隘口成为吉首市发展茶叶产业最早的村,如今已有了大变化。
红网时刻记者 张兴莎 通讯员 廖远哲 陈东 吉首报道
7月盛夏,沿着弯弯曲曲的司马河进入马颈坳镇隘口村,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层层叠叠的茶园。隘口村支书向天顺走过村里的特色鹅卵石小路,自豪地说:“现在农村日子好过呢。我们村因为茶叶产业效益好,现在田里、山上、荒地全部种上了茶树,这是村民们的摇钱树,过去带动贫困户脱贫,现在是要让大家致富奔小康。”
2009年,向天顺辞去市里的工作,回隘口村发展茶叶产业,带领村民种植“湘西黄金茶”,隘口成为吉首市发展茶叶产业最早的村。2014年3月,向天顺被党员和村民们推选为村支书。
“以前我们村和现在不一样,自从向书记当了支书后,把我们都带动了,茶叶产业搞得好,隘口村的建设也搞得很好。”隘口村村民张树兵说。
“产业发展好的村要带动贫困村一起脱贫致富。”2016年底,隘口村和贫困村林农村合并成为新的隘口村,将原隘口村的种茶技术和林农村的土地优势相结合,新种植8000亩茶园。现在的隘口村共有785户、3161人,茶叶面积达16000亩,一半以上可采摘,人均纯收入达到18000多元,带动建档立卡户166户、653人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向天顺也成了村民口中的“好书记”。
然而,就在隘口村茶叶产业蓬勃发展时,2018年吉首市纪委监委接到了举报向天顺侵占村民培训补助费用、侵占就业局奖励资金、虚报茶叶种植面积套取国家补助资金等8个问题线索。
这是怎么回事?接到举报后,吉首市纪委监委立即展开核查。经过调取资料、走访问话、查阅账册等,核查组发现,虽然此次反映的问题多且复杂、涉及面广,但经查仅有一个问题属实。
“2014年,隘口茶叶合作社的茶厂刚建起来,没有相应的扶持资金,向天顺为了缓解资金紧张的压力,通过流转部分土地套取茶叶大户奖励资金15万元,用于茶厂的基础设施建设。”办案人员罗文辉介绍。
“按照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要求、充分运用‘三个区分开来’,最后给予向天顺诫勉谈话处理,一是让他知敬畏、明规矩、守底线,二是基于他没有挪作私用,而是用于发展产业,应以教育为主,也体现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 罗文辉说。
核查工作结束后,核查组第一时间将结果向举报人进行当面反馈、逐一解释。举报人对此表示满意,如今,举报人在村里当上了组长,为村里的脱贫攻坚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通过这件事,让我感受到组织对我的信任和关心,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增强服务意识,守住底线思维,放下思想包袱,以更加扎实的干劲,全身心投入到扶贫工作中去。”向天顺说。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我们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吉首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刘鸿宾说。
2018年以来,吉首市纪委监委坚持以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为抓手,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同时在监督执纪问责过程中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一方面,坚持严制度、压责任、强监管,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49件,处理538人,追缴资金2648.5万元。另一方面,落实市委的容错纠错机制,充分运用“三个区分开来”,为12名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公开澄清,为敢闯敢干的干部撑腰鼓劲,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激发基层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担当作为。
来源:红网
作者:张兴莎 廖远哲 陈东
编辑:马丽红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