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李兵 通讯员 傅海清 报道
“五一”“十一”期间,凤凰县委两新党工委组织两新党员志愿者400余人次开展护航旅游志愿服务行动,通过站动结合的方式,让志愿红在凤凰古城流动起来,保障旅游市场井然有序、安全有序;高考期间,招募“两新”组织高考“爱心送考”志愿者64人,私家车40余台参与本次爱心送考,为高考保驾护航……
“小善渐而大德生”,志愿服务凝聚爱心点滴,汇聚精神力量,充满温度和感染力。
为游客答疑解惑。
凤凰县委社会工作部将志愿服务作为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强化党建引领,不断探索"志愿服务+”模式,扎实推动志愿服务提档升级,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一股志愿服务的新风正吹拂着这片土地,温暖着每一个角落。
党建引领“志愿红”激活服务新动能
志愿服务品牌活动不只是奉献爱心,更是要让广大民众通过志愿服务感受到党委政府和社会的温暖。
传递党委政府和社会的温暖,离不开党建引领作用的发挥。在凤凰县,党建引领一直是推动志愿服务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游客提供免费咨询服务。
县委社会工作部创新“党建+志愿服务”模式,整合资源,有效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新就业群体慰问队、环境卫生整治队、医疗义诊服务队三支专业化服务队……组织12家“两企三新”党组织成立专业化服务队,通过"微心愿清单"精准对接需求,已为63名新就业群体解决实际困难。
“积微小、聚众力、行大爱”,不断丰富‘党建+公益’系列活动,进一步营造‘党员示范、人人参与、共筑新风’的浓厚公益氛围。
潮周商业有限公司党支部、凤凰县旅游行业商会党支部、爱心志愿者协会等两新党组织,自发组织党员开展“助学”“助残”“助老”等公益活动60余次,累计投入资金42万余元。
山江镇6支志愿队挥锹植绿,在凤凰大地筑牢生态屏障。古塘村志愿服务队在入村主干道两侧栽植桂花等苗木150余株,以生态振兴扮靓乡村振兴“风景线”。落潮井镇组织志愿者160余人开展“义务植树扮靓旅游路域”主题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生态活力。
村企共建助力乡村振兴。为积极发挥两新党组织的示范带动作用,县委社会工作部还通过助推两新党组织与村(社区)间互融互促,解决农村实际就业难题,实实在在为老百姓提高经济收入。
如,天下凤凰茶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为当地村民解决就业岗位139个,提高村民收入167万余元,带动8个乡镇13个村发展茶叶产业,实现产业产值215万余元;
又如,凤凰县小草手工艺品有限公司党支部为当地老百姓解决加工从业岗位450余个。通过与龙肱村及吉信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进行业务合作,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60万余元,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多元主体共筑志愿服务新格局
台前的志愿服务,发热的似乎只有志愿者。实则幕后,还有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不同的主体的身影。
凤凰县探索出“党委统筹、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促进志愿服务活动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的产生。
政府发挥引导作用。凤凰县委社会工作部将非公企业党组织纳入基层治理体系,在“两企三新”志愿服务活动中,专业队伍精准对接需求,推动志愿服务系统化。
部门联动注重实效。凤凰县行政审批局设立“学雷锋示范岗”,提供全程帮办代办服务。县司法局联合县人武部开展"宪法进军营"活动,为入伍新兵送上役前法治教育课。
社会组织发挥优势作用。虹桥社区9支志愿服务队覆盖治安巡逻、纠纷调解等领域,实现“小事不出网格”。“连心桥”五老乡贤纠纷调解项目组织普法讲座30余场,调解矛盾纠纷37次。社区推行“白+黑”“8+16”服务模式,居民参与志愿服务比例达78%以上。
企业在其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县职业中专学校、齐良桥学区、吉信学区组织师生志愿者到敬老院开展“情暖夕阳”活动,为老人提供理发、修剪指甲等服务,并捐赠生活物资。
为群众进行义诊。
多元主体共同建设、共同受益的模式,不仅提高了凤凰县公益项目的实施效果,更有效地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全社会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不断高涨。
“紧扣‘智慧化、专业化、场景化’发展目标,深度探索‘志愿服务+’多元融合路径,志愿服务工作与文旅融合发展还将成为新的工作趋势。”凤凰县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还将以志愿服务'软实力'赋能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来源:红网时刻新闻
作者:记者 李兵 通讯员 傅海清
编辑:孙雨桐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