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扰督查”还基层清静

来源:红网·观潮的螃蟹 作者:王义正 编辑:陈纲 2024-04-03 17:14:51
时刻新闻
—分享—

图片

近日,湖南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行无扰督查进一步提高抓落实质量和效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关键词虽然是“推行无扰督查”和“抓落实质量和效果”,但其重要目的,就是持之以恒抓好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

媒体在报道中介绍,此次《若干措施》的出台,旨在进一步增强督查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实效性,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凝聚起真抓实干、担当作为、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从《若干措施》内容来看,更多仍在于为基层松绑,让基层有更多空间、精力、资源,干事创业。

《若干措施》共15条,由五个“三不”构成即:

推行“三不督”,防止随意性督查:无计划不督、无程序不督、无问题不督。

推行“三不查”,防止痕迹化督查:不查无必要的资料材料、不查无线索的记录纪要、不查无规定的配套举措。

推行“三不许”,防止大阵仗督查:可暗访不许明查、无必要不许陪同、要统筹不许扎堆。

推行“三不能”,防止过场式督查:不能只盯问题、不盯整改,不能只看材料、不看现场,不能只讲要求、不讲沟通。

推行“三不准”,防止超权限督查:不准自设督查、不准任性督查、不准督谋私。

在我国行政现代化的过程中,随着更加强调效率、质量、程序、法制等,各项管理内容也越来越具体化、精细化。

因此,量化考核成为了实现管理目的的重要路径,督查是运用权力来监督执行、确保达成管理目的的一种方式。

对于被考核督查的单位而言,只要进行考核督查,就意味着存在“问责”的可能。

所以,有人总结基层干部的八大焦虑时,多头泛化的考核正是基层干部的重要焦虑源。

而伴随“多头泛化的考核”所衍生出的一些现象,更成为基层负担的肇始。

比如,有些地方的督查存在名目多、频率高、重痕轻绩的现象。有的督查不做计划、不按程序,甚至为了督查而督查,让基层措手不及,疲惫应对。有的一味追求事事留痕、处处留痕,为了重痕迹不重实效。

比如,有的督查对材料的“过分”要求,让不少基层干部陷入了“表山”“材料海”,在“表来表去”中抓落实,心思和才能都花费在“面子工程”上。

再比如,随着考核督查愈发严格,问责也水涨船高,过常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现在有的基层干部说“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反映的就是问责滥用问题。

从去年开始,聚焦为基层减负赋能,湖南已接连“出招”。

此次湖南出台的《若干规定》,我们要从两个维度来看。

督查是推动工作的重要方式,督查一般是上级“督”下级。

《若干规定》强调了“无扰督查”,并不是不督查,而是为督查划定了边界,明确了范围,防止督查的无序、泛化甚至异化。

去年,针对为基层减负赋能的问题,湖南决策层就鲜明指出,“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

所以,给“上面”定规矩,就是为“下面”减负担。

同时,《若干规定》还强调“抓落实质量和效果”,督查目的是为了抓落实,但在有的督查演化成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语境下,抓落实存在成为空中楼阁的风险。

此次强调“质量和效果”,给了督查方更明确的导向,也给了被督查方更明确的预期和更肯定的工作思路。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肯定要有基层治理的现代化。

如果“小马拉大车”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基层工作长期“超载”、基层干部长期“负重”,那么各项工作开展起来就不可能很“丝滑”。

湖南为基层减负赋能的一系列举措都让人印象深刻,此次《若干规定》的出台,将进一步给“小马”松绑、“大车”减重,还基层清静,也是为基层赋能。

螃蟹栏目.gif


来源:红网·观潮的螃蟹

作者:王义正

编辑:陈纲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848/95/1370111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