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追梦人丨朱勇军:“神仙界”上种茶 “桃花源”处飘香

2024-12-04 19:08:15 红网
作者:杨怡晴 印玉芬 编辑:何佳璐
字号:

编者按: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乡村振兴,人才先行,湖南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红网时刻开设《乡村追梦人》第五期专栏,展现三湘大地翻涌而起的返乡创业热潮,以殷殷桑梓情书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杨怡晴 通讯员 印玉芬 常德报道

在湖南西北方向武陵山与雪峰山余脉交汇处的桃源县,因千古名篇《桃花源记》而闻名于世。

地处全球公认的茶叶生长“黄金纬度带”的桃源,有着上千年的种茶、制茶、贩茶、品茶历史。西晋《荆州土地记》曾记载:“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桃源,便是其中之一。

朱勇军所在的桃源县郑家驿镇,当地人自古以来便种茶、喝茶,但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的产业。

2015年,朱勇军着手创办了郑家驿镇的第一家茶厂,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

返乡创业的近十年间,朱勇军以“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家庭农场”为经营体制,推动集茶叶种植、收购、生产、销售、研发、茶文化交流及生态旅游为一体的融合发展,探索出一条“茶香四溢”的兴农致富路。

微信图片_20241204162259.jpg

茶园一览。

情系桑梓,返乡创业建茶园

上世纪70年代,朱勇军出生于桃源县郑家驿镇的一个普通农家。他的父亲朱佰海曾当过兵,不仅对自己要求严格,也总是教育孩子为人处世要秉公任直。

上世纪90年代,有着一身电焊本领的朱勇军,在甘肃某个矿场从一个工人干到了项目经理。在那个年代,朱勇军就能赚到二三十万的年薪。

然而,因为一次投资失误,朱勇军几乎赔光了全部积蓄。但他并没有就此消沉。

2000年初,选择重头再来的朱勇军在广东打工时,在机缘巧合下得到了一个承包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机会。以此为起点,他在几年后迈入了房地产行业,并在贵州开发了好几个房地产项目,逐渐积累了相当丰厚的家底。

2014年,朱勇军某次回家探亲时,父亲朱佰海对他说:“你在外面赚了那么多钱,为什么不投资建设自己的家乡?”彼时,桃源当地政府也多次号召朱勇军返乡创业。

于是,这位在打拼多年的游子决定在回到家乡,开创一番事业,但朱勇军迟迟未能确定方向。最终,还是他的父亲一锤定音——种茶叶。

这一方面是因为郑家驿镇西南边的茶庵铺镇因茶而兴,让朱佰海发觉种茶是一条兴农致富的好路子;另一方面,郑家驿镇地形以丘陵为主,气候也适宜茶叶生长。

微信图片_20241204162245.jpg

冒嫩芽的茶树。

当地有一座名为“神仙界”的山,以此为名,朱勇军在2015年3月创办了湖南神仙界生态茶业有限公司。并在同年6月,带领359名农户成立了桃源县神仙界茶叶专业合作社。

朱勇军返乡创业的举动得到了当地村民的支持,几乎没费什么功夫,他就整理流转了周边2000多亩耕地与山地种植茶叶,其中不乏过去面临抛荒难题的土地。

科技兴茶,产业发展树新风

某种角度上来说,朱勇军的茶园,是一个“百花园”。

龙井茶、黄金芽茶、白茶、乌牛早茶、桃源大叶茶、槠叶齐……各种品种的茶叶分布其中,行走其中如同翻阅一本实体化的“茶叶百科书”。

微信图片_20241204162147.jpg

采茶。

朱勇军告诉记者,种植多个不同品种的茶叶,是为了适应多元化的市场和消费者,拓展企业的生存空间。

尽管此前没有种茶经验,但朱勇军说自己从没有为技术发过愁。而这得益于他广泛地“借智”“借力”。

比如说,茶园内种植的黄金叶茶,是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在1998年基于当地品种茶树群体自然变异枝条,通过扦插繁殖,经多代提纯而成的光照敏感型新梢白化变异体。在种植的过程,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向朱勇军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指导。

与此同时,朱勇军的茶园还有两个“技术靠山”,一个是与湖南省茶叶研究所签订了茶叶技术服务协议,另一个是与常德当地的湖南文理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我们还聘请了一位农业专家长期‘坐镇’,提供技术指导。”朱勇军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朱勇军茶园所出产的茶叶,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后,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并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公司还被列入了“桃源红茶”“桃源野茶王”地理标志保护及“桃源大叶茶”证明商标的生产企业名录,生产的“桃源红茶”产品为湖南省十大名茶之一。

微信图片_20241204162124.jpg

采取绿色、生态方式防控虫害的茶园。

2019年,神仙界生态茶业有限公司跻身“常德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摘下了“农产加工规模企业”“农村脱贫攻坚重点扶贫企业”等牌子。2023年,茶园被全国农技中心遴选为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基地,常德仅有4家入选。

可以说,投身茶叶行业的这十年来,朱勇军身体力行地推动着茶叶行业的技术创新,为茶产业发展和茶农增收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兴农致富,联农带农“茶”滋味

正如前文所说,桃源县自古以来便是著名的茶叶产地。

但在朱勇军所在的郑家驿镇,以及周边的沙坪镇等乡镇一直缺少标准化的茶厂。当地茶农通常采取原始的制茶工艺,生产效率较低且品控不稳定。

朱勇军返乡创办茶企后,建设了3条现代化的茶叶加工生产线,质检、仓储、设施设备一应俱全,每年生产成品茶叶5000吨。除了满足自己茶园的需求,还收购、制作周边茶农的茶叶。

微信图片_20241204162229.jpg

朱勇军建设的茶厂。

近十年间,朱勇军直接或间接带动了周边乡镇1000多个农户从事茶叶种植,面积达到了5000多亩,拓宽了当地村民的“致富路”。

朱勇军创办茶企以来,不仅带动了家乡茶业产业发展,还解决周边近百名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其自有高标准茶园面积达到了2800亩,其中集中连片流转土地新植优质茶叶2300亩,开发高山野茶500亩。每到茶叶采摘期,一天有600多人同时用工,朱勇军给他们开出了120-150元/天的工钱。

朱勇军一边泡着茶,一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年,我们光是发工资就支出了200多万。

除此之外,他还热心社会公益事业,资助贫困学生、帮扶困难群众,多次赞助社会组织或协会开展活动,如赞助桃源县足球协会参加比赛。

企业逐步走向了正轨,朱勇军也在思索更大的发展空间,并探索“茶旅融合”之路。

在茶园建设过程中,企业修建了31公里的茶园观光大道、15公里的自流灌溉系统、4.5公里的排水渠和10处畜水设施,还在茶园内建了几座观光茶亭,并配套种植了桂花、紫薇等景观树木。

经过近十年的规划和发展,如今的茶园,布局合理、景色宜人,实现了绿色全覆盖,是当地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微信图片_20241204162140.jpg

景色宜人的茶园。

与此同时,一阵“东风”也向朱勇军吹来。

近年来,桃源县开通了“桃源县城—郑家驿—杨溪桥—茶庵铺”茶韵乡村风景之旅和“桃源县城—桃花源—沙坪古茶园”茶韵乡村文化之旅两条乡村茶韵旅游精品线,极大地促进了茶旅融合发展,推动了茶叶种植业、茶叶加工业、茶旅观光等“三产”融合发展。

毫无疑问,地处位于其中一环的郑家驿,收获了新的发展机遇。抓住这个机会,朱勇军说,他不仅想让茶香飘香四方,更希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品茶、游山、玩水。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