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文婷婷 湘乡报道
农历正月十一,林思遥在湖南湘乡过完年,乘坐飞机来到巴黎,开始她在法国第二学期的任教。
“谢邀,人在巴黎,刚下飞机哈哈。”
林思遥出生在湖南省湘潭湘乡,本科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博士毕业后成为法国图卢兹第三大学的助理教授(对标国内职位)。2024年,是林思遥学习法语的第12年,是坚持国际法语新闻翻译的第9年,是和伙伴们分享与输出法语经验的第5年,是开启新生活的第1年。
“对啊我是标准的小镇青年,湘乡人口94万,不过,我现在生活的城市利摩日才13万人……法国城市真的好小!”如何从湖南小镇湘乡走到了大学法国的讲台?林思遥讲述了她的故事。
林思遥在法国图卢兹游玩,两月后,收到了当地大学的录用通知。
第一站 从小镇到湖南师范大学
林思遥的本科是法语专业,研究生是法语口译专业,博士读的是法语文学专业。多年后站在法国图卢兹第三大学的讲台上时,林思遥会回想起那个遥远的提交本科志愿的下午。
作为湖南的学子,手握高过一本线三十分的成绩,林思遥一家人首先选定了湖南师范大学。在专业的选择上,林思遥一家人则进行了充分考虑,父母电话咨询了各类老师,综合了本人的成绩与兴趣,林思遥最终把志愿提交在了在湖南师范大学的法语专业。
谈起选择专业,林思遥言不尽对自己家人的感谢。作为小镇青年独生女,父母非常注重对她的教育。或许进入大学以后,家人们能提供的帮助就非常少了,然而他们的感情和教育方式,支持着她走出自己的道路。“小镇从来没有束缚我,只在我身上留下爱的印记。”
学校的资源就是小镇青年最近的资源
回望走过的路,可能说起来简单。林思遥把在学校的日子过得顺理成章:在湖南师范大学完成本科学业,期间参与中非公益项目,因成绩优秀而获得保研资格;在西安外国语大学读硕士研究生,参加国际交换生项目,并完成中国法国双学位。临近毕业,在法国学校组织的院系聚会上,跟专业老师聊到想读博士,老师说:“那你为什么不来跟我读呢?”“行,那就跟你读吧。”
林思遥研究生时期主翻的书籍——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出版的《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的豆瓣页面。
在学校期间,可以承接老师介绍的笔译翻译项目,或者作为口译员参加学校活动,在一次又一次实战中锻炼与反思。“可能我没有特别努力去追求什么,但交到我手里,我一定会认真把它完成。认真备每一次课,认真做每一次译前准备,认真推敲自己翻译的文字。”
拖延症的背面——“无法拖延症”
林思遥并不吝啬分享与传播自己的法语学习经验,她和同样对法语充满兴趣的小伙们们建立了自己的自媒体,免费分享多年他们法语学习的所有经验和资源。
“如果一般人有拖延症,那她就有‘无法拖延症’。”公众号伙伴Lola——也是林思遥的本科室友及十二年好友——如此评价她。
“我提前一年就把中文毕业论文写完了,”林思遥笑着说道。
“是什么时候确诊自己这种症状的?”“是在做公众号选题的时候。”
“莫里哀法语公会”公众号开办时林思遥正在读研究生,今年是他们持续更新的第五年。当团队开会确定好当月的发文任务,伙伴们可能会踩着截止日期完成,而林思遥有时当天就交稿。
因为自媒体的个性比较鲜明,所以跟读者的关系也很深。“有位读者逢年过节都会给我们发祝福,甚至记得团队每一个人的名字,多有成就感呀!”
林思遥和伙伴们建立的自媒体账号。
“创作与分享是我与朋友、与中国联结的纽带”
林思遥和伙伴们曾自主开设了一门法语翻译课程,在自媒体挣到了一份收入。“但跟投入时间完全不成正比!翻译课不是随便可以上的,我们要做非常大量的准备。虽然说有收入,但这个时间我去刷盘子都挣得更多。”
所以更重要的还是兴趣驱动。因为兴趣聚在一起,产出的内容也是跟他们个人兴趣相关的,有人负责实用类的法语文章精读,有人更新文艺类的诗歌翻译与推荐,还有关于学习、求职、生活的经验贴,林思遥主要负责更新的内容是时事新闻。
在创作和分享的过程中,林思遥发现,新闻是她的动力与强项。从本科时在环球网实习,开始翻译法语新闻,今年是第9年。
一方面是和朋友的纽带,她喜欢和朋友一起交流法语问题和传播内容;另一方面是和国内的纽带,思考国内的读者喜欢看什么样的内容、什么样的新闻,并对内容进行编译,与国内文化融会贯通。这种与中国的文化联结、情感联结和社会联结,让她感到快乐与安慰。
“新能源、环保,最近很火的人工智能,还有女性主义的题材……”提到自己的创作,林思遥滔滔不绝。
接下来的生活,林思遥打算开始更新小红书和视频号,同时,非常重要的是,争取早日成为讲师。
被问到是否有过迷茫的时候。林思遥简单而又轻快地回答:“没有。如果你在一个领域做得好的话,你大概率是不会质疑它的。既然可以继续走下去,为什么不走呢?”
小镇青年的“束缚”,比不上利用秩序和规则前进的速度。小镇青年,除了故事本身,逐渐成为这个世界上讲故事的人。
来源:红网
作者:文婷婷
编辑:张俊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