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临澧医改好故事④丨精神科医生赵秋平:想好好睡一觉不容易

来源:红网 作者:黎鑫 编辑:肖拓 2019-12-04 18:41:45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悠悠民生,健康最大。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年,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近年来,临澧县卫生健康局围绕医改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狠抓贯彻落实,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百姓获得感不断增强。红网时刻新闻推出“临澧医改好故事”系列稿件,用笔端和镜头记录临澧医改工作中的好经验和好故事。


DSC_6705副本.jpg

临澧县精神康复医院副院长赵秋平。

红网时刻记者 黎鑫 临澧报道

初见赵秋平,他一脸疲倦,厚实的声音中略带一些沙哑。

“刚刚接诊完20多位病人,后面还有一堆人在排队。”匆匆与同事交接完工作,临澧县精神康复医院副院长赵秋平心里一直记挂着办公室的病人。

与精神病患者打交道30年,赵秋平经历过的委屈、困惑甚至伤痛,比其他科室的同事都要多。因为,精神病患者不受控制,医护人员在治疗期间要兼顾疾病复发、不配合等情况,有时,可能因为一分一秒的疏忽,导致风险。

“能坚持下来的人可能都是精神有问题的人。”尽管赵秋平经常调侃自己的职业,但是,每当看到病人们的家庭得到挽救,病人生活得更好、更有尊严,他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挨打是常事

赵秋平的左眼眉骨上方,有一条约3厘米长的疤痕。每次照镜子看到这条疤痕时,都会让他想起那个血淋淋的场景。

时间退回到1990年7月,刚刚从衡阳医学院毕业的赵秋平,服从组织安排被分配到临澧县精神病医院工作。

“说句心里话,当时我是犹豫不决的。”赵秋平直言,初出茅庐的他一想到以后要和这些特殊群体打一辈子交道,心里就觉得很委屈和郁闷。但是,他也有点私心,因为他家里有个患“癫痫致精神障碍”的姐姐久治未愈,他也有想为姐姐治好病的愿望。

尽管犹豫不决,但是到了正式上班的那一天,赵秋平还是穿上白大褂准时出现在了办公室。上班的第一天,他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也对自己的职业逐渐有了神圣感。

然而,就在当天,一个病患突如其来的攻击,让他对这个行业有了“血”的认识。

“小赵,下面来了一个病人你去接一下。”领导的一句吩咐,赵秋平马上赶到医院门口。此时,3名家属正在苦心规劝病人从农用三轮车下来,但是,病人以自己没有病为由,拒绝下车,并不准他人靠近。

年轻的赵秋平径直走上前去,扒开家属,对着病人喊到“我是医生,请你下车配合治疗。”没想到,一句简单的规劝换来的却是“冷箭”攻击。这位病人顺手提起手边的一把伞,对准赵秋平的脸猛地戳了过去,当时就令赵秋平血溅现场。“伤口离眼睛仅1厘米的距离,幸好我躲闪得快,不然这只眼睛可能就没了。”

精神病人不能用常理推断,他们经常无故发脾气骂人打人,甚至自杀、放火的事都时有发生,陪伴、护理他们的医务人员要付出的劳动比其他科室的医务人员都要大,一不留神,可能就要被他们攻击。

“挨打是常事。”赵秋平无奈地说,1996年,一名病房精神病患者拒绝服药,他前来安抚和劝解。当时,这名患者的手脚都已经被固定,当他给患者喂药时,患者突然一口咬住他的两根手指,鲜血直流。赵秋平说,面对这些患者需要很强大的心理素质,如果没有耐心和容忍度,很难做好这份工作。

尽管当时很气,赵秋平还是捂着伤口离开了病房,“我跟一个病人怄气,我岂不成了精神病。”

病人的电话任何时候都要接听

在采访赵秋平的过程中,平均每3分钟,他要接一个电话,通话时间长短不一。

“没办法,有些事儿我不放心。”赵秋平介绍,他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每天要接超百次电话。有工作人员询问诊疗技术的,有病患家属询问病人情况的,也有出院的病人寻求心理安慰的……“我比热线电话还忙些。”

精神病患者反复性大、多疑自闭者多。对于出院的病人,赵秋平也会把自己的号码留给他们,一是方便他们随时咨询或者问诊,二是也便于自己随时掌握他们的病发情况。

但是,睡眠质量本来就差的赵秋平经常会在三更半夜接到一些病患的连环夺命call。

赵医生,我睡不着觉该怎么办?

