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首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岁月,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征程中,无数将士奔赴硝烟弥漫的战场,于战火纷飞间写下了一封封饱含深情与壮志的家书,字里行间尽显对家国的眷恋、对亲人的牵挂以及对胜利的坚定信念。《明理》特别策划推出《重读抗战家书》,让我们一同翻开这些承载着历史重量的家书,透过质朴的文字,去感悟先辈们坚定不移的革命精神,汲取砥砺奋进的力量,赓续炽热的红色血脉。
袁国平。
袁国平(1906—1941),湖南邵东人,1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全面爆发后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参与领导敌后抗日斗争。1938年,“亡国论”盛行,他写给侄儿袁振鹏的家书,着重表达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袁国平致侄书。
振鹏贤侄如见:
廿四来信收到,知家中甚安,你的学业进步,甚为慰藉。
……你应告诉家里,中国抗战前途很好,最后定可战胜日本,只不过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艰苦奋斗。
因目前敌之主要进攻方向是西北与西南,故长沙危而复安,宝庆更无问题。千万不要误信谣言,致影响家庭的不得安居。
……前方并不危险,请祖母大人放心,因为日本鬼子并不那样可怕,只要会打战,敌人的飞机大炮都有办法对付的。一年多,我们在大江南北共打了贰佰廿多次的战,都是胜利的,有了这一年打鬼子的经验,我们以后更有自信了。
……或许有人要说我们是太不聪明了,然而世界上应该有一些像我们这种不聪明的人。
……工作太忙了,不然我也想回家来看一看,还是让抗战成功再与你们欢聚吧!……
此祝
努力学习
醉瀚字
并问祖母大人和你母亲的近好
袁国平(后排左一)。
袁国平用理性分析驱散“亡国论”阴霾,更以“不聪明”的赤诚叩击人心。他深知“长期奋斗”的艰难,却始终坚信光明终至!不幸的是,他没能等到抗战胜利与家人欢聚的那一天。1941年皖南事变,袁国平身负重伤,为不拖累战友,他饮弹自尽。袁国平以自己的生命,完成了一个英雄的使命。
【往期回顾】
来源:红网
作者:曾慧 耿世明 张雨阳
编辑:万谦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