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12月24日讯(星沙时报记者 蒋志斌)近日,在长春举办的“不忘改革初心、牢记改革使命——中国改革(2019)年会”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发布了“2019中国改革年度案例”最终名单,长沙县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成功上榜,获评全国十佳案例。
图为“不忘改革初心、牢记改革使命——中国改革(2019)年会”现场。
据介绍,“年度改革案例”征集活动是年度中国改革年会的组成部分,自2009年开始,已经举办了11届。2019年度案例征集覆盖了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民主法制建设、社会治理制度构建、社会民生、文化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建纪检等领域,体现了地方全面深化改革落实、探索、创新的成果。
图为颁奖现场。
名单公布的这些案例经近半年征集遴选、专家多轮次研讨,从20多个省(市区)、200多个地级市推荐的700多个案例中脱颖而出。而长沙县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在前期进入30个入围案例名单后,最终成功获评全国十佳案例,极具含金量。
长沙县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在前期进入30个入围案例名单后,最终成功获评全国十佳案例,极具含金量。
近年来,长沙县按照省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体安排部署,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以城带乡、以工辅农、城乡融合,着力发展美学经济、推动全域旅游、做实乡村振兴,全力打造环境美、产业美、生活美、乡风美、秩序美“五美与共”的乡村样板,努力让农村有景可看、农民有活可干、农业有钱可赚。在环境美化方面,扎实推进农村“五治”和村庄清洁行动,建立农村全域垃圾分类减量体系,初步实现了农村人居环境“洁、净、美”整治目标;在产业发展方面,重点打造“一茶一花一民宿”,着力培育百里茶叶走廊、苗木花卉示范带等“两廊四带”产业品牌,逐步形成了传统产业、特色产业、休闲旅游、精深加工等产业共同繁荣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方面,探索形成了物业经营型“抱团”、资本下乡型“浔龙河”、土地合作型“湘丰村”、农旅结合型“慧润”、产学研集聚型“哲农”、村民共建共享型“塅港”六大发展模式,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典型代表。今年5月,长沙县获评国务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的地方”;9月,长沙县果园镇获评“湖南省特色文旅小镇”;10月,长沙县作为全国区县代表在全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推进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
图为春华镇春华山村。
图为果园镇田汉故居。
相关链接:
“2019中国改革年度案例”名单
1、河北省邢台市“两不见面”改革打造服务市场主体“直通车”
2、吉林省长春市课后免费托管服务“蓓蕾计划”破解“三点半难题”
3、浙江省温州市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
4、浙江省丽水市推动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
5、福建省:国家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成效显著
6、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军门社区工作法
7、江西省新余市探索“党建+颐养之家”养老新模式
8、山东省滨州市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铝产业高质量发展
9、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
10、湖南省娄底市"查风险防事故保平安"基层社会治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