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春走基层·小镇青年丨杨海燕:想雕刻出很多作品,像展览馆那样,满满都是成就

来源:红网时刻常德 作者:胡 丹 朱志姣 唐鹏程 编辑:胡丹 2024-02-21 09:41:17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胡丹 朱志姣 通讯员 唐鹏程 石门报道

我的最终愿望是刻出很多的雕刻作品,就像一个展览馆那样,满满都是成就......

二月的石门县南北镇山上,春寒料峭,初雪融晴。清晨,走进简易工作室,看到杨海燕朝气蓬勃,她正手拿电锯,刻刀,对树根敲敲、打打、磨磨。在庞大的树根上来回切割、取料。

37岁的杨海燕对刀下雕刻出的事物总是带着独有的厚重感,人物、花鸟、风景……不管是从选木料,还是勾勒初稿,抑或是电钻于木头之上的飞舞,都深深吸引着她。

第一印象是这个年轻女孩对根艺很执着。天然枯朽的树根,经过看似简单的雕刻打磨,变成了一件件赋有生命的艺术品,有人物、花鸟、风景……包罗万象。不管是从选木料,还是勾勒初稿,抑或是电钻于木头之上的飞舞,都栩栩如生。用她的话讲“朽木亦可雕,化腐造神奇”。每个树根都有灵性,可遇不可求,弄好了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杨海燕是石门南北镇人,2006年,进入北京一家家具厂工作,年纪尚小的她被分到为根雕做修光。虽然从事的只是简单且重复的工作,但根雕还是吸引了杨海燕的注意。平时不起眼的树根竟然可以变得这么好看、有趣。她热爱自然的天性让她觉得这就是她内心一直想要表达与倾述的有形的依托了,或者说就是她找到了人生的追求了。

“我想自己做根雕。”有了这个想法,杨海燕除了工作时间,每天守在根雕老师傅身旁,学习根雕技艺。没有手把手地教,她就自己观察琢磨。日以继夜地坚持,杨海燕终于开始上手,她找来修剪果树的剪刀、木工用的锯子、斧头,尝试着将废料锯割、修理、凿雕独立完成作品。经过各种努力,慢慢的她雕出了一批有新意的根艺作品。

正当杨海燕沉浸在根雕的快乐中,家具厂用机器雕刻取代了人工雕刻。“机器雕刻虽然快,但没有手工雕刻的精细,就像衣柜上的门,刻的都是花板,一个平面的,呈现出来的产品千篇一律,没有灵魂,”

2009年,坚持手工制作的杨海燕辞工回乡,一头扎进了家乡的深山。

深山里简易的工作室于她来说就是一方宝地,“在这里能静下心来创作,热爱足以驱散一切孤寂。”一山一室,一木一屋,她这一扎就是15年,在简易的工作室内,她自己选料、去辅料、画图、打粗坯、修光、打磨、上漆,一件件手工根雕在她的手下诞生,独自打造出了上数十件根雕。

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作品,她开始学习绘画,“除了雕刻就是学画画,每天花在两件事上的时间有十几个小时,没有任何人任何事能打扰我,睡得也不多。”热爱与坚持终有回报,2019年,杨海燕在全省少数民族手工艺品展演展示绘艺作品中获得二等奖。

随着网络的发达,杨海燕开始尝试着在网络展示自己的根雕作品,也会少量接一些订单维持生计,“简单地满足生活所需,没钱了就接一个订单,节省点也能维持一段时间。”

目前我已经停止接单,正在雕刻清明上河图,工期大概4年,现在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了。”因为在杨海燕的心底藏着一个梦,“我的最终愿望是刻出很多的雕刻作品,就像一个展览馆那样,满满都是成就,等《清明上河图》雕刻完后,还有一副十米长的画卷想把它画出来,素材还在筹划中”,杨海燕告诉记者。


来源:红网时刻常德

作者:胡 丹 朱志姣 唐鹏程

编辑:胡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846/64/1354528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