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衡阳高新区:创新推进招商引资,有效激发园区活力

来源:红网 作者:王靖 张志伟 王皓永 编辑:阳正坤 2024-11-14 13:12:23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 通讯员 王靖 张志伟 王皓永 衡阳报道

图片

高新区成为创新创业热地。

图片

高新区吸引企业纷至沓来。

一次企业与政府的“双向奔赴”

11月8日,坐落于衡阳综保区内的湖南瑞夯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瑞夯”)厂房内,工人们有条不紊地装配着零部件,生产线上一片繁忙。

去年12月底,“湖南瑞夯”与衡阳高新区签约,入驻衡阳综保区。今年3月,企业顺利投产,中间的时间跨度,不到4个月。

图片

厂房内,工人们有条不紊地装配着零部件,生产线上一片繁忙。

“湖南瑞夯”是广东省中山市的小家电制造企业,主要产品为取暖桌和冷风扇,企业董事长是湖南人,一直有回家乡投资建厂的心愿。

高新区驻广州招商小分队敏锐捕捉到这一信息后,多次登门拜访,推介衡阳优越的营商环境、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及产业集群发展情况,成功打动了“湖南瑞夯”董事长,促成了这段“美好姻缘”。

“这是一次企业与政府的‘双向奔赴’”“湖南瑞夯”总经理李赛告诉记者。

从签约到投产只用了不到4个月,这让李赛对衡阳高新区的营商环境由衷点赞,她用“拎包入住”四字来形容便捷高效,“我们只需把设备搬进标准厂房就行了,营业执照、电梯安装等手续的办理,衡阳高新区在依法依规基础上,给予了最大力度的支持,所以效率很高。”

虽投产不久,但“湖南瑞夯”很快进入状态,小家电日产量已达1000台以上,产能居同行前列。“今年我们的销售收入有望突破1亿元。”李赛说。

以投行思维打造招商引资体系

“湖南瑞夯”只是众多入驻衡阳高新区的企业之一。

近年来,高新区克服宏观经济下行、土地等要素保障不足等困难,2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三类500强”、实际到位外资总额等指标均位居全省园区第一方阵,在全市名列前茅。

高新区能取得亮眼成绩,秘诀之一,在于以投行思维建设招商引资体系,这是该区招商引资体制改革中重要的创新举措之一。

什么是招商引资体系建设?衡阳高新区经济合作局局长冷煜一语概括:主要包括渠道建设、项目研判、资源配置三个环节,贯穿项目从招商到落地再到投产的全过程。

以渠道建设为例,前文提到的驻点招商小分队,就是高新区招商引资的渠道之一,目前,衡阳高新区设立了深圳、广州、杭州三个招商小分队,长期驻点,深度对接江浙沪、粤港澳等重点城市。

除驻点招商小分队外,该区还与谷川集团、深圳科技园等第三方专业机构合作,开展市场化招商;依托财信基金、彬复资本开展产业基金招商;依托外地衡商会、企业家以商招商,极大拓展了招商引资渠道。

在当前土地、财税等要素资源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降低招商引资成本尤为迫切。衡阳高新区从行业、企业、企业家三个维度开展项目研判,创建了“一般项目3年内投资平衡,重点项目5年投资平衡,重大项目8年投资平衡”的项目投研体系,严格实施推行,有效杜绝了招商项目“雷声大、雨点小”的问题,成本较过去大幅降低。

图片

周到的资源匹配,确保了签约项目高速推进。

项目签约后,如何尽快投入运营?高新区组建项目专班,统筹全区项目规划、用地、人才、金融、产业政策等衡山高新区与省金要素保障部门,给项目以最优的资源匹配保障,推动项目快速建设。

广州中璋项目因产能扩张,急需购地建厂,高新区经济合作局联合区自规分局,协调区内土地低效利用项目在二级市场出让土地,破解了企业70亩用地难题,从签约到开工建设仅用时50天。此外,凯新二期、宏奥印刷等项目签约即拿地……正是周到的资源匹配,确保了签约项目高速推进。

“今年以来,高新区已招引项目41个,盘活厂房、楼宇约29万平方米,实现就业人数5000人以上。”冷煜说。

改革创新已成衡阳园区发展“底色”

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不止是衡阳高新区,各园区均在进行“自我革命”。改革创新,已成衡阳园区发展“底色”。

近年来,衡阳市委、市政府紧紧牵住园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牛鼻子”,强化顶层设计、高位推动、精准部署。2022年6月,研究出台了《关于印发<衡阳市市直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正式推行市直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各县(市)参照该方案推进本地省级园区管理体制改革。

此次改革为“1+X”政策体系,“1”即《衡阳市市直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X”即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赋权改革、园区投资公司管理、人事薪酬制度、领导小组等5个配套方案。

衡阳市发改委园区办主任刘翔介绍,“1+X”政策体系理顺了市直园区与县市区、市直部门、投资公司等各方关系,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各具特色的园区管理体系。明确园区管委会承担公共服务职责以及部分出资人职责,除市委、市政府明确需请示报告的重大事项外,园区内部发展事务,均可自主决策。

图片

改革创新已成衡阳园区发展“底色”

“经过两年多探索,改革成效已经释放。”刘翔说。

以政策创新为例,衡阳市充分发挥考核评价对园区发展的“指挥棒”功能,完善以亩均效益为导向的园区考核机制,强力推动县市委常委担任省级产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实现全覆盖,深化园区管理体制和薪酬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土地超市”,盘活园区闲置低效用地,今年以来,已累计清理土地478.21亩,累计盘活园区国有闲置厂房10.63万平方米,盘活收益840万元。衡阳市还实行“一张清单管权责”,将产业项目建设、社会事务管理等300余项职权下放到园区,做到“应放尽放”。设“园区行政审批专用章”,主动为“综合窗口”集成服务瘦身。开展惠企政策申报“线上一网,线下一窗”改革工作,实现本级政策100%线上申报、线上审核,一站式、全流程办理。

常宁水口山经开区剥离社会事务改革经验做法在全省推介;衡山高新区与省金荣集团采用“政企合作、园企共建”模式,市场化建设板桥片区智能制造产业园;耒阳经济开发区,大刀阔斧改革人事薪酬管理制度,对全区工作岗位进行重新“洗牌”;衡东经开区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印章文化产业园、泵业产业园、大浦作业区码头等项目建设……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激发了园区澎湃的发展活力。

新的征程已经启航。作为体制创新的“探路者”,衡阳各大园区正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再塑发展新优势,努力成为推动衡阳区域中心化进程的重要支撑。

来源:红网

作者:王靖 张志伟 王皓永

编辑:阳正坤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855/58/1445189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