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敢”在湘潭·榜样的力量丨公略村驻村干部武文渡的振兴攻略

来源:红网湘潭站综合 作者:谢雨芬 冯俊 楚威 编辑:黄滔-湘潭站 2023-12-19 08:43:57
时刻新闻
—分享—

(视频来源 湘潭电视台 作者 冯俊 楚威)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湘乡市中沙镇公略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武文渡,说话时嘴角上扬,长相自带喜感,做事不按常理“出牌”。这个在村民眼中不像“干部”的干部,扎根偏远山村多年,拍摄短视频帮村民带货、“客串”故居讲解员宣传红色文化,在带领村民致富的路上,他使出了各种“招数”。他的到来,给这个昔日的深度贫困村带来了新的生机。

红色故事讲解别具一格

“1533年,黄公略的祖祖祖祖父,也不晓得几个祖哦,从江西乐安来到了这座朝阳山下……”近日,黄公略故居旁,武文渡正在用他独创的一套“武氏”讲解词,向湘铝医院党支部的党员介绍黄公略将军事迹。

与“官方”讲解词不同,他的解说穿插了黄公略“勇斗税警”、巧解《牧童诱牛图》、“俘虏兵都惊呆了”等故事细节,让游客对黄公略骁勇善战、用兵如神的事迹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末了,他还谦虚补充一句,“纯属个人看法,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公略村是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也是湘乡市党员干部教育主题线路之一。今年5月,湘乡市委统战部干部武文渡被组织选派到公略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武文渡来到村上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黄公略故居讲解词一字不漏地背了下来。遇到游客量大,或者有朋友过来参观时,他就自告奋勇替讲解员分忧。

讲解了几场后,武文渡觉得仅靠原来的讲解词无法生动诠释黄公略的传奇人生。于是他从书本中查、到当地老党员家中请教,渐渐形成了一套别具一格的“武氏”讲解词。由于丰富了故事细节,他全程讲解下来需要40多分钟,但听过他讲解的团队都十分认可,经介绍过来的团队甚至点名请武文渡讲。

为更好助力红色文旅,武文渡制作了《向黄公略将军学习 争做新时代先锋》精品党课,义务为游客宣讲,主动开展红色精品党课进村居、进机关、入校园活动20余场,让黄公略等革命先烈的红色故事传播得更广。他还积极对接湘潭大学学生来村开展“三下乡”活动,为公略村量身定制品牌IP、拍摄文旅宣传微电影,制作了4堂微党课视频,被多家媒体平台推广后,进一步扩大了“公略故里,竹海山乡”的影响力。

短视频带货有模有样

公略村地处湘乡城区西北的高山之巅,平均海拔600多米。适宜的气候让野生猕猴桃肆意生长,据村民估算,每年猕猴桃产量达十几吨。但由于山高路远,地处偏僻,除少部分被村民采摘外,大部分果子要么被鸟啄食,要么烂在藤上。

如何把生态优势转化为民生福利?自驻村以来,武文渡一直在思考。今年国庆期间,武文渡与村干部策划了公略村首届野生猕猴桃节,场地选在黄公略故居前的文化广场,没有邀请一位领导,武文渡既当主持人,又客串嘉宾代表,活动被拍摄成短视频在抖音号、朋友圈广泛转发,他幽默的主持风格和现场轻松活跃的气氛,让视频点击率蹭蹭上涨,咨询购买的人越来越多。仅几天时间,猕猴桃就销售了几万斤。“除了那张3元的打印纸自制横幅,我们一分钱也没多花。”武文渡笑称,这是一次“低成本、大制作”的宣传尝试,明年计划举办第二届。

早在山枣镇新元村驻村期间,武文渡就创建抖音号“乡情记”帮村民带货。进驻公略村后,通过一段时间的走访,他熟悉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了解了村民的生活状况与需求,便开始拍摄公略村的野生猕猴桃、蜂蜜、生态红米等土特产短视频,同时记录村民劳作的身影以及驻村工作所思所想。原生态画风、诙谐风趣的旁白,让视频收获了不少点赞,粉丝也从2021年的400人涨到现在的1.7万人。

随着短视频传播越来越广,武文渡成了当地有名的“带货书记”。两年多来,他共制作短视频290余条,打造了“公略生态红米”“公略野生猕猴桃”等农特产品牌,帮助80多户村民成功售卖农产品,销售收入近100万元。

基层治理可圈可点

“我们武书记跟村民那是一条心,他来我们村驻点,是我们大家的骄傲。”60岁的村民龚保娥说,别看武文渡很年轻,视频里的他看起来还有点“嘻嘻哈哈”的样子,但他做起事来十分认真,很有想法。

公略村民风淳朴,留守老人居多。武文渡来村后,在全村推广实施“四新三实”工作法,采取“片长联系组长,组长联系村民代表,村民代表联系群众”的方式,推选出村民代表37人,就近联系5至15户村民,打造零距离服务群众的乡村治理模式。

公略四组女组长龚保娥就是首批村民代表之一。她原来在外务工,今年回来后,因待人热情,办事公道,被推举为村民代表。自当选以来,除了定期走访、宣讲政策外,她还要参加村里组织的村民代表培训,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掌握黄公略的事迹,协助调解邻里纠纷等。“武书记要求我们人人都要会讲黄公略故事,人人都以身为公略村村民为荣。”龚保娥说。

村民代表熊吉庆,带头制作竹篱笆,自掏腰包美化自家组道,视频发布到网络上,众多村民效仿,纷纷自发在房前屋后种植花卉苗木,呈现出一幅“开门见景”的田园风光图。

讲起来、动起来,今年以来,在村民代表的带领下,公略村共开展民情恳谈屋场会12次,民主协商议事14次,组织清除路边杂草、水塘清淤等义务劳动20余次,调解邻里矛盾纠纷5起。公略村成为中沙镇村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精品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获评“湘潭市十好村”。

从鲜有人知的大山村落到小有名气的全国红色美丽村庄示范村,如今,贫穷再也不是外界对公略村的印象,它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今年已累计接待各地游客和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教育培训活动100余批次,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20万元。

“我们将进一步筑牢红色堡垒,盘活红色资源,走好‘红色+绿色’产业融合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武文渡对公略村的未来信心满满。(文字来源 湘潭日报社 作者 谢雨芬)

来源:红网湘潭站综合

作者:谢雨芬 冯俊 楚威

编辑:黄滔-湘潭站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756/53/1336677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