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的师父是国医|刘祖贻

来源:红网 作者:肖帅 李香枝 编辑:李意一 2024-03-22 17:45:14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国医大师,是中医药工作者的杰出代表,“国医大师”的称号是中医药行业的最高荣誉。“国医大师”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待遇。目前,湖南省共有4人评选为国医大师,其中三位都来自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分别是:刘祖贻、孙光荣、潘敏求。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肖帅 李香枝 长沙报道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传统中医药文化愈受重视,其独特魅力如今更是愈发受到年轻人信赖。近日,我们采访到国医大师的弟子,让我们通过他们的口述,来感悟传承之道,领略中医之美。

f1dd3c6d7d5d472f93cad87f942e99c6.jpeg

刘祖贻。

国医名片:刘祖贻

研究员,教授,中医免疫学专家、国医大师、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主任医师

1937年7月出生于湖南省安化县中医世家,自幼随父学医。为首批国家级名中医,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持参与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10余项,研制开发固表防感冲剂、安神补心颗粒剂、复方黄参颗粒等5个新药,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2014年10月,被授予第二届“国医大师”荣誉称号。

5ebca03a3e5c40e6a01375d09bf93f69.jpeg

刘芳(中)和父亲刘祖贻一道看诊。

笃念书香,治学修身,利济世人

口述人:刘芳(刘祖贻之女)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医临床研究所副所长、国医大师刘祖贻工作室主任

父亲常告诫我“笃念书香,治学修身,利济世人”,这样的家训让我受用终生。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很少有空闲时间,印象中总在忙工作、看病。小时候父亲难得有空陪我们,但很关心我们的成长,每隔一段时间,他一定会抽空找我们谈心,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我印象最深的是,父亲经常告诫我“做人要正直、诚实”“懂得回报祖国、人民”。当时听起来觉得“老八股”,但从父亲的为人处世中,感受到他的言行一致。

1992年,父亲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那几年去开会,别人还笑他怎么每次都穿着同一套衣服。我们家里生活一直节俭,甚至清贫。我一个女孩子经常穿旧衣服,班主任几次来家访,以为我们家里很困难。

对待病人,父亲也是能省则省。他的处方用药尽量精简,对待病人耐心、细心,深受病人爱戴。受父亲影响,我早早就立志学医,在上海读研究生时,老师听说我是刘祖贻的女儿,都十分敬佩。直到那时我才感觉到父亲在业界的地位,这让我大吃一惊。

如今自己传承父亲的医术,用年轻人的话大概是“有偶像包袱在”,是从来不敢掉以轻心的。父亲为人行医一直是我的榜样,现在在神经内科、呼吸内科等疾病方面诊治积累了很多经验,都离不开父亲的传授教导。

我的父亲当年接受院校教育不多,现在还经常自嘲“自己读书少”,但平日他最爱的就是读书,定期查阅医学期刊,关注西医新技术,甚至还爱看武侠小说。他生活简单,不喜欢无谓的应酬,平日四大爱好是:吟诗、写字,读书、运动。他一生都在持之以恒坚持学习,也是我一生都要学习的榜样。

1e009f93b9f4452dabcf0f4411c3916e.jpeg

青年时的周慎(左)向刘祖贻学习。

开7符药,仅47.8元,助患病男孩血小板提升了1/3

口述人:周慎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原脑病科主任

“大医精诚”,是刘老的座右铭。

刘老不仅是我的良师益友,更是我终身学习的榜样。刘老常教导我,医生是至真至善的职业,应以学术研究为本,对待病人要全心全意。多年来,他常怀仁心仁爱,既精勤不倦,又善待患者,无论身份,皆如至亲,见彼苦恼,若己有之。看病时,他总是想方设法减轻患者就医的负担,让他们用最少的钱,获得最好的疗效。

记得2010年夏天,一名10岁的小男孩前来看病。从四年前起,男孩的血小板急剧减少,一点小伤就血流不止。为了看病,家人带着他四处寻医问药,可病情一直没有好转。几年下来,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这种血症,也是疑难症,治疗较为棘手。治病的药方中,有一味药是名贵药材。考虑到男孩的家庭困难,刘老换成了另一种价格相对便宜的药材。7服药,一共47.8元。

“这么重的病,拖了这么久,几十块钱能解决问题吗?”当时男孩的父亲急了,他对刘老说:“医生,你不要考虑我的困难,该用的药就用吧!”刘老却答道:“药不在贵,有用就好。药效是一样的,放心吧!”良药下肚,男孩的血小板提升了1/3。刘老又接连开出两个处方,男孩服药后,血小板恢复正常水平。花钱不多,就看好了病,男孩的家人如释重负。

刘老知病知药,对药物的脾性了如指掌,在功效相同的情况下,能用便宜药材就绝不使用名贵药材。因为药方价格便宜、效果显著,患者都爱找他看病。体恤一些病人特别困难,求医路远、挂号不易,刘老还会自己出钱给他们寄药,或是免除挂号费。

我最记得刘老说过一句话:“我生平最高兴的事,莫过于看到患者痊愈。”几十年来,患者的尊重激励着他,直到今天仍定期在我们中医堂接诊,用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回馈社会。

1c66cc99211a4d689df2a4c971f680f2.jpeg

伍大华(右)看望自己的恩师刘祖贻。

现在带弟子了,更体会到当年师父为徒手抄处方的暖意

口述人:伍大华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无德不行医”,是刘老带弟子常说的话。这么多年,刘老总是会以身作则的告诫弟子,一个医生首先最重要的一定是医德。他通过言传身教把“仁德、仁心”的理念,无声的浸润到我们做弟子们的心中。

上世纪90年代,因为那时候交通不方便,患者到医院看病不容易,经常不能及时到医院,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寒冬时节,有位患者因当时下着大雪,道路积雪厚以致于没有交通工具出行,到了中午将近1点都还没有过来,别人都说:“患者会不会因为天气原因,不会过来了,刘老您先去吃饭吧,下午还有个会议需要您参加呢。”刘老却不急不慢温和地说道:“患者挂了我的号,肯定是有需要解决的问题才来的,我再等一下,患者要是在这种天气过来找我看病,我却不在门诊,就太辜负患者的信任了。”

患者过来后看到刘老还在门诊等着他,心里十分感激,连声说道:“你是个好医生啊!好医生!”接诊后刘老却连饭都没来得及吃就匆忙开会去了,对此刘老心里没有半点怨言,还告诉弟子们:“我们一定要把病人放在心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刘老特别重视中医的文化传承,依然清晰地记得,刚开始跟刘老门诊时,当时我刚毕业不久,临床经验匮乏,刘老在开中药处方时,我总是跟不上刘老开方的速度和思路。这时,刘老就会自己帮着抄写病历和处方,然后会耐心地给我讲解他开处方的思路,同时还安慰我说:“不要紧,不要紧,等你以后对中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我开方的思路了解更深入的时候,就可以跟上我的步伐了。”几十年过去,现在回想起来,仍能感受到那份暖意。我想,也许正是刘老对中医传承的重视,才让我在行医路上少走了许多弯路。

岁月如梭,曾在刘老身旁学习的我,现在已成为脑病学科的领头人,也开始带弟子了,刘老对我的教导理念我也悉数传给了我的弟子,“学习中医不能性情毛躁,想着一蹴而就,一定要沉下心来钻研中医经典,累积中医知识,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才能在中医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来源:红网

作者:肖帅 李香枝

编辑:李意一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847/66/1366329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