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特殊摊位”听牢骚 这个纪委长在圩场里

来源:红网 作者:观潮的螃蟹 编辑:宋芳 2020-06-29 12:53:18
时刻新闻
—分享—

蟹言蟹语:

汝城县纪委在群众“赶圩”日,摆摊接访群众、搭建“连心桥”,这一密切联系群众、及时听民情解民忧、快速回应群众关切、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创新之举,被百姓誉为新时期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暖心摊”!

“赶圩”是湖南省汝城县的方言,在北方话中类似于赶集、赶场,是指广大农村地区的人们在约定俗成的时间,集中在一个地方销富余、购所需。从今年3月份开始,汝城县不少乡镇赶圩日的集市上多了一个特殊的摊位——纪委接访点。

肖勋炎是汝城县暖水镇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人口多,住房狭窄无法满足正常生活需求,小儿子患白血病,医药费开销较大,而受疫情影响就业困难,家庭几乎没有收入,让这个家中的顶梁柱有些直不起腰。

今年3月份暖水镇的一个“赶圩日”,肖勋炎在人来人往的集市上看到了暖水镇纪委的接访“摊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将自己的困难和想跟政府求助的想法说了出来。

收到肖勋炎的诉求后,暖水镇纪委高度重视,立即安排工作人员对肖勋炎反映的问题进行走访了解,看其中是否存在党员干部违规违纪和扶贫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并将相关问题及时转交有关职能部门处理,同时跟进监督,督促职能部门认真处置并反馈处理结果。

如今,肖勋炎全家被安排住进了暖水镇的易地搬迁房,解决了住房问题,同时通过就业扶贫的方式,把肖勋炎安排在环卫公益岗位上,提高了家庭收入,此外联合县人社局,以公益形式为肖勋炎患白血病的小儿子募集捐款两万多元。

汝城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黄凌志告诉观潮君,乡镇纪委“摆摊接访”是汝城县纪检监察机关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全力护航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我们变‘被动受访’为‘主动接访’,变‘单兵处访’为‘全员办访’,变‘坐等上访’为‘源头化访’,绝不欠群众‘感情账’‘纪法账’‘经济账’。”黄凌志说。

如今,老百姓买个菜的功夫就顺便把对党委政府工作的看法、建议、疑问、牢骚诉说给纪委了。把举报的门开在大街上,把求助的路修到民心里,在汝城县正在成为常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要设定时间表,实现有序退出,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止急躁症。要留出缓冲期,在一定时间内实行摘帽不摘政策。要实行严格评估,按照摘帽标准验收。要实行逐户销号,做到脱贫到人,脱没脱贫要同群众一起算账,要群众认账。”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省委书记杜家毫在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越是抵近目标 越要慎终如始》的文章,其中旗帜鲜明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在数字‘算账’,关键在群众‘认账’。”

观潮君认为,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不算账,关键是怎么算账。算账,要算民心账,算到老百姓的心窝子里,算得老百姓笑逐颜开,心里美滋滋的。

算账,要算小账更要算大账,要算眼前账更要算长远账,还要算整体账、算综合账。如果说“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境界”,那么心中有民,肩上有责,就能把账算得清楚,千方百计为群众谋利益。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事实证明,事有所成必是吏有所为,只要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群众就会有所感、有所悟、有所赞,就会真正认账。

在观潮君看来,汝城县纪委的这个“地摊”活跃的是一方政治生态。一个这样的“接访地摊”背后可能是一个家庭的生计,一个这样的“接访地摊”背后也可能是一大片民心。

80年前,汝城县的老百姓就感受到了“半条被子”的温暖,80年后,一个地摊正在延续“半条被子”的温暖。

观潮君认为,汝城县纪委搞起“地摊接访”,是算了一笔明白账!

来源:红网

作者:观潮的螃蟹

编辑:宋芳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6/29/758119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