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2月,胡岳柏从部队转业到湖南省桃源县人民法院漆河法庭担任审判员。25年来,胡岳柏办结案件1780多起,调解率超过80%。但25年来,胡岳柏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而是法庭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没办过大案,没得过大奖,但无一发回重审、无一投诉、无一错案。”这是桃源县人民法院同事对胡岳柏的评价,偶有年轻同志向领导发发小牢骚,领导总会说:“你先想想人家胡岳柏。”
扎根基层25年,胡岳柏先后荣立三等功1次、嘉奖1次;2011年6月被常德市委评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7月被常德市委政法委评为“全市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2012年2月,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法官”。
漆河法庭的“老黄牛”
“走上百里路,爬上千米山,骑一段自行车,走一段山路,再坐一段船只为送一张传票的事情现在听起来大概是神话,但当年在老胡那儿是常事。”
漆河法庭辖区共有12个乡镇、30多万人口,而工作人员仅有5~7人,庭长彭志红提起胡岳柏喜欢用“老黄牛”来形容:“他任劳任怨,工作细心扎实,从调解、审判到执行样样都来得。说他是‘老黄牛’精神绝对不夸张。”
彭志红统计过,胡岳柏每年办案至少60件,多的时候200多件。“平均4天一件案子,工作负荷量之大,行内人更清楚。”
“别看老胡话少,但他比别人更擅长和村民打交道。”
彭志红承认,庭里一般安排胡岳柏办理家庭案件,除了业务能力方面的考虑,更主要是胡岳柏善于处理这类案件。“老胡在漆河法庭二十多年,附近304个村庄他都走遍了,村民都认得‘胡法官’。这对办好每一件案子是一笔财富,也是无法相比的优势。”
曾经有人问胡岳柏,为什么当地百姓都信任他,做调解工作有什么独特方法和技巧。胡岳柏想想后,说:“没什么独特技巧,不过是凭良心说话,以公心办案。”
群众心目中的“平民法官”
2011年6月,桃源县漆河镇某砖厂工人文某在操作搅拌机时不幸身亡,家属扬言不得倒满意赔偿就抬棺讨说法。考虑到涉及法律方面的问题,乡镇党委政府负责人请求法庭委派胡岳柏前往事发现场协助处理事件。
正在老家过周末的胡岳柏得到通知二话不说,立刻动身赶赴事故现场。经过多方努力,当事双方达成赔偿协议的时候,已是晚上11点多钟。
“当事人都信任老胡,不仅是他的法律专业知识,还有他秉公办事的公心。老胡做调解工作时候,把法律和人情当着双方讲清楚,事情解决就有了转机。”彭志红说:“有老胡协助,乡镇的同志做调解工作就方便多了。”
2007年,桃源县人民法院进行轮岗调整,考虑胡岳柏在基层工作时间长,法院党组有意将他调到机关工作。漆河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得知后,主动请求院党组将胡岳柏留在漆河法庭,并表示将全力支持法庭新建:“胡法官说法庭新址选在哪里,我们就将哪里划给法庭。”最后,胡岳柏不仅留在了漆河法庭,还协助法庭选址新建。
法庭在哪家在哪
2010年初,法院准备在法庭和机关之间进行干警交流,院党组再次想到了胡岳柏。谈话时,胡岳柏却婉言谢绝了:“我是农民出身,了解漆河的情况,换到县城不习惯。何况,我早把法庭当成自己的家,年纪大了后更不想离家外出了。”
确实,胡岳柏真正做到了以法庭为家。工作几十年,胡岳柏名下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到法庭工作25年,除了漆河镇涌泉村老家的祖屋,一家人基本上住在他办公室隔壁的房间。
“老胡家里条件比较困难,妻子没有工作,全家生活都靠老胡的工资。除了赡养老人,还要为从小患病的儿子治病。”彭志红说:“这些年,老胡一家跟着法庭搬过4次家,基本上法庭在哪家在哪。”
“但老胡从来不占任何人的便宜,特别是当事人的便宜。”彭志红记得,有一桩胡岳柏处理的离婚案,取证过程十分困难,多亏胡岳柏工作细致,终于认定男方过错。双方在法庭主持下,达成离婚协议。
但男方在履行调解协议过程中,没有兑现关于财产分割的内容。胡岳柏帮助女方采取法律手段追回了近5万元欠款。女方拿出1000元“红包”想感谢一下胡法官,被胡岳柏当场拒绝。
第二天,女方带着100个鸡蛋来到法庭向胡岳柏表达谢意,“胡法官,你若不收下,我回去路程远,提着不方便,打碎了可惜。”
胡岳柏想了想,掏出一百元钱说:“鸡蛋我收下,钱你也要收下,算我向你买的。”
谈起这些年在漆河法庭的工作经历,胡岳柏有些感慨:“以前靠走路,骑自行车,现在法庭有汽车,工作效率高了。但最大的变化还是漆河群众的法律意识有了很大提高。有了纠纷和矛盾,不是想着靠非法手段,而是首先想到找法庭问问该怎么处理。”
来源:红网
作者:陈宗昊
编辑:杨洁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