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乡村振兴,人才先行,湖南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红网时刻开设《乡村追梦人》第五期专栏,展现三湘大地翻涌而起的返乡创业热潮,以殷殷桑梓情书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杨怡晴 通讯员 欧阳钦君 彭舒婷 衡阳报道
900多年前,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也就是荷花所隐喻的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的美好形象在人们的脑海中愈发清晰。
在位于衡阳常宁市柏坊镇的新柏村,自古以来便被寄予浓烈情感的荷花“开出”了象征脱贫致富与乡村振兴的花骨朵。
3000多亩的荷花田,星罗棋布地散落于村庄的青山下、溪流边与道路旁,点缀出乡野的“诗和远方”。
而这一切,就是“种莲人”邓阳生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打造的手笔。盛开的花朵如同他为家乡所作的一封具象化的“情书”,书写了一位农家子弟深厚的家乡情怀,以及他对“荷”美乡村的思考。
“荷花里”。
桑梓情深,两度开启返乡创业
1997年,23岁的邓阳生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期待,前往广东、上海等地打拼。敢闯能干的农家小伙做过水电工、干过装修,慢慢地创立了自己的小公司,挥洒汗水攒下了“第一桶金”。
2009年,小有积蓄的邓阳生受到常宁市政府“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号召,开启了第一次返乡创业。
彼时,从小在田间地头长大的邓阳生还是更向往城市,他决定在常宁市区谋事业,先后在常宁市涉猎了米粉加工、车辆检测、房地产等行业。
时间一晃来到了2021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开局之年。这一年,在柏坊镇父老乡亲的呼唤下,已经“穿上皮鞋”的邓阳生又一脚踩上乡野的泥土,开始投资乡村振兴项目。
经过了一年的筹备后,2022年,邓阳生在常宁市柏坊镇新柏村,创办了湖南新柏荷香建设有限公司。
如果说,2009年邓阳生从外地回到常宁是为了在家乡谋一番事业,那么这一次,他带着技术、资金和整套的管理模式回归乡镇的主要目的是——将家乡建设好、带领村民发家致富。
盛开的荷花。
邓阳生是柏坊镇人,家住在距离新柏村几公里外的另一个村子。他在调研走访的过程中发现,新柏村有大片不适宜种植庄稼的荒地,村里一直希望把这些土地资源利用起来。
好在当地农业部门伸出了援助的双手,经技术人员检测、试验后发现,这些土地非常适宜种植荷花,并且种植出来的莲子品质上乘。
2023年,邓阳生成立荷香农业合作社,承包了3000亩村集体土地,依托衡阳市农科院技术支持发展荷花种植。他计划以此为基础,逐步打造一个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运输、文化艺术交流、休闲农业、餐饮服务和乡村旅游开发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
与此同时,村镇两级积极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减少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阻碍。当地政府还拨付了300万的乡村振兴专项资金,修建护坡、柏油路、停车场等基础配套设施。
一团“荷”气的新柏村,迎来了新局面。
荷花朵朵,打造湘南新“地标”
如果走进“荷花里”,你会发现这里四处透露出古色古香。
院子里随处可见铺作道路或用于装饰的石磨,这7000多个石磨,是邓阳生在3年时间里,跑了几十个村子收集而来的。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从这个细节便可以看出,邓阳生对于打造乡村休闲旅游基地所付出的心血。为了实现最好的效果,他常常不计成本。例如,项目一期的“荷花里庭院餐厅”,光是整体规划设计费用就花了58万。
荷花盛开的时节吸引来了不少游客。
荷花种起来了之后,新柏村很快便吸引来了游客。火爆时,一天好几千参观游客,村里停了几百辆车。“附近有村民摆摊卖水,一天营业额都上千了。”
但彼时热闹的景象并没有让邓阳生“冲昏头脑”,他深知季节性的荷花景观难以带来长足的发展,因此必须多方发力、多线发展。
S214线穿境而过的新柏村,地理位置十分便利,距离常宁市区约18公里,车程仅15分钟左右。这里农耕文化氛围浓郁,祠堂、民居众多,拥有良好的条件发展乡村旅游。
为了充分发挥当地优势,邓阳生以3000亩湘莲基地为依托,充分挖掘新柏自然人文资源,打造了以农历节气、四季花卉、农事体验、亲子项目、休闲娱乐、特产销售等沉浸式体验文旅项目。如今,新柏村的这处景观早已成为湘南地区新的网红打卡地。
邓阳生在“荷花里”监工项目进程。
2023年9月,第三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在衡阳举行,“荷花里”还成为了其中一个观摩项目。
今年初,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2023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支持项目入选人员和资助人员名单。湖南有18个人名列榜单,邓阳生就是其中之一。
目光坚定,蹚出乡村振兴路
创业,尤其是在乡村创业绝非易事。个中艰辛,唯有自己咀嚼。
短短3年多的时间里,邓阳生走了不少弯路、交了不少“学费”。最初他投资这个项目时,拉来了5个股东,希望以此缓解资金压力。但在经营过程中,邓阳生发现,大家经营理念常常背道而驰。
“我想要聘请专业的管理人员,但他们都想自己搞,轮流经营。”邓阳生说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常常出现“左右手互搏”的情况。痛定思痛后,邓阳生决心收回其他股份,将项目运营拉入正轨。
尽管面临着重重调整,但这个骨子里执着坚定的湘南汉子始终没有忘记造福家乡的初心。
邓阳生按照“村集体+企业+农户”的模式,通过村集体资金入股分红、村民参与务工的方式,继续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重点打造幸福菜园、示范果园、千亩莲园、红樱高梁园、农业休闲观光园等“五园”。
“荷花里”夜景。
据了解,“荷花里”项目解决了当地200余名群众就业,能够为村级集体增加收入50余万元。同时,邓阳生还将自己流转土地免费分给村民种植蔬菜等作物,所产生的利润归村民自己所有。
不仅如此,奋斗多年、小有成就的邓阳生,在返乡的十几年间累计为家乡的助学、敬老、助残、社会民间活动捐资上百万元。他还是常宁市优秀人大代表,所提交的《关于规范常宁市停车难的建议》《关于促进常宁房地产健康发展的建议》被评为常宁市优秀建议。
望着远方,邓阳生告诉记者,基地的新一期项目正在建设婚纱摄影、露营、研学基地,以及可以容纳600人左右的乡村食堂、会议中心,建成后将为当地乡村振兴带来新发展。
邓阳生坚信,投身三农、建设乡村是一条尽管艰辛但前路光明的道路。
来源:红网
作者:杨怡晴 欧阳钦君 彭舒婷
编辑:李意一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