,北斗应用所触及的领域更为广阔。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灾备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邓中亮以“北斗+5G深度融合与万物互联”为题,科学分析了5G+北斗融合与泛在发展需求。

湖南中电星河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郴平以“导通融合技术创新与应用研究”为题,在智慧城市、交通、电力等多个应用场景,为北斗创新应用提供了思路。

硬件,是北斗系统的物理基础。北斗系统基础领域的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卫星互联网已纳入国家“新基建”范畴。有了卫星互联网,就意味着天上成百上千颗卫星,能时刻与地球上的手机、轮船、飞机、汽车等交换信息。重庆星网网络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庆军分享了卫星互联网发展趋势。

北斗基准站是北斗系统重要的地面基础设施,也是卫星互联网领域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省测绘科技研究所副所长敖敏思在“湖南省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规模化应用”主旨报告中介绍了湖南省基准站网使用情况,及在各领域使用的显著成效。

北斗芯片是北斗产业链中最重要的基础器件,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北斗产业的未来走向。深圳华大北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孙中亮关于“面向穿戴终端的北三短报文芯片”的报告充分展示了北斗芯片进入大众消费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北斗技术成果规模应用贡献了案例。

如何加速融合创新与规模应用?三位前言企业家提出各自见解。

湖南中电星河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贺智轶提出要探索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机制。目前,传统的成果转化机制已不适用于规模化应用,需要探索一种技术创新与应用创新相结合的新型研发机构,通过政府、高校、企业联合打造新型研发机构,将成为推动北斗规模应用的有效途径。

湖南中森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认为鼓励卫星导航产业自主创新,引导投资和消费的税收金融政策,促进北斗在能源、通信、金融等涉及安全领域的重大应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湖南北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向为表示一个完善的应用发展体制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建立科学、高效的卫星导航基础设施建设、运行服务、产业发展管理协调机制,进一步聚焦龙头企业,聚焦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北斗的深度应用和规模应用,推进卫星导航与移动通讯、互联网、遥感等技术的一些融合性应用,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刘志雄

编辑:文婷婷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754/61/1320746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