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经济开发区全景。
2020年7月4日,蔡伦纸业项目开工仪式。
红网时刻 通讯员 欧阳石 资一帆 记者 石珊 衡阳 报道
12月16日,耒阳市经开区政务服务大厅正式揭牌“营业”,16名统一着装、面带微笑的工作人员,正耐心细致为闻讯而来的企业负责人讲解各项办证流程、办理需知、办结时限。这标志着耒阳经开区全面深化改革再出新举措、再上新台阶。
12月16日,耒阳市经开区政务服务大厅正式揭牌“营业”。
“我们绝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形成新理念、新体制、新模式,实现新格局、新跨越、新发展。”耒阳市委副书记邱小兵兼任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后,多次强调园区改革创新的重要性。2019年3月以来,耒阳经开区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不断推陈出新,在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呈现了同心同德抓产业、群策群力谋发展的新局面,尽显“天工人巧日争新”的充沛活力。
园区标准厂房。
调整思路,一个理念转变工作作风
“我就是企业的一份子,碰到任何问题,有需要我做的,都可以打这上面的电话。”12月8日,上午参加完耒阳经开区第三批联企动员会的梁春鲜,下午上班就到所联系的益凯电子商务公司,与企业负责人交换电话号码,并反复强调遇事一定要及时电话联系。耒阳经开区继2019年首次建立干部联企制度后,第三次选派工作人员作为联企服务员,主动上门跟踪服务企业,帮助解难题,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第三批援企服务干部职工上门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并指导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园区机关不是官府衙门,而是服务机构,全区干部职工一定要把服务企业、服务产业、服务发展当成工作的起始点、落脚点”。如何帮助企业找到“归属感”,解决服务企业“临门一脚”的问题,耒阳市委常委、经开区管委会主任李云在2019年6月一次干部职工大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2019年9月,耒阳经开区“百名干部进企业,排忧解难促发展”活动全面启动,第一批98名联企服务员走进企业车间,面对面、手把手、点对点为企业排忧解难,帮助解决企业实际问题62个。今年疫情期间,第二批132名联企服务员入驻企业,与企业结对子、战疫情、解堵点,为企业解决问题累计90余个,67个规模以上企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部复工复产。今年12月,结合上级“援企服务、助力倍增”专项行动,第三批62名联企服务员再次深入企业,让企业享受到“亲妈”一样的服务,解决园区企业存在的需求和难题,帮助企业发展取得新突破。“服务企业、服务产业、服务发展”已成为园区干部职工的共识,上门服务企业、帮助解决问题成为干部职工的“新风尚”。
在此基础上,耒阳经开区还组织召开了“银企对接会”“企业用电、用水调度会”“企业供地专项办公会”……一系列专题会、调度会、办公会,更加精准解决企业发展基本要素保障,进一步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助推企业实现原地倍增发展。
打破常规,一场竞聘激活工作热情
“我通过竞聘当上了股长,就一定要多做事、做好事,要对得起这个岗位、对得起组织的关心、对得起大家的信任。”李杨曾是一名普通工作人员,今年参加耒阳经开区公开竞聘,当上招商合作局安商服务股股长后,工作责任心更强,干劲更足了。
“干与不干没人会管你,干多干少没人会说你,干好干坏跟我没关系。”耒阳经开区一位干部讲起曾经普遍存在的状态。2019年7月开始,新任党政领导班子全部到位后,为改变干部职工“慵、懒、散、浮”问题,决定打破条条框框,从“病根”入手,来一次人事“大手术”。
今年5月,在科级干部调整的基础上,针对科级以下干部职工人事调整,出台了《耒阳经济开发区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园区人事改革号角正式吹响。方案出台后,14个正科单位内设股室岗位全部清零,重新设置岗位,每个岗位工作职责全部提前公布明确,副科以下干部职工全部进行综合素质评价。通过知识水平测试、工作表现评分、公开竞聘演讲、联合考察评定等环节,将干部职工能力水平、工作责任心、遵纪守法等情况进行量化,按照得分高低排名,公布在园区显要位置。并规定干部职工综合素质评价排前70名的才可竞聘股长,排前130名的干部职工才可留在管委会机关工作。
同时,耒阳经开区下属耒阳市产业发展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也同步启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了全员薪酬和绩效考核体系,通过综合素质评价考核解聘了10名临聘人员,采取“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录取、严格考核”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招聘8名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公司人才队伍。
通过竞聘、招聘,耒阳经开区一大批能做事、会做事、有担当、敢作为的干部职工放到了关键岗位,进一步激发了干部职工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激励鞭策干部职工廉政勤政,全面杜绝不良工作风气。
“这就像在满池春水中丢了一颗石子,把满塘的水全部激活了。”全程参与干部职工综合评价的耒阳经开区组织人事局局长李康军,这样形容竞聘上岗的效果。
改变方式,一张榜单推动工作加速
“经综合评定,新生力、耒水新城土地储备、湘当靓汤3个项目为红榜……”2019年12月,一份红、黄两张不同颜色的“榜单”张贴在耒阳经开区办公大楼的大门口。红榜上的3个项目是推进快、服务佳、反响好的,黄榜的3个项目与红榜上的情况正好相反。也就是从这一次开始,耒阳经开区改变传统的工作评价方式,全面实行“红黄榜”制度,并定期公布榜单。
评定“红黄榜”的指标涉及多个方面,总体标准是每月工作任务清单的完成情况。每月初或每个重要时间节点,耒阳经开区都会出台工作要点及责任分解表,将全区重点工作落实到具体牵头领导、具体单位、具体责任人,月末对当月工作进行评比测算,根据工作落实情况评为“红榜”或“黄榜”。同时,把“红黄榜”与绩效考核结合起来,对“红榜”工作相关人员进行奖励,凡是上“黄榜”的工作,必须限期整改到位,以此推动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评定“红黄榜”的基础是规范园区管理。2019年8月,耒阳经开区率先在该市机关单位实行“钉钉”打卡制度,并先后出台了规章制度34个,各项工作流程21项,涉及议事规则、请示报告、招商引资、征地拆迁、日常管理等方方面面,做到了用制度管人管事。
评定“红黄榜”的关键是项目建设情况。耒阳经开区把项目当成推动发展的总抓手,下功夫抓好项目招引、项目推进、质量管理和要素保障环节,2019年以来,园区共引进各类项目34个,开工建设29个,竣工投产24个,特别是今年1月19日签约的蔡伦纸业项目,总投资30亿元,是耒阳市改革开放以来单体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同时,3月3日、7月4日、12月3日等不同时段的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更是掀起大干项目、抢抓项目、快上项目的新热潮,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评定“红黄榜”的重点是优化园区营商环境。这最具代表的就是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今年3月,耒阳经开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正式成立,6月新政务服务大厅重新装修,10月开始试营业,12月正式揭牌为园区企业服务。“成立行政审批服务局初衷就是一站式审批,让办理的程序最简、路径最短、运转最快,提高审批速度和效率。”负责审批大厅的工作人员介绍。现在,园区正在加快“工程建设项目制度”“互联网+政务服务”“帮代办”改革,共梳理第一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64项,审批时间压缩了近一半,严格执行综合窗口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出件,基本实现了“园中事、园中办、园中结”。
一年多的时间,耒阳经开区大刀阔斧推进改革,打通梗阻,冲破瓶颈,闯出一片新天地,收到了初步成效。今年,园区预计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30亿元,同比增长14.54%;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75亿元,同比增长10.30%;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 28.5亿元,同比增长18.75%。
来源:红网
作者:欧阳石 资一帆 石珊
编辑:王敏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