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 通讯员 赵云逸 易嘉新 张名泽 记者 刘志雄 长沙报道
一座图书馆就是一个文明富矿。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中南大学大学生通讯社走进学校大大小小的“矿山”,开启了精彩的寻宝之旅。每一次开卷,既是对知识宝库的探索,也是与丰沛情感的邂逅。
跨越时空,读光阴的故事
图书馆在有限的空间里浓缩了跨越时间的文化精华。读者可以追溯几十年前科技与文化发展的脉络,也可以了解学术前沿的新兴发现。
中南大学各校区图书馆承载了许多“光阴的故事”。铁道校区图书馆三楼至四楼的书架上,整齐摆放着许多颇具年代感的书卷。翻开这些书卷,它们有的边缘泛黄,曾被人反复摩挲,有的书名由人工题写,有的是人工装订。相似的是,书籍封里都粘贴了放置借阅记录纸条的夹层。借阅记录上一行行钢笔字展示了条件艰苦的岁月里,学子们克服困难、汲取知识的求索之心。一本《直流输电》,曾在上世纪80年代初被一人反复借阅,也曾多人轮流共读。
在快捷的数据库和便利的检索系统尚未普及的过去,管理员通过手写和印刷索引卡片来充实书籍分类目录柜,供读者查找资料。柜中收藏的旧盒仍保存着记录了罗马数字、英文期刊分类等信息的手工誊写知识卡。
各校区图书馆颇具年代感的分类目录柜、索引卡片、旧书籍、手写论文。
除了丰富的书籍,中南大学图书馆还收藏了图册、论文文献等纸质资料。校本部图书馆404检索工具书阅览室存放着中南工业大学时期的硕士、博士论文。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论文多为手稿翻印,一百余页的论文、精细的图表及详尽的参考文献注释均由手写完成,清晰的笔迹中饱含匠心。九十年代,论文开始应用更先进的印刷、装订技术,位于书架上层的《矿岩中应力波的传输效应和能量耗散规律的研究》《粉末注射成形热脱脂工艺过程考察与研究》等一篇篇博士论文,见证了中南矿业工程、粉末冶金等学科扎实前进的历程,这些论文也曾被多人翻阅研读。
如今,中南大学图书馆线上系统支持远程访问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eb of Science、EV、PubMed等国内外大型数据库,为师生学习和科研提供了海量数字、纸本资源。截止到目前,中南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总量520万余册,引进数据库260多个。
现在的图书馆每天都活跃着中南人的身影。2022级应用物理本科生傅林是图书馆的常客,他在过去一年中读完了36本书,涉及文史、科学等多个领域。在课堂之余,他很少去浏览社交平台里庞杂的信息,而是选择读书来放松心灵。傅林认为:“阅读让我不再随波逐流,找到了生活中一些关于亲情、友情、爱情问题的答案。”2022级视觉传达设计本科生李文娟把读书作为上下求索的助力,“每当做专业作业没有思路,就放下手头的工作去读书,心情开阔以后总是能顺利思考出好的设计。”好读书、读好书,求索之心通过书本的流动在一代代的中南人的身上传承、赓续。
学科纵横,打开专业视野
中南大学的学科门类齐全,在各个二级学院挖掘“宝藏”,发现了许多具有学科特色的独立阅览室。在这里,学子们进一步打开视野,深耕专业知识。
化学化工学院阅览室的“宝藏”是位于展览台中陈晓青、舒万艮等多位老师捐赠的珍贵图书。《理论电化学》《色谱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一部部为研究铺设基石的著作蕴含着严谨科学的学术精神,感染了许许多多化工人。建筑与艺术学院图书资料室中不仅有古今中外的建筑学著作,还独具匠心地展出了凝结学生们创意与想象的优秀设计作品,如计算机辅助(规划)模型、3D打印微缩建筑,同学们通过观察实物,真切感受到建筑与艺术之美。
具有学科特色的各学院阅读区一角。
湘雅新校区图书馆一楼长廊中陈列了湘雅知名人物的照片,收藏着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版的讲义、研究报告。临床五年制2022级本科生范一凡说,“每次经过走廊,我都因有幸同伟大的医学家们在人生的某个时刻有些许重合感到触动。”课程中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她常在图书馆一楼的医学专业书寻找答案,“神经解剖学图谱中呈现的结构很精致,给了我很大帮助。”
人文学院阅览室里,学术专著和各色期刊罗列整齐、井井有条。2021级古代文学研究生汤菀慧是阅览室的管理员,她形容在阅览室读书的心情为“一种在慵懒午后随意翻书的平静、惬意”,感觉这里不仅是进修专业知识的宝地,也是哺育心灵的驿站。2022级研究生龚铃洲通过广泛阅读与古人神交,他说:“阅读让我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体验,做研究时大量翻阅典籍,就能慢慢形成对问题全面的认识。”在中南求学期间,龚铃洲借阅了多个版本的《世说新语》,在阅读现代学者对同一本书的不同见解中作出自己的思考。
随时开卷,师生畅叙幽情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书本浸润中南”——中南大学一直致力于打造浓厚的书香氛围,为师生打造随处可读、随时能读的阅读环境。
除了专业学科阅览室,学校还有许多可供随时阅读的小天地。物理与电子学院的阅读角充满温馨,一张圆桌,几把椅子,常常能见到师生边阅读边畅聊。除了理工类专业著作,该图书角还开放借阅《柏拉图全集》《资治通鉴》等人文社科名著。商学院大厅用雅致的书柜隔出读书角,进门左转便能看到一排排整齐的书桌,每桌配有一台白色圆顶台灯,夜幕降临后,台灯便化身为一颗颗小月亮,陪伴读者不倦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学院一楼,化学化工学院大厅入口,B座教学楼一层……据统计,学校设有共享阅读角40余个、悬挂读书书袋500余个,图书流动量达20000余本。遍布五大校区的借阅机精准对接学生群体需求,使用微信扫码登记,就能免费借阅中外经典、畅销名作,同学们可以随时、随地、随借随还。
师生在校园不同场景体验“随时开卷”。
此外,在新校区图书馆一楼的“传习书屋”,师生不必预约、上楼,下课的闲暇时间便可以自由选择在靠窗的方桌或书墙前开卷阅读,感受科学家传记、院士文集中的“传习精神”。书屋内还摆放了电子钢琴和智能书法终端,同学们在诗书画一体的氛围中充分感受阅读的魅力。
走到室外,同学们可以带上自己喜爱的图书来到问渠长廊,伴着玉带河的天光水色潜心静读。元明清廊亭旁的问渠朗读亭具有专业化朗读训练、录音投递等功能,读者可以将钟爱的名篇佳段吟诵出来,或以录音形式记录当下的读书感悟。
为了更好地营造书香氛围,自2019年起,中南大学学工部推出“书香中南”阅读提升工程,校园读书文化节已连续开展五年。在今年4月20日举办的读书文化节里,师生在学史明理区、玩转阅读区、科技科学区、以文会友区等一个个版块诵读经典、交流书评、VR体验书中奇境、“脑洞大开”创作小说……在趣味十足的互动活动中感受随处开卷和阅读分享的快乐。
来源:红网
作者:赵云逸 易嘉新 张名泽 刘志雄
编辑:张俊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