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武冈中山堂:四大建筑特色成就“红色经典”

来源:红网 作者:陈纲 傅勇 何群艳 编辑:康晓乔 2020-04-09 17:16:51
时刻新闻
—分享—

1.marked.jpg

武冈中山堂正面图

红网时刻记者  陈纲 通讯员 傅勇 何群艳 整理报道

武冈中山堂建于1943年7月,系砖木结构单檐庑殿顶建筑,由正厅、左右厢房、花园等组成,占地1300余平方米。是湖南省保存完整的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建筑物。1996年1月4日,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10月,被评为湖南百景之一。缔造这一“红色经典”的主要人物是当时的黄埔军校第二分校主任李明灏将军。对于李明灏将军来说,修建中山堂是他的重头政治任务,也是他表达自己对孙中山先生无限敬仰的最好方式。

1938年秋至1939年春,李明灏率军校师生完成了中正楼等三座建筑的建设工程,中山堂是他用三年时间完成的压轴作品。一年三栋,三年一栋,这其间的时间差别,体现在中山堂的建筑风格和建筑质量上。

前二后三,这是该建筑的独特之一。此处原为一个小山坡,地势南高北低,李明灏将军因地制宜,依山而建。从正面粗略看去,地上为两层,但从东西两侧和背面看,则可见其原本为三层的楼房。走近正面仔细一看,却还发现原本“地下”层也是不完全隐于地下,上面还露出了三分之一的高度,设置了采光窗。整个地基就地取材,皆以原地的花岗岩条石铺垫,是它永葆坚固的基础。

整个建筑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基本为正四边形布局。建筑正面中间设尖山牌楼、四角各有一个攒尖顶角楼,再加上拱窗设计,使得整栋楼的造型凸显西方教堂神圣风格。沿两侧台阶下,入后花园,可见完整的三层风貌。与正面相比,它的楼梯设计也让人眼前一亮。正面通过十二级石阶直上二楼长廊,长廊可进正厅和东西厢房,通过东西厢房可达背面二楼的长廊。背面长廊设有左右木楼梯,通过木楼梯可上下三层和一层。于是前后上下互为联通,方便通行成为该建筑的第二大特色。

武冈中山堂建筑的第三大特色在于它的单檐庑殿顶设计。庑殿顶又称五脊顶,在商代的甲骨文、周代铜器、汉画像石与明器、北朝石窟中都有反映。实物则以汉代阙楼和唐代佛光寺大殿为早。它比歇山顶出现得早,后来成为古代建筑中最高级的屋顶形式。一般用于皇宫、寺庙中最主要的大殿。中山堂采用庑殿顶,又与四角楼结合,整个屋顶出现了二十八脊,在我国建筑史上尤为少见。

武冈中山堂的第四大特色在于其木结构选材上乘,据武冈头塘双峰山下的老人讲,黄埔军校的木料大部分来自原洪觉寺周围山林。这里曾为武冈第二大禅林,古树参天。这里山势比云山平缓,运输方便,成为黄埔军校建筑用材的首选地。该建筑的楼层均以木料铺就。正厅内两根大梁直径超过40厘米,横梁也相当密集,间距不超过50厘米,整个大厅就用了54根。梁上铺的楼板厚度也达4厘米以上,不得不佩服李明灏将军做事的扎实程度。

2.marked.jpg

武冈中山堂背面图。

武冈中山堂二十八脊单檐庑殿顶示意图。

3.marked.jpg

武冈中山堂附属建筑——耳放。

4.marked.jpg

武冈中山堂背面三楼楼道。

绿树掩映下的武冈中山堂前广场。

来源:红网

作者:陈纲 傅勇 何群艳

编辑:康晓乔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4/09/700738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