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谭卫丰 杨莉莎 张金东 曾小颖 杨伶霞 长沙报道
在2025年湖南省两会上,保护文化遗产、守护湖湘文化根脉,成为人们共同心声。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提出非遗应与社会发展接轨,通过创新开发利用模式,以非遗为纽带,串联起湖南丰富的旅游资源,实现传承与发展的良性循环,让非遗绽放更加迷人的光芒。
让世界了解我们的花瑶挑花
省人大代表、花瑶挑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沈燕希
身处大山的花瑶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许多民族文化难以保存下来,有近两千年历史的花瑶挑花却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弥补了这一缺憾,在传承花瑶文化、记载花瑶历史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一代的花瑶人更加向往都市的流行时尚,不少花瑶姑娘不再穿花瑶服饰,对挑花也缺乏热情。作为为数不多会花瑶挑花的女性,沈燕希深感忧虑。于是,2018年,她毅然辞去做了12年的护士工作,回到虎形山瑶族乡,全身心投入到花瑶挑花的传承与创新中。
作为非遗传承人,沈燕希表示,自己最关注的是非遗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建议省级层面出台政策,进一步加大对非遗传统文化传承的政策和非遗传承场地建设资金的支持力度,更好释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力量。通过建立和完善非遗传承人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非遗传承项目中来。通过强化传承人队伍建设与培养,确保技艺传承,同时为年轻传承人提供更多学习交流和展示的机会。通过组建高水平的学术团队,开展非遗课题研究、学术交流、提供专业咨询,促进非遗传统文化转化为经济实力,推动全省非遗事业繁荣发展。
紧扣时代烟火气,赋予非遗新生命
省政协委员、省工商联副主席,龙牌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汪峥嵘
一味调料,传承近300年,品牌享誉中外,开辟食品工业旅游路径并获省级示范,龙牌酱油不仅是湘潭人的调味“担当”,也是伟人故里的美食名片。“龙牌酱油不只是一个品牌,更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法技艺的传承和匠心精神的传递,是龙牌的核心特色。”作为龙牌第6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汪峥嵘说,如今,在湘菜大发展的时代里,龙牌紧扣烟火气,把新湘菜的理念融入到了产品的创新当中,实现了品牌和味道的交互。
“非遗传承的落脚点就在于对品牌的传承创新,只有品牌能够不断地擦亮它,不断地赋予它新的生命,才能够得以持续的传承和传递。”汪峥嵘建议,推动“文旅+美食”融合发展,深入挖掘湖湘文化与美食之间的联系,通过拍摄纪录片,加大对外宣传、打造老字号精品旅游线路,为包括调味品在内的湘菜产业注入新活力,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与匠心的传承。
节庆民俗里的非遗才更有活力
省人大代表、益阳市赫山区城投公司文创部部长 赵艺娟
益阳目前有国家级非遗5个,省级非遗38个,资源非常丰富。赵艺娟介绍,近年我们的非遗活动开展非常繁荣,像赫山区一张亮眼名片就是“兰溪双桡龙舟”。每年端午,兰溪的龙舟竞渡都很热闹。不仅有新闻媒体和海外关注的百米长龙(舟),而且当地群众广泛参与,成为最重要的节日和民俗。许多在外的游子,放下工作、生意,专门回来划龙舟。
赵艺娟认为,非遗并不只是舞台上、研究中的艺术,也不是陈列在博物馆的展品,更应鲜活地存在于民间的节庆与民俗里。春节时,那一幅幅精美的剪纸贴在窗棂,为节日添一抹亮色;端午之际,粽叶飘香,包粽子的传统代代相传。这些非遗技艺在全民参与中,成为连接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纽带,才能散发出向心力、凝聚力。
突出特色化差异化,在传承中活化利用
省政协委员、娄底市政协副主席、娄底市文旅广体局副局长 傅小松
2024年岁末,承载数千年中华文明的春节,正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傅小松认为,春节申遗成功,能更好地保护与春节相关的传统习俗,如贴春联、守岁、拜年等。这些习俗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价值,保存这些文化记忆势在必行。
对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傅小松认为,既要弘扬和光大共性文化与通用习俗,又要深入挖掘不同地区的特色文化,凸显个体差异。以春节为例,全国各地的习俗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比如南北方差异很大,即使同一个省的不同地区,习俗也不尽相同。例如,娄底就有舞春牛的习俗,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习俗需要发掘梳理。要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需在传承中活化利用,打造特色突出差异化。同时,探索 “科技 + 文化” 融合,比如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让传统文化激发出澎湃新潮。
加大对非遗传承人扶持力度,守护非遗活力
省人大代表、怀化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向建平
在非遗资源丰富的怀化,拥有国家、省、市、县级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 740 项,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达 1042 人。近年来,怀化为保护非遗技艺传承付出诸多努力,然而依旧面临着一系列棘手问题。传承人群体老龄化现象显著,不少珍贵技艺濒临失传。同时,市级以上政府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补贴标准偏低,难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与工作经费,使传承人难以全身心投入授徒、传艺工作。
基于此,向建平提出建议:首先是强化省级以上非遗传承人补贴经费扶持,提高补贴标准,从而提升非遗传承群体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安心钻研、传承技艺。其次是完善非遗传承人认定体系与培养模式,从德、才两方面综合考量,培育出更多德才兼备的非遗传承人。同时加大优抚优惠扶持力度,在政策、资金、场地等多方面给予支持,激发非遗传承人内心的内生驱动力,促使他们主动挖掘、创新非遗技艺 ,让非遗“活”起来。
总策划:肖世锋
执行策划:周世琦 田德政
系列报道:
来源:红网
作者:谭卫丰 杨莉莎 张金东 曾小颖 杨伶霞
编辑:文建美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