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市公立医院里的常规检查。
红网时刻通讯员 罗建峰 杨曲涛 记者 陈纲 武冈报道
近日,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2020年度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拟推荐表扬激励地方名单公示,武冈市榜上有名。近年来,武冈市扎实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和公共卫生防治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互联网+医疗健康”,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考核中居全省前列,同时,该市深入贯彻医改“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构建起强大的县(市)、乡、村三级公共卫生网络,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夯实村卫生室“网底”,实现“小病不出村”
武冈市全力实施“健康按揭工程",推行“五统一”“三加强”,对全市299个村卫生室同步进行标准化建设,实现标准化村卫生室全覆盖,快速补齐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短板。加强村医队伍建设,提升村医待遇保障水平,在岗60岁以下乡村医生共469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率达到100%,其中353人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116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000元/年以上)。45岁以下乡村医生共214人,其中206人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8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000元/年以上),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达到96.2%。充分利用平台阵地优势,突出精细管理提质,加强“签约服务”、加强优质资源下沉,派驻548名市乡专家骨干医生每月各在村卫生室坐诊一天,传帮带乡村医生。2020年,村卫生室门诊人次较上年又提升约1.15倍,村级首诊率近60%,村卫生室全部开通医保门诊报销,个人自付一般在10元以下,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
试点学校标准化卫生室取得成功。2020年,制定出台《武冈市标准化学校卫生室建设与管理实施方案》(武办字〔2020〕21号),每个标准化学校卫生室财政投入建设经费40万元,解决基本药物补差经费30万元。已经建成武冈一中、武冈二中等8所城区学校标准化学校卫生室,学校师生普通门诊患者经医保报销后,平均个人自负费用不足10元,较以前降低60%以上,输液患者经医保报销后,平均个人自负费用不足20元,较以前降低45%以上。
盘活乡镇卫生院“枢纽”,实现“常见病不出乡”
武冈市对全市14个乡镇卫生院进行标准化建设或改造,其中整体搬迁文坪镇、司马冲镇等2个卫生院,全市基层单位实际开放床位达到1083张。2019年投入1519万元,为乡镇卫生院添置了DR、彩超、生化分析仪等常规医疗设备176件。乡镇卫生院门诊人次较上年增长1.5倍,住院人次增长近2倍,占全市就诊人次的64.11%,实现“常见病不出乡”。
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2019年,紧密型医疗共同体市人民医院邓家铺分院成功建成并运营,设置床位100张。投入2000万元,添置16排CT、腹腔镜、鈥激光、全自动生化仪等设备。一年来,共收治门诊32435人次,同比增长2.3倍;住院3109人次,同比增长3倍,出院病人实际报销比例达到80%以上;开展各类手术68台次,解决了邓家铺镇及周边地区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问题。
发挥县级医院“龙头”作用,实现“大病不出县”
提升市人民医院大病救治能力。投入1.9亿元,新建38000平方米的住院门诊医技综合大楼投入使用后,新增床位500张,将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肿瘤科、血透中心等5个科室各新增一个病区,医院开放床位达到1532张。加强肿瘤科、心血管内科、普外科、骨科等重点学科建设,开展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与危重新生儿救治五大中心建设,2018年底成功创建全省首批县域“三级综合医院”。2019年、2020年新开展业务12项,三、四类手术占比40%,微创手术占比32%,E、D型病例占比42%。
市中医医院投入1.2亿元,新建23000平方米的住院综合楼投入使用,实际开放床位增加到530张。近年来,着力加强了眼科、骨伤科、肺病科三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以及中医治疗呼吸疾病、脾胃病、肝胆病、肾病等专病建设,成功通过“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复评。2020年实施中医护理技术达7.63万人次,较上年增加2.38万人次,增幅45%,药占比持续降低到22.76%。与此同时,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免费接收基层医生进修学习,开展业务学习交流,开展适宜技术培训、病例讨论、临床带教,承担当地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任务,帮助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市、乡医疗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制度,近三年来,县域内就诊率稳定在94%以上,实现了“大病不出县”。
来源:红网
作者:陈纲 罗建峰 杨曲涛
编辑:姜姿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