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觅得一丝清凉 2025年6月“中南好书”发布

来源:红网 作者:蔡娟 编辑:杨雁霞 2025-07-17 15:25:59
时刻新闻
—分享—

昔有“六月六,晒红绿”古俗,今以墨香代锦衣,让知识在夏日淬火。值此蝉鸣聒耳、溽暑蒸人之际,2025年6月“中南好书”如约而至,不妨稍借文字静心,觅得一丝人间清凉。

重温经典学调研.jpg

《重温经典学调研》,贺弘联 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

聚焦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调查研究经典案例的剖析与启示,回归调查研究的本质,探求调查研究之道。用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先辈们调查研究的成功实践,彰显调查研究作为党的传家宝和“谋事之基、成事之道”的时代价值。

《印心石在》透明图.png

《印心石在:陶澍的实学与实行》,周禄丰 著,岳麓书社

本书将清朝嘉庆、道光时期重臣陶澍放在全球19世纪大变革背景下,分析他如何在盐政、漕运、水利等领域推行务实改革。本书还原了陶澍作为改革家的冷峻与果敢,还捕捉到他作为文人的温热与理想。无论是理解晚清变革的逻辑,还是探寻湖湘精神的源头,这本书都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厚重而生动的入口。

《黑暗时代的哲学家》立体封.jpg

《黑暗时代的哲学家》,[英]莱斯利·张伯伦 著,闾默凡 译,岳麓书社·浦睿文化

用行云流水的文字描述了在战争年代,哲学家如何在废墟中建构思想,点亮人性的微光。与现实政治的纠缠,是哲学家的劫难,却也是哲学家思想的重要动力和灵感源泉,从本书中,我们可以窥见,哲学家如何自立于平庸或者残忍或者荒诞的时代。

她们的创作日常.jpg

《她们的创作日常》,[美]梅森·柯瑞 著,白瑞霞 译,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书对143位杰出女性的生活与创作做了深度扫描,从一些不同寻常的脉络或词汇信息中,聚焦她们的创作心理与社会阶层之间的互动。作为女性艺术家的创作实录,本书揭示她们在性别偏见与生活压力中争夺创作空间的挣扎与韧性,也会让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产生共鸣。

国色立体.png

《国色》,郭浩 著,湖南文艺出版社·博集天卷

穿越千年色彩美学,解锁华夏视觉密码。本书以时间为轴,以色彩为线,追溯色彩美学源头,展现色彩在祭祀、文学、绘画等多领域的演变历程,解析色彩与权力、文化、生活的紧密交织,构建了一部生动鲜活的中国色彩美学史。

到深海去(立体封).jpg

《到深海去》,[美] 赖利·布莱克 著,卢静 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近200张震撼影像,引领我们潜入地球最后的秘境——被漫长“极夜”笼罩的深海,聆听海洋史诗般的潮汐韵律,邂逅最独特、最坚韧的海洋生命。随生物学家一同探寻,在这片“垂直国度”里,书写着怎样的进化奇迹。

月光下的海龟驿站.jpg

《月光下的海龟驿站》,张剑彬 著,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这是国内首部聚焦海外生态保护援助、展现中非跨国友谊的少年成长小说。作品通过中国少年宽宽与加纳当地的小伙伴们共同守护海龟驿站的生动故事,表达了中非友谊源远流长的深刻主旨,彰显了中国的大国担当,同时也展现了“一带一路”建设者的无私奉献精神。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蔡娟 整理报道)

来源:红网

作者:蔡娟

编辑:杨雁霞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941/59/1512885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