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 记者 陈妍 黄刚 通讯员 王波 常德报道
在湖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工业控制赛项中,一名90后小伙仅用90分钟就完成了规定三小时的赛程,以全满分的成绩摘得金牌。“可能命(名)里有金吧。”夺冠后的金灵谦逊一笑,转身又投入工作。这位来自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常德卷烟厂的年轻技师,不仅名字里有“金”,更有着一股令人钦佩的“劲儿”。
工作中的金灵。
钻劲:死磕技术的“较真派”
2016年,金灵进入常德卷烟厂工作,从此扎根车间一线。哪里有技术难题,哪里就有他的身影。2019年底,工厂实施异地搬迁,新设备、新技术让许多经验丰富的老师傅都感到棘手。尤其是那些意大利进口的切丝机、松散回潮设备,由于疫情原因,厂家技术人员无法到场指导,设备调试陷入困境。
“每个字都认识,就是看不懂在讲什么。”面对外语技术资料和技术封锁,金灵没有退缩。当工厂决定成立创新团队攻克难题时,他第一个报名:“必须啃下这块硬骨头!”
此后半年,车间成了他的家。凌晨三四点,大家常常能看到他仍在设备前钻研。通过逐字翻译外文资料,反复试验调试,他不仅解决了切丝机切刀步进电机参数设置等技术难题,更总结出一套完整的设备安装调试流程,为后续工作建立了规范。
“累?只要能学会,累都无所谓!”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金灵对待技术的执着态度。
闯劲:技术革新的“破局者”
“成为一名行业工匠是我的理想。”从小就对电器充满好奇的金灵,如今已成为常德卷烟厂最年轻的“老师傅”。
“老师傅”金灵和他的“00后”徒弟。
2021年,他参与“降低烟叶损耗”项目,创新提出“智能单机+流程优化+精细化生产管理”策略。在不对设备进行大规模改造的前提下,仅通过程序优化和升级,就使热风润叶及加料工序每次清洗筒壁粘附物从21公斤降至8公斤,平均每天节省原材料1100公斤以上。
在解决“分片机翻版划伤皮带”问题时,面对同事“锯短刀片”的临时方案,金灵坚决反对,他认为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于是深入研究设备构造,不仅增加了限位保护装置,还编写了智能停机程序,最终将年均故障次数从十余次降为零,年节约维修成本50余万元。
“创新不是标新立异,而是要解决实际问题。”在金灵看来,技术人员的价值就在于用专业能力创造效益。工作以来,他主导或参与的技术改造项目达16项,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过1500万元。
拼劲:永不止步的“追梦人”
“公司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我们没有理由不拼!”在同事们眼中,金灵最令人佩服的就是他身上那股不服输的拼劲。
2022年备战湖南省职业技能大赛期间,金灵展现出惊人的毅力。硬件装配项目既考验技术又消耗体力,他制定了精确到分钟的训练计划:早上7点开始理论复习,下午实操训练,晚上复盘总结。为提升速度,他反复练习每一个动作,直到形成肌肉记忆。
“最疯狂的时候,我闭着眼睛都能完成线路连接。”金灵笑着说。这种极致的训练让他在比赛中游刃有余,最终在排故赛项中以27分30秒的惊人成绩夺冠,比第二名快了近半小时。
“湖南省技术能手”“常德工匠”“湖南中烟青年岗位能手”荣誉接踵而至……但金灵始终保持初心。如今,他正带领团队攻关“智能运维系统”项目,希望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预测性维护。
“工匠精神不是守旧,而是在传承中创新。”这位年轻的工匠正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新时代产业工人的责任与担当。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陈妍 黄刚 王波
编辑:胡金贵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