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邓生祥 罗雅 郴州报道
青山绿水间,竹林连成片。汝城县热水镇同心村冬青树下组,连接莽岭茫茫竹海的蜿蜒山路上,一辆辆前后驱动拖拉机隆隆行驶,满载竹子前往村头竹木加工厂售卖。
长长竹竿擦地而过,发出沙沙响声,在56岁的组长雷文太耳中却格外悦耳动听。“竹山每年可产800余吨竹林,按当前每吨500元售价,一年就有40多万。过去不通路,一直拉不出,被荒废几十年至今影响增收上千万。”雷文太欣喜之中感慨起来,“如今修路盘活了资源,拓展了致富路,怎能不高兴?”
修通产业路盘活荒竹山。
大山深处群峰叠翠的同心村,距汝城县城45公里,全村种植发展1.2万亩南竹,竹林经济历来是村民增收的主要产业,年产值达500多万元。而在30多户、140多人的冬青树下组,莽岭上600多亩竹林,1983年就划分到户,户均面积不下十亩,却因无路可行开发不了,村民长期以来只能望山兴叹。
“竹山最远处离村道4公里,除修主路外,还得修数十条山间支路,总路程将近30公里,情况复杂难度大。”据雷文太介绍,多年来,除了山高林密、地势不平的先天条件影响外,还受制于原规划路线经过别组涉及征地赔偿费用大、协调复杂,以及本组村民担忧修路占用自家林地、各打算盘思想难统一等多种因素,每次召开村民会议组织修路,都莫衷一是无疾而终。
“竹子一茬茬绿了又黄,看着青山变不了金山,又着急又无奈。”雷文太从2014年开始担任组长,为修建山路费尽心力却屡屡受挫,甚至有些灰心丧气了,“人心不齐,干事不力。”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2021年5月,郴州市汝城地热农用研究所被列为同心村乡村振兴帮扶后盾单位,所长、书记曹波涌率所里两名年轻干部过来开展帮扶。他们通过常态化开展日访夜谈和召开屋场会,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创建了楼阁、冬青树下等3个美丽屋场示范点,实施了通村路扩建、村部广场硬化、主路危桥改造、通组公路续建等10多个基础设施项目,推动乡村面貌里外蝶变。为拓展思路兴产业,还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外出学习考察,带动村民种植发展了1300亩优质稻、500多亩柑橘、100亩火龙果、100亩油桃和金橘等果蔬产业。
组织外出考察学习。
随队到桂东县青竹村、金洞村和永兴县板梁古村等地,考察学习了民宿产业、文旅项目和集体产业发展等先进经验后,冬青树下组雷文太、林贯湘等人深受启发,再也坐不住了。岁末年初,抓住村民返乡契机,在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帮助指导下,该组通过召开屋场会,达成了修建产业路、盘活荒竹山的初步意见。
今年7月24日,曹波涌过来开展走访调研,组织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50多人召开会议,从乡村振兴、产业富民和盘活资源等方面,因势利导对莽岭修路事宜加以撬动,趁热打铁加力促推,还给出了“有困难、找我办”的硬朗表态,赢得了广泛支持和热烈响应。
紧接着,冬青树下组召开屋场会,通过村民推举和个人自荐方式,组建起5人的修路理事会,群策群力明确具体实施事项:由理事会雷文太、林贯湘等5名成员间伐开发山上现有竹林,共同出资负责修建三米多宽的生产便道,从下一茬开始,长成的竹林重归村民所有,以此统筹兼顾解决好修路资金和竹山开发问题。为做通极少数持反对意见的村民,理事会在曹波涌等人组织带领下,挨家挨户登门做工作,晓以情理各个击破。
人心齐,泰山移。半个月后,莽岭产业路正式启动建设,通过边开路、边间伐、边产出多向发力齐头并进,实施进程又好又快。“每天一个样,变化看得见。”林贯湘说,理事会雇请了专用挖机抓紧挖路,每天组织十多人间伐竹子,最多一天运出了7车竹子。
“一个车子拉4吨,每吨均价500元,除开成本后,有800多元收益。抓住机遇修好了竹山路,也就打通长久的致富路。”林贯湘表示,当前开路开了好几里,也售卖了80多车竹子,但要完全打通盘活尚需一些时日,仍得铆足干劲一抓到底。
深入现场做好监管。
“现在政策好、人心齐,越到关键时候,越是不能松劲。”雷文太说,虽然当前乡村工作忙碌,但工作队和理事会每天都会深入现场,扎实做好施工监督和排忧解难等工作,“不单单是监工,每次见到沉寂大山重焕生机,展望竹林将成为村民的致富林,就感到很有成就感。”
“产业兴乡村兴,思路通财路通。”曹波涌表示,要以打通莽岭产业路为契机,继续组织干群开展日访夜谈活动和外出考察学习,积极回应民声、广集民意、汇聚民智,着力为民办实事、拓宽致富路,推动乡村振兴阔步前行。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邓生祥 罗雅
编辑:胡用梅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