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敢字开路 干字开战 郴州做好“保护”“保障”两篇文章

来源:红网 作者:陈建 何青 编辑:戴桢 2023-11-09 23:04:53
时刻新闻
—分享—

临时用地联审会。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陈建 记者 何青 郴州报道

2023年初,湖南全省自然资源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高水平保护、高效率保障”和“作风优、措施优、绩效优”的“双保三优”总体目标。围绕这一目标,面对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郴州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工作如何抓?成为摆在郴州自然资源人面前的新课题。

“必须坚持敢字开路、干字开战,以优的作风、优的措施、优的绩效,打造郴州用途管制的‘双保’工程。”郴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万冬表的一席话,也是该市近一年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工作的真实写照。

耕地保护是第一位的

“这个方案占用大量耕地,必须重新选址!”在某项目选址踏勘现场,郴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用途管制科科长何丽直陈问题。

这是该科室经常要面对的场景,很多项目业主不了解耕地保护形势和政策,初步选址意向往往选在地势平坦的连片耕地上。

“这个时候,我们既要坚决说‘不’,又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征得项目业主理解后帮助他们另行选址。”何丽说。

“耕地保护是第一位的”,这已经成为郴州用地保障战线上工作人员刻进脑海的共识。

该市建立用地报批提前介入机制,从招商环节开始,及时掌握项目用地需求,逐个项目制定保障方案,牵头组织农业、生态环境、水利等相关部门参加选址踏勘,发放惠企政策汇编,帮助业主了解耕地保护形势、产业政策、用地政策等,并提出合理意见建议,引导项目跟着规划走,严格避让耕地尤其是永久基本农田。对用地需求较大的项目,按照集约节约用地的原则,引导业主合理确定用地规模,分期分批组织报批。

今年以来,郴州全市报省项目用地149宗、6345亩,获批项目用地109宗、3615亩。

在郴州严峻的用地形势下,仅占用耕地462亩,占比仅13%,同比大幅度下降,均按要求落实了耕地占补平衡,既满足了茶常(含安仁支线)高速公路、湖南(沙洲)红色文旅特色产业园、气化湖南工程(桂阳-临武)等省市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又牢牢守住了耕地红线。

旅发项目倒排工期、进度上墙。

这是一场不能输的攻坚战

作为湖南省第二届旅发大会的主办城市,郴州上下早早进入“旅发时间”,30个观摩项目、近100个子项目如雨后春笋纷纷上马,而项目能否落地、能否如期推进,关键在土地。

“我们组织起最强的团队,倒排工期、加班加点、压茬推进用地报批工作,旅发项目用地保障是一场不能输的攻坚战。”郴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海平介绍,面对压头任务,该局成立了主要领导挂帅的工作专班。

首先组织人员对近100个子项目开展全面摸排,哪些有用地需求,哪些可以使用存量建设用地,哪些需要新增建设用地,哪些通过集体建设用地可以解决用地需求?均一一建立台账,建立用地保障重点项目库,制定《重点项目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专班服务工作导则》和土地要素保障责任清单,实行进度上墙、倒排工期,专人每2天一调度,每周由分管领导组织一次专题推进会议,督办进度、收集问题,聚众智迅速解决。

“旅发项目的用地报批能如期完成,离不开省厅的大力支持。”朱海平说,省自然资源厅为此专门开辟“绿色通道”,成立第二届旅发大会用地报批专班,按“随到随批、一事一议”方式支持郴州旅发项目用地报批。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全胜和有关厅领导及处室负责人先后来郴开展旅发项目专题调研服务,点对点为郴州旅发项目用地保障把脉问诊、解决难题。

“加班的点点灯光、调度的急促电话铃声,顶着烈日走现场,冒着风雨下基层,随到随审、快审快报,这是我们的工作日常。”何丽说,正是因为上下齐心的努力,S211二期用地、北湖机场郴阳路、小埠古村提质、桂阳文化园、回龙山景区开发等19个需办理报批的旅发子项目全部提前完成用地报批,为郴州第二届旅发大会的精彩呈现贡献了坚实的自然资源力量。

建设项目全程跟踪服务系统。

既要保障好,更要规范严

做好“高水平保护、高效率保障”的“双保”文章,对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工作来说,就是按照规划和政策规定严格规范地做好用地保障工作,合理的用地需求要高效保障好,审批审查关更要把得严,不符合国土空间规划、产业政策、法律法规规定的,坚决不能打擦边球。

一方面,郴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用地报批审批审查上,紧盯“提效”目标,自主开发建设项目全程跟踪服务系统,将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纳入系统调度范围,促进建设项目精准、合规、高效落地建设,形成项目管理“一张网”、项目用地“一张图”、项目服务“一站式”。

同时,定期组织“重点项目建设调研服务周”活动,组建服务小组现场调研服务省市重点项目,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急难愁盼”难题。还积极开展项目服务专员和企业服务专员工作,到企业走访帮扶、解难纾困。

另一方面,该局先后建立起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集体建设用地、临时用地的联合审查会议制度,邀请专家和农业、生态环境、水利等市直部门、项目所在地相关部门及局内部相关科室联合审查、集体研究、民主决策,严把审批审查关口。对所有上报项目,做到现场踏勘全覆盖,不踏勘不上会,杜绝“关起门搞图上审批”。

同时,组织迅速清理过去县级审批临时用地到期未复垦等存量问题,全面摸清底数,对到期未复垦的点对点督办、要求限期复垦,对即将到期的提前调度提醒,省厅下达的国、省重点建设项目临时用地复垦问题4个、12公顷全部提前整改到位,到期或即将到期临时用地已复垦11个、88公顷(其中耕地32.65公顷),正在复垦7个。

“聚焦‘双保’,做到‘三优’,始终做到以寸土寸心的情怀、从严从紧的举措抓好用途管制工作,护航高质量发展。”面对未来的用途管制工作,张万冬思路清晰、信心满满。

来源:红网

作者:陈建 何青

编辑:戴桢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755/91/1324666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