赵医生,我总觉得有人想杀我怎么办?

赵医生,我觉得药吃多了会影响我的健康怎么办?

……

“想睡一晚好觉真心不容易。”赵秋平说,尽管这些电话很烦,但是他从来不会不接患者的电话,因为,患者们本身就多疑,如果医生不接他们的电话,他们可能一整晚都在疑虑中度过,有时可能会让病情更严重。

由于晚上电话太多,赵秋平怕影响家人睡眠,所以,他多半时间会选择住在医院。时间长了,他老婆经常调侃他“嫁给了医院”。“我知道这句话中包含的各种无奈和苦涩,但是没办法,为了病人我只能这样。”

多年来,赵秋平与精神病人日夜相守,他用自己的耐心与坚韧为病人们撑起了一片宁静的天空,同时,也收获了很多感动。

2014年,5月12日,在临澧县护士节颁奖晚会上,精神病患者文香纯(化名)的父亲一把从主持人手中抢过话筒,“我要感谢赵秋平医生,是赵医生让我的女儿变成了正常人,让她的生活重新有了希望,也让我的家庭有了光明!”

一名精神病患者拖累整个家庭。赵秋平深谙平民百姓家庭的难处,他尽全力帮助文香纯回归正常人的生活。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情感上,都给予这个家庭最大的帮助,最终,其父亲简单的一句感谢话,让他很满足。

“这是一名医者最大的收获。”

一本防治手册惠及数万群众

精神健康是健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个人不仅需要身体健康,也需要精神健康。

在临澧县精神康复医院工作10年后,赵秋平开始着手编写《临澧县精神疾病宣传知识与防治手册》。

“每名病患都应该得到关爱。”赵秋平介绍,自2000年11月以来,他开始深入各个乡镇走访调查,摸清全县“精神卫生”的现状。3个月的时间,他走完了当时全县的17个乡镇。

走访完后,他的第一感受就是“痛心”。据他统计,当时,全县各类精神障碍患者达4000余人,然而得到正规治疗的病患不足千人。“个别家属还采用极端的方法,将精神病患者关起来甚至捆起来。”赵秋平说,他在走访过程中发现,部分乡镇地处偏远、人口分散、交通不便、家庭条件差,病患家属还会采用迷信或者巫术进行治疗,也有家属认为精神疾病难以治愈,甚至放弃监管和治疗。

这样的现状让赵秋平难以入眠。“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况,我觉得是宣传工作做得不够深入。”尽管并非中文专业出身,但赵秋平毅然开始撰写《临澧县精神疾病宣传知识与防治手册》。

1个月后,《临澧县精神疾病宣传知识与防治手册》的雏形出现了,全册共有20余页,16个篇章。赵秋平迅速找文印店进行编排与印刷,并在各个场合进行免费宣传与发放。目前,这本册子经过3次易稿,已经成为临澧县农民健康行的读本,惠及数万群体。

从一个年轻小伙到如今年过半百,赵秋平将自己的青春和理想都交给了精神健康事业。“很多人说我傻,整天和精神病打交道,苦点累点都不算什么,但不知要受多少委屈和别人异样的眼光。”赵秋平说,有时候他也想放弃过,但是干了这么多年,看到病人的家庭得到挽救和重生,他觉得自己获得了最大的回报,而且这种回报带来的成就感,是什么东西都替代不了的。

临澧医改好故事①丨织就全民医保“网” 百姓看病有底气

临澧医改好故事②丨打通分级诊疗“梗阻点” 百姓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村

临澧医改好故事③丨化解看病就医难题 公共卫生服务惠民生


来源:红网

作者:黎鑫

编辑:肖拓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12/04/627677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