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为外贸赶订单丨海外销量翻三倍 金龙车间“灯火不歇”赶交期

来源:红网 作者:文婷婷 编辑:刘惟烜 2025-05-27 15:54:31
时刻新闻
—分享—

栏目.jpg

编者按:当前,全球贸易正经历复杂调整,但整体呈现韧性复苏、结构优化、区域合作深化三大趋势。不沿边、不靠海的湖南,正以多元姿态闪耀国际市场。5月20日起,红网时刻新闻推出《我为外贸赶订单——从湖南发往世界》系列报道。深入企业一线,用笔触记录流水线上的忙碌身影,用镜头定格赶单路上的奋进脚步,通过一个个热气腾腾的奋斗故事,解码湖南外贸逆势上扬的韧性密码。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文婷婷 长沙报道

早上八点,晨光熹微。工人袁胜脱下干净整洁的工服,结束了通宵晚班,脚步略显疲惫,脸上却带着几分满足走出车间。他回头望了一眼身后的厂房——那是金龙电缆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金龙电缆)位于望城经开区的智能制造基地,此刻灯火犹在,机器轰鸣未歇。

厂房外,20台满载电缆的大货车整齐列队,车身在朝阳下泛着银光。这批电缆将用于马来西亚的马东铁路项目,总长度超过930公里,几乎可以横跨半个马来西亚。

11.jpg

出口马来西亚的货物正在吊装。

这是金龙电缆“走出去”的又一关键节点,也是金龙电缆数百名一线工人两班倒连夜赶工的成果见证。从望城经开区车间到马来西亚工地,这条跨越国界的电缆,不仅能承载电流,也传递着湖南制造的坚韧与力量。

销量翻三倍!金龙电缆奔赴“一带一路”

“今年1到5月,我们的海外销售额已超过2100万美元(约1.5亿元人民币),比同期增长三倍,达到去年全年销售总额。”金龙电缆总经理刘爱荣介绍。

金龙电缆专注于电线电缆领域28年,旗下拥有长沙、贵州两大生产基地。公司产品涵盖35kV及以下各种电力电缆、新能源电缆、电气装备用电缆、矿用电缆、裸导线等产品,广泛用于新能源、轨道交通、智能电网、海上风电等新兴产业。

出口市场五花八门,要求也千差万别:北美用美标,非洲要铠装,中东偏好光伏线,东南亚则多架空线。为了适配这些不同标准,金龙早早就建立了按需定制体系。“客户想要什么,我们就能配出什么。”金龙电缆技术部主管罗进说。

12.jpg

董事长毛冰花(右四率队赴非洲考察。

马来西亚马东铁路项目是一笔10千伏电缆大单,电缆总长超过930公里。在望城经开区智造基地工厂的七大车间、五六十条生产线上,员工正加紧赶制项目电缆,以保障交付进度和质量。

近年来,金龙电缆积极推动“湘品出海”,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沿线项目,产品已出口至全球包括摩洛哥、坦桑尼亚、阿联酋、墨西哥、加拿大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5年,董事长毛冰花率队远赴非洲考察,计划形成“市场+工厂+贸易+金融”四位一体的中非合作新模式,探索国家“一带一路”投资示范案例。

工厂智能线+工人两班倒,效能提升30%抢进度

为适应高效交付与差异化定制需求,金龙电缆从2020年起推进智能制造升级,累计投入超2亿元改造生产线。在政府“以旧换新”政策支持下,二十多条老旧生产线替换了新设备,并引进一百多台套国内外先进智能化设备,连通数字化管控体系,以大数据驱动制造,生产效率提升30%,产品一次性合格率达到99.8%,单位电缆制造成本下降20%。

13.jpg

金龙电缆智能制造车间。

凭借突出的智能化成效,5月13日,金龙电缆“电线电缆全流程智能化绿色制造智能工厂”成功入选“湖南省先进级智能工厂”。不仅如此,金龙电缆先后获评湖南省智能制造标杆车间、国家绿色工厂、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过去是两个人看一条生产线,现在可以一个人负责两条线,既提高了效率,也改善了工人工作环境。”刘爱荣介绍,“下班时,我们一线工人的工作服和办公室人员的一样整洁干净。”

依托智能制造车间、数字化平台,以及两班倒工作制,金龙电缆实现订单快速响应,交货周期较传统模式缩短20%。

智能让制造更高效,也让一线员工的生活更有质量:强度小了、环境好了、收入涨了。

技术支撑+政策护航,金龙电缆外贸扬帆远航

在技术创新方面,金龙电缆走在前列,是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起草者”,拥有专利百余项。“电缆防断芯耐扭防火关键技术及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落地转化的防断芯捣炉车卷筒电缆、耐扭铝合金风能软电缆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实现产业化。

14.jpg

经专家评价鉴定,金龙电缆防断芯耐扭防火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政策支持可以说是“雪中送炭”。湖南省商务厅在出口信用保险、融资支持、海外市场培训等方面一路护航,望城经开区也在用地、税收政策上给予了“真金白银”的支持,帮助企业安心出海、轻装上阵。

“中国国力强大,我们走出去也是昂首挺胸。”刘爱荣笑着说。当然,国际贸易并非坦途,他坦言:“光是国际认证就能压掉一大笔资金,每一个型号、每一个市场标准都要单独做,成本高、周期长。”为此,他期望国家层面能推动更多互认机制,让“咱们中国的认证,国外也认”,从根源上为制造业减负。

6月,中非经贸博览会即将召开,金龙集团拟在现场签下一批海外投资合作项目。

“在非洲,有些地方电杆还是木头做的,40%以上地区未通电。非洲电力建设需求巨大,是我们大有可为的市场。”刘爱荣表示,未来3到5年,公司计划将海外销售占比从目前的5%提升至40%-50%。

金龙电缆围绕“数智化、绿色化、国际化”三大方向持续发力,为实现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贡献更大力量,推动中国线缆行业构建“数智驱动、绿色牵引、全球协同”的高质量发展新范式。

从长沙望城出发,把湖南制造的经济“血管”送到全世界。

来源:红网

作者:文婷婷

编辑:刘惟烜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949/61/1499355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