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视频丨中俄青年“各显神通” 共庆“俄罗斯日”

来源:红网 作者:李兵 孙雨桐 编辑:廖浩宇 2019-07-21 23:41:50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190721212300.jpg

7月21日,第六届中俄“长江——伏尔加河”青年论坛中南大学站举行“俄罗斯日”中俄青年圆桌会议活动。

红网时刻7月21日讯(记者 李兵 实习生 孙雨桐)今天上午,第六届中俄“长江——伏尔加河”青年论坛中南大学站举行“俄罗斯日”中俄青年圆桌会议活动,来自俄罗斯的青年代表们载歌载舞,向中国朋友们展现了他们的风采和热情。

“我们乌里扬诺夫斯克州有山有水,是伟人列宁的故乡,欢迎大家前去作客。”来自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州的娜斯佳介绍完故乡之后,和她的伙伴们用吉他与歌声表达了对中国朋友的欢迎,她教现场观众一起用跺脚、拍手的方式伴随音乐打着节拍,现场欢歌笑语,汉语、俄语欢呼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微信图片_20190721212241.jpg

中俄青年热议。

现场的青年代表们拿起闪光灯,挥动手臂,为俄罗斯青年朋友们纷纷“打call”。来自奔萨州的青年代表迪米特里说:“大家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能够更好地加深俄罗斯与中国青年的友谊关系。”

精彩的节目结束后,60余名青年代表分成7个小组,抽签选择各组议题。本次圆桌会议以中俄文化为核心,对中俄“饮食差异”“校园生活”“中俄民族性格特点”等议题展开讨论。通过交流与分享中俄文化的异同,两国青年对彼此的了解更深,联系更紧密了。

微信图片_20190721212203.jpg

中俄的63名青年代表们增加了对两国文化的了解,也深化了彼此的友谊。

奔萨国立大学的迪米特里则向大家介绍了中俄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代表,如毛泽东、列宁以及列夫·托尔斯泰等,并向在座的青年代表们推荐了列夫·托尔斯泰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他说:“我们认为这些伟大人物对两国的历史和发展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为两国拥有这样的杰出人物而感到自豪,应当向他们学习,以时代为己任。”

安徽师范大学的汪名扬以“校园生活”为主题,向大家展示了中俄两国青年校园生活的异同:“在中国,一堂课的时长为45分钟,而俄罗斯的课堂却有90分钟。相比之下,大部分中国学生并不需要勤工俭学,因为学费并不高昂,而在俄罗斯,越好的学校学费越高,所以勤工俭学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此外,汪名扬还提到,俄罗斯校园的教学楼里除了教室还设有食堂,中国学生代表们纷纷表示羡慕,现场一片欢声笑语。

“无论中俄校园生活差异如何,有一点是大家相通的,就是不断学习。对事物保持学习的态度,不管在工作或是升学中,都会使我们受益,给我们更好的选择。”汪名扬的这番总结引发了大家的掌声和赞同,将会议气氛推向高潮。会议结束后,青年朋友们互换礼物,相互拥抱,合影留念。通过这次圆桌会议,来自中俄的63名青年代表们增加了对两国文化的了解,也深化了彼此的友谊。

来源:红网

作者:李兵 孙雨桐

编辑:廖浩宇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07/21/573018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