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奋进春天里③|岳阳经开区:“一主一特”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来源:红网时刻新闻 作者:陈砂 编辑:钟保 2025-02-20 14:07:19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岳阳经开区迎来了又一个奋进的春天。过去一年,岳阳经开区经历了挑战与变革,也收获了成长与进步。而今,站在新的起点上,经开区更应乘势而上,以昂扬的姿态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

即日起,红网岳阳站联合岳阳经开区推出《奋进春天里》系列报道,展示全区上下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狠劲,抢时间拼服务,奋力实现“开门稳、开门红”,让春天播下的种子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累累硕果。

在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身着工装,在各自岗位上紧密协作,动作精准熟练。.JPG在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身着工装,在各自岗位上紧密协作,动作精准熟练。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砂 岳阳报道

在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一条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一批批电磁搅拌成套设备从车间生产出来,产品远销海内外;在湖南盛锦新材料有限公司车间内,生产设备高效运转,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全力以赴赶订单……

行走在岳阳经开区,像中科电气、盛锦新材这样的企业不胜枚举,全区上下“开局即冲刺”的战鼓正酣,一张张企业创新发展的“拼图”,绘就了岳阳经开区“一主一特”产业蓬勃发展的精彩画卷。

产业是经济之本、发展之基。岳阳经开区全面落实岳阳市“1+3+X”现代化产业布局,坚持“项目为王”,攻坚“产业培育”,围绕现代化工(化工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石油化工装备、磁力装备、氢能装备)“一主一特”产业定位,统筹推进项目谋划招引、落地建设、投产达效等工作,奋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实现新突破,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新动能。

在湖南东方雨虹管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多台注塑机通过智能设备实现高速、高精度的生产操作。.jpg

在湖南东方雨虹管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多台注塑机通过智能设备实现高速、高精度的生产操作。

“一主”:化工新材加快布局

2月17日,在“雨虹管”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熟练地操作机器制管,经过道道工序,各式各样的管材通过自动化作业塑造成型。

“投产仅一年多,我们产值翻了近两番,去年实现年产值1.5亿元。”湖南东方雨虹管业有限公司生产运营总监欧广昌介绍说,公司专业从事新型塑料管道系统研发、生产、销售的创新性企业,主要生产PPR管、PERT地暖管、PVC管、PE管道系统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随着‘雨虹管’在岳阳顺利投产,接下来我们将多点布局放大产业链价值,使管道产能辐射全国。”展望“雨虹管”的未来,欧广昌表示,未来将结合智能制造、创新研发及产业布局优势,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优质产品及服务,争做国内建筑管道行业标杆,力争5到10年内,实现管道产值从5亿元到10亿元的跨越。

东方雨虹管业落地生根是岳阳经开区大力发展现代化工新材料产业,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一个生动缩影。

制造强国,材料先行。新材料是支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基础,也是整个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基石。

近年来,岳阳经开区紧抓产业发展机遇,优先承接湖南万亿石化产业的下游延伸产业,利用湖南石化现有的己内酰胺、环氧树脂、聚丙烯和未来的乙烯等资源,规划发展薄膜材料、纤维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工程塑料、电子电器等新材料产业,逐步形成“四大原料、八条细分产业”的发展格局。

数据显示,岳阳经开区拥有现代化工新材料产业“四上”企业17家,主要分布在产业链中下游。

目前,岳阳经开区围绕现代化工新材料产业链群“强核心、补短板、提价值”,全面强链、补链、延链、稳链,招引和建设一批重大项目。一方面,加快推进盛锦新材新建高层厂房及研发楼项目、昌德新材总部项目等。另一方面,正在对接洽谈项目24个,主要集中在仿生超能材料、水性涂料、石墨烯、纺丝等项目。

此外,岳阳经开区还在临空经济区规划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全力打造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基地和中部地区新材料科技创新基地。

湖南科美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生产线上工人们紧张忙碌,一派火热生产场景。.jpg

湖南科美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生产线上工人们紧张忙碌,一派火热生产场景。

“一特”:装备制造活力迸发

“磁力装备集群和石化环保装备集群双擎驱动”“2025年力争引进电磁及磁力装备类企业15家、石化环保装备类企业20家”……在先进装备制造业的总体布局上,岳阳经开区有着多个“小目标”。

全省都在奋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岳阳经开区凭什么?

近年来,岳阳经开区紧抓国家大力推进装备制造业发展机遇,规划发展动设备、静设备、化工自控仪表和电气等石化装备制造和磁力装备制造产业,以及以先进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燃料电池核心材料和零部件为主的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全力打造国内领先的石化装备制造基地和氢能装备产业园。

目前,全区现有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四上”企业87家,其中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30家,逐步形成了磁力装备集群和石化环保装备集群两大先进装备细分行业集群,全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50亿元,经开区先后获得“全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单位”“湖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岳阳市先进装备制造产教联合体”等金字招牌,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岳阳有着“中国电磁之都”之称,而作为国家级电磁产业研发与设计中心,湖南科美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是岳阳电磁产业领军企业之一,迄今为止获得169项专利,产品远销至美国、日本、巴西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工作,通过持续完善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能力,去年完成销售订单5.7亿元,连续多年保持稳定增长。”公司党委书记刘翔展望企业前景信心十足,未来公司持续在工业磁力领域深耕投入,积极拓展产品多样性,不断扩大下游市场。

湖南巴陵炉窑节能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各条生产线始终保持满负荷运转状态.JPG

湖南巴陵炉窑节能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各条生产线始终保持满负荷运转状态。

立足于发展基础好、产业规模大、发展前景广的优势,当前,岳阳经开区特色产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

2023年,岳阳经开区电磁及磁力装备集群跻身为省级中小特色产业集群,该集群主持或参与起草7项电磁产品国家及行业标准,每年申请电磁铁相关专利占全国比重超70%,集群发展成效明显;以巴陵炉窑、雷勃电气等企业为代表的石化环保装备集群,重点发展智能化大型高效节能炉窑成套设备、高效节能电机等节能装备,产业的含“新”量、含“绿”量不断攀升,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今日的岳阳经开区,“形”已成、“势”已起,新的发展图景催人奋进,力争到2030年,全区“一主一特”总产值突破600亿元,实现“再造一个经开区”目标。

来源:红网时刻新闻

作者:陈砂

编辑:钟保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946/64/1471670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