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湖南是一片孕育创新梦想、激发创业活力的热土。在这片热土上,无数青年才俊怀揣梦想,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创业篇章。即日起,红网时刻新闻推出《创业“新”锋》系列报道,将镜头对准湖南大学生创新创业先进典型,敬请关注。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诗颖 李赛凤 长沙报道
作为“泥人刘”的第四代传人,刘嘉豪传承父辈的技艺,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
但他“子承父业”的画风,又有那么一点点“走偏”了。
出生于陶艺世家,刘嘉豪从小就喜欢玩泥巴、做泥人。长大后他没有选择家族传承的泥塑技艺,而是选择柴窑烧成方式。他希望借由烧柴窑的方式做出更多创新的产品,打破大众对铜官窑的刻板印象。
如今的他,带领着“泥人刘”这个品牌不断融合创新,输出更多年轻且兼具艺术性的产品,让传承之路走得更远、更长。
“玩泥巴”长大的孩子
“我是玩泥巴长大的。”回忆儿时的场景,刘嘉豪称自己是在泥巴堆里长大的。
刘嘉豪出生在陶艺世家,曾祖父是工艺美术大师刘子振,人称“泥人刘”,父亲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刘坤庭。
耳濡目染之下,刘嘉豪和陶瓷打交道的机会很多,在这个过程中,刘嘉豪感受到了开心和治愈。
一次偶然的机会,大学时的刘嘉豪来到景德镇观摩柴烧的“窑变”,柴烧‘窑变’带来的那种传统又古老的色彩质感,与泥塑和工艺化陶瓷迥然不同的美让他着了迷。于是,他开始研究如何将铜官窑的特色与柴烧结合起来。
为了做好柴窑,刘嘉豪拎着一盒宵夜,坐着绿皮火车去到景德镇,和烧窑师傅一待就是两个通宵。如此五六次之后,老师傅被刘嘉豪诚心求教的精神所打动,终于开口传授柴烧技艺。
2015年,他回到家乡注册“铜官柴烧”商标,自建了湖南第一个现代无烟柴窑。
为铜官窑增添“潮范”
大学毕业后,刘嘉豪回到铜官窑继续制作陶瓷,大多时候自己在工坊里面呆着,一呆就是好几个小时。
那个时候,他是一个纯粹的手艺人。
但刘嘉豪并不满足于仅仅只做一个“手艺人”,如今,刘嘉豪把更多精力用在打造“泥人刘”IP品牌上。他不仅推出了组合生活方式系列,比如喝茶器具、商务礼品等等,延展生活各个方面。还与博物馆、新消费品牌等联名,推出茶具、冰箱贴等文创产品,让陶艺文化走进生活,带上更多情感色彩和个性表达。
在刘嘉豪看来,长沙窑之所以能够走出海外,享誉世界,就是因为它的创新。“铜官窑在当时世界单色瓷的基础上,融入了‘彩’,拥有了新的材料。”
同时,铜官窑还接收到了“定制”影响,“当时的窑口因为信息闭塞,大家对外界的需求不那么了解,长沙窑就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接受到了海外用户的需求,同时满足他们的需求去做定制。”
因此,刘嘉豪认为铜官窑不应该拘泥于老手艺,应该要有新的个性。“为了使这项技艺长久健康地发展,我们必须在吸收精华的同时不断创新,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推广传统文化。”刘嘉豪说。
对于如今想要创业的年轻人,刘嘉豪建议要勇敢的迈入第一步,同时善用互联网,先去网上找素材,培养自学的能力。“去接触真正的市场,学习如何从零到有。”刘嘉豪说。
来源:红网
作者:王诗颖 李赛凤
编辑:戴桢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