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走进惹巴拉,走进2020年湖南“特色文旅小镇”

来源:红网 作者:欧阳琴芳 编辑:张皎 2020-07-29 11:26:32
时刻新闻
—分享—

惹巴拉.jpg

苗儿滩镇惹巴拉景区。

红网时刻湘西7月29日讯(记者 欧阳琴芳)7月26日,湘西州龙山县苗儿滩镇惹巴拉景区不时传来阵阵歌声,土家族的阿哥阿妹正跳起摆手舞迎接客人,“开大门,迎贵宾!”大碗的拦门酒被送到宾客手中,宾客仰头饮尽,随后陆续走进凉亭桥。惹巴拉景区迎接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

图片6.jpg

拦门酒。

7月7日,湖南省文旅厅和湖南省民宗委发布《关于命名2020年湖南省特色文旅小镇的通知》,公布了2020年湖南省特色文旅小镇名单,龙山县苗儿滩镇位居名单之首,获得2020年湖南“特色文旅小镇”称号。

“土家族原生态文化的天然博物馆”

“惹巴拉”是土家语,意为“美丽的地方”。这里旅游资源丰富,山水优美,土地肥沃,四面环山,村民傍山而居,村落风貌整体保存较为完整。伴随村落的发展,随之衍生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的土家民俗风情,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业逐渐得到发展。

苗儿滩镇是土家族人口聚集区,土家族人口占92%以上,50%的人口仍然使用土家语。少数民族风情浓郁,有土家山歌、摆手舞、茅古斯、梯玛等。

图片7.jpg

电视剧《血盟千年》在惹巴拉取景拍摄。

苗儿滩镇灿若云霞的土家织锦,成为中国“四大名锦”之一,涌现出了一批以叶玉翠、刘代娥为代表的土家织锦传承人,代表作有《椅子花》、《张家界》等,其中《椅子花》等5件作品被中央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研究所收藏,《张家界》、《岳阳楼》等大型壁挂现陈列于人民大会堂,响誉中外。

“土家织锦,在土家语里又叫做‘西兰卡普’。土家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便通过织锦图案来记录历史,每块织锦都是一本丰富多彩的书。” 刘代娥说。传统西兰卡普是反面挑花,她们新创了双面挑花这种花色。西兰卡普用色较为艳丽,纹样以菱形、斜线条为主,讲究几何对称,传统纹样有上百种。

图片8.jpg

惹巴拉景区。

惹巴拉景区核心区的捞车河村先后荣获“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特色旅游名村”“中国第一批传统村落”“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土家织锦之乡”“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生态村”“2020年湖南省特色文旅小镇”等荣誉称号,被学界和社会誉为“土家族原生态文化的天然博物馆”。这里是武陵山区原生态土家文化保存最完善、显现最活跃的地域。

“中国土家第一寨”

惹巴拉景区主要分两大部分,惹巴拉古寨和惹巴拉宫(影视基地)。

惹巴拉古寨是最具特色的建筑为明清古建筑群,为武陵山区内少见。村中民居坐北面南,依山而建,错落有序,景象壮观。全村现存土家族民居450栋,重要建筑有明代建筑15栋、清代建筑158栋、民国建筑134栋,以及摆手堂遗址、古祭坛、古村巷、古码头、古油坊、古碾房等土家族标志性建筑,是土家族民居保存最完好的特色古村寨,是土家族民居群核心区域。

图片9.jpg

惹巴拉宫(影视基地)。

2016年龙山县委县政府启动惹巴拉旅游景区建设,景区规划范围包含捞车河村、黎明村、六合村和树比村。惹巴拉宫所有建筑都采用土家族民居的建筑形式和营造法式,集土家民居形制和木工技艺之大成。主要建筑有内容为摆手堂、惹巴冲措、冲天楼、后宫、行政公署(文官楼、武官楼)、王子楼、公主楼等。

游客们走在惹巴拉景区内,可以品尝到土家美食,欣赏土家文化表演。

图片10.jpg

打糍粑。

土家大汉挥着木槌打糍粑的场景,吸引着游客的目光,“又白又软糯的糍粑就着红糖和黄豆粉,一口我能吃一个!”来自长沙的张先生说完又吆喝同伴一起品尝。

60岁的村民梁官翠家聚集着一批游客,“来来来,大家都来尝尝我们家自酿的甜酒!”梁官翠热情地招待着。甜酒也是惹巴拉景区的一大特色,喝过的人都不禁竖起大拇指。

古朴的特色民居里,土家族婚俗表演正在进行,伴随着喜庆的锣鼓和唢呐声,几个青年抬着花轿去迎接“新娘子”,“新娘子”的娘家人则唱起了哭嫁歌,游客们围在这里看得入神。

图片11.marked.jpg

土家族婚俗表演。

神奇的惹巴拉,美丽的捞车河,古老的凉亭桥,传统村落古朴神秘,土家织锦神奇隽永,盛载土家族千年来的文化内涵,饱含土家族人民热情好客、勤劳勇敢的品质。

来源:红网

作者:欧阳琴芳

编辑:张皎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7/29/779264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