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2月13日讯(记者 何晓露 通讯员 周宇 彭烨 胡喜华)2月11日晚,农历正月十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宜章夜故事”在莽山开展巡游,不仅为莽山增添了浓郁的文化韵味和元宵氛围,也为游客带来了一场年味十足的非遗盛宴。
在莽山国家森林公园,随着瑶族赛鼓欢快的鼓点声,两条长龙舞动起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宜章夜故事”开始巡游。此次巡演共有12个故事节目,既有展现宜章年俗的《瑶族赛鼓》《舞春牛》,也有展现宜章历史文化和红色故事的《徐霞客宜章行》《年关暴动》。巡游活动吸引了市民和游客参与其中,大家用手机和照相机记录下精彩瞬间,现场气氛热烈。
游客冯美兰兴奋地说:“非常幸运,能在旅游时偶遇民俗活动,感受到了这里浓浓的年味。
“宜章夜故事”也叫“抬故事”,故事、火把、锣鼓钹,称为其“三大件”,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宜章夜故事”活动时间一般在每年的大年初一至元宵节期间,元宵节达到高潮。其形式是将戏剧人物、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定格于一个抬桌上,并对定格的人物进行装扮、渲染,然后由两人或四人抬起巡游。也有用马、轿、车和徒步行走装扮的“走故事”,边走边表演,妙趣横生。因“宜章夜故事”讲究轻、灵、便、趣,所以装扮故事的人物大多由孩童饰演。2011年5月,“宜章夜故事”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在莽山旅游区,我们以表演的形式,把宜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递给游客,向他们展示宜章的美好故事。” “宜章夜故事”扮演者邓娇凤自豪地说。这次“宜章夜故事”进景区展演,进一步丰富了莽山旅游区的文化内涵,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
2024年,莽山旅游区共接待游客317.91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37.71亿元,同比增长15.34%和17.51%。2024年9月,莽山被国际山地旅游联盟评为首批世界旅游名山,莽山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评也正式通过国家文旅部评审。此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宜章夜故事”巡游莽山是宜章县积极推动文旅融合,打造大莽山全域旅游圈的有力举措之一。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何晓露 周宇 彭烨 胡喜华
编辑:沈馨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