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2月5日讯(记者 谭苏昕)近日,记者从湖南省工信厅获悉,2023年,全省工信系统积极落实省政府“智赋万企”行动要求,推动工业互联网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有力促进产业“智改数转网联”。
记者梳理发现,去年湖南工业互联网在三大方面的创新发展表现可圈可点。数据显示,全省现有各类型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250个,主要平台连接的工业设备超过955万台(套),累计推动62.05万家企业上云,3.7万家企业上平台。
谈底座:基础支撑更加坚实
网络覆盖持续加大。全省累计建成5G基站13.7万个,数量排名全国第8。推动重点行业、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加快实现5G与工业互联网的叠加融合应用,湖南汽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等10家企业获评第三批湖南省“5G+工业互联网”示范工厂、特变电工等136家企业进入工信部5G+工业互联网项目库。
算力部署适度超前。全省总算力超5200PFlops,建成和在建规模以上数据中心51个、标准机架17.2万个,算力资源储备充足。全省算力调度和综合管理平台项目启动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湖南分中心建设方案通过立项评审,正式进入落地建设阶段;中部唯一、全国第五的湖南大数据交易所投入运营。
标识解析加快发展。全省首个电子信息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现有企业节点32家,标识注册量3.67亿,标识累计解析量7.43亿。中科云谷加速建设基于标识解析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打通从生产到交付到退役全业务流程的数据链路。
谈技术:产业供给明显增强
平台体系持续壮大。新培育1个国家级“双跨”平台、28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全省形成由2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为引领,92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为骨干的“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工业互联网融入全省39个规模工业门类,主要工业互联网平台注册用户超45万,加快实现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推广和应用渗透。
技术研发持续加强。工业芯片、工业软件、工业控制系统等供给能力明显增强,全省主要工业互联网平台累计研发工业APP超44000个,汇聚工业机理模型超30000个。如常德中联液压基于5G模组与工业网关深度融合,搭建5G+工业互联网工厂,实现厂区各元素数字化及生产工艺管控,提升生产效率30%,降低设备故障率10%。
解决方案持续优化。建立湖南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生态供给资源池,涵盖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安全服务商等在内的100家企业入池。如中电互联面向电子信息、国防科工等17个行业提供60多项高效解决方案,为1000余家企业提供工业互联网“调研+诊断+方案+落地”一站式服务。
谈发展:融合应用成效显著
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大型企业引领推广、中小企业广泛应用的融通发展模式加快复制,工业互联网龙头企业打造大量符合中小企业需求的数字化平台、产品和服务,带动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能力显著提升。如三一集团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搭建产品全生命周期追溯系统,实现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产品数据的质量追溯,已向三一集团14个子公司、18个仓库、39个供应商全面推广。
上云上平台持续推进。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全省工业企业加快生产设备、业务系统等云化迁移和互联互通,推动生产方式、企业形态和业务模式的根本性变革。2023年,全省新推动133002家企业上云、13134家企业上平台。其中,湖南移动推动33366家企业上云、3162家企业上平台,数量皆位居全省第一。
新模式新业态广泛普及。工业互联网深入制造业研、产、供、销、服等各环节,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模式新业态广泛普及。如华菱湘钢通过打造5G+多场景应用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智能化制造新模式逐步实现工厂操作集中化、设备运行自动化、高危岗位无人化,推动企业运营成本降低20%,劳动生产效率提高254%。
不可忽视的是,在全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是外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展开的同时,企业内部的信息化、数字化却相对滞后。很多企业还处于工业2.0向工业3.0过渡的阶段,大量企业信息化没有真正完成,数据孤岛仍是普遍现象。
二是既熟悉工业互联网,又熟悉工业制造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较为匮乏。
三是工业互联网企业面临市场模式单一、盈利能力弱等问题,严重制约平台企业创新和升级。
下一步,湖南将如何全力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和规模化应用?
以开展“智赋万企”行动为总抓手,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大力推进融合应用,持续构建良好生态。
其中,鼓励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加快利用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实现高水平的智能化转型。引导中小企业加快“上云上平台”,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环节广泛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施数字化改造,确保全年新推动8万家以上企业上云、7000家以上企业上平台。
来源:红网
作者:谭苏昕
编辑:肖拓